明瓷器博陵弟款之谜,博陵第瓷器被证实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9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明瓷器博陵弟款之谜一、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其胎体厚重,釉色青翠,造型规整,纹饰清晰,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大创举。景德镇御窑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陶瓷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青花瓷器,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明代第一瓷”。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制作水平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创造了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2019年1月5日,山西崔氏家族将雕刻有“博陵郡”字样的民国初期古建筑砖雕门楼捐献给定州市,定州市将其安置在市民公园,并更名为“博陵公园”。

定州市博陵公园

记得看三国,有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与诸葛亮友善。说道崔州平,就不得不提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门阀士族——“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为汉代至隋唐之时的著名世家大族,西汉时崔仲牟定居于涿郡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逐渐发展壮大,因安平县后属博陵郡,故称“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墓群

博陵崔氏,在北齐、北周时成长为一流士族,是唐代为著名“五姓七望”之一,至中晚唐,被誉为“士族之冠”,博陵崔氏在唐代光宰相就有15人,著名的诗人有崔护。

博陵崔氏源自今天的安平县,而定州又有博陵公园,博野、蠡县、饶阳等县历史上也有博陵的称谓?

那么“博陵”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这几个博陵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请看下文。

东汉之博陵郡、博陵县

汉桓帝刘志即位后,给其父蠡吾侯刘翼上尊号为“孝崇皇”,陵曰博陵。(陵在博水,故称博陵。)

博陵作为地名,最早指的就是一个陵墓——“博陵”,后以陵名县,以县名郡,即博陵县、博陵郡。

(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后汉书.桓帝纪》

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158年)。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园陵。——《后汉书.桓帝纪》

(唐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解说博陵郡,故城在今瀛州博野县也。后徙安平。)

唐之博野县在今天的蠡县,故汉之博陵在今博野、蠡县一带。(博野、蠡县历史上分分合合,不作细分)

东汉时期的博陵县和蠡吾县

汉桓帝刘志执政后,于建和二年(148年)封其弟都乡侯刘硕为平原王,居于博陵郡,来继承父亲刘翼的香火。

硕嗜酒,多过失,帝令马贵人领王家事。建安十一年(206年),国除。——《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载

《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继孝冲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汉末,罢还安平,晋太始年复为郡,今谓是城为野城。

郦道元所说的,“罢还安平”指的应该是,博陵郡废,博陵县改属安平国(治今冀州区)

而206年,刘硕子孙的封国被废除,很可能这时博陵郡一并废除,所以《后汉书.地理志》并没有博陵郡的记载,只是在中山国条下有蠡吾侯国,桓帝本纪里有博陵郡、县的记载。

东汉博陵梳理如下146年(或此后一二年)分蠡吾县置博陵县,158年升为博陵郡,东汉末(206年或之后几年),博陵郡废除,博陵县归属于安平国(治今冀州区)。

三国魏之博陵县

三国魏的博陵县,还在今博野、蠡县一带。后来,博陵县改为博陆县,隶属于安平国(治今冀州区),一说隶属于河间郡(治今献县东南)。博陵县作为县名从此消失。

三国魏时期的 博陵(博陆)

西晋之博陵郡

西晋之博陵郡,治所在安平县没有疑问,《晋书.地理志》明确记载

博陵郡汉置。统县四,户一万。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晋书.地理志》

郡下首县为郡治,是历代修史之不成文的规定。博陵郡下首县安平即为郡治。

西晋的博陵郡(国)

五胡十六国之博陵郡

西晋之后有几十年的动荡时期,即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个时候的博陵,官方史志没有明确记载。

而宋代的《太平寰宇记》的饶阳县条,记载如下

博陵故城、饶阳故城皆汉邑名,废城在(饶阳)县界。虏口镇城今邑理也。自石赵、苻秦、后魏,并为博陵郡,理于此。

“理”即“治”,是治所的意思。唐避讳高宗李治,改治为理。

也就是说,《太平寰宇记》持后赵、前秦、北魏时期,博陵郡治所在饶阳县的说法。

即五胡十六国时期博陵郡治在饶阳(一说在安平)。

十六国前秦时期,博陵郡及周边图

北魏、东魏之博陵郡

北魏、东魏时期博陵郡治所在饶阳。依据为《魏书.地理志》。

博陵郡(汉桓帝置。) 饶阳(前汉属涿,后汉属安平,晋属。有鲁口城、博陵城、三良神、饶阳城。)——《魏书.地理志》

郡下首县即为郡治,是历代修志的不成文规定。《魏书》博陵郡首县为饶阳,且饶阳条下有博陵城,此博陵城应为博陵郡治之所在。

而《魏书》的

图标注北魏博陵郡 在安平,应为饶阳

北齐之博陵郡

北齐时期,博陵郡治所为安平县。依据为《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

安平(后齐置博陵郡,开皇初废。)——《隋书.地理志》

安平县 自晋及高齐,博陵郡并理(治)此。——《太平寰宇记》

后齐、高齐指的就是北齐。

北齐的博陵郡治安平

隋代之博陵郡

隋大业初年置博陵郡,郡治为鲜虞县,即今定州市。

定州本为中山国、中山郡,博陵郡并入之后,遂以博陵作为郡名(后改高阳郡)。

隋以后的博陵专指今定州一带。

博陵郡 鲜虞(旧曰卢奴,置鲜虞郡。后齐废卢奴入安喜。开皇初废郡,以置鲜虞县。大业初置博陵郡,又废安喜入焉。)——《隋书.地理志》

隋代的博陵郡

唐代之博陵郡

唐改郡为州,而唐玄宗天宝年间又改州为郡,定州改为博陵郡。乾元元年复称定州。

天宝年间的博陵郡,是历史上的博陵,从此之后,博陵作为区划上的正式地名,不复存在,仅留存于文人墨客的笔下,或作为别称而存在。

唐代的定州(天宝间称博陵郡)

文章

博陵崔氏在安平县,没有争议,早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就有记载(后魏即北魏),如下

安平,后汉属博陵郡。后魏以来,博陵诸崔,即此邑人也。——《元和郡县图志》

虽说定州是的博陵郡,是博陵郡的继承者,但山西崔氏家族将“博陵郡”砖雕门楼捐给定州市,似乎“捐错了”?个人觉得应捐给安平县,毕竟那里才是真正的“博陵崔氏”的发祥地。

对于博陵,对于博陵崔氏,您有什么想说的?对于山西捐给定州的“博陵郡”门楼,您是怎么看的?

谢谢观看!喜欢的朋友请帮忙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