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字(古埃及文字是象形文字吗)
古埃及文字的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已经掌握了象形文字。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创造的,其实不然,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象形文字,只不过当时的文字并不是现在这样的。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象形文字会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里消失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外星人入侵了地球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我们慢慢的探索。
如果你到过埃及,一定会参观著名的纳尔美尔法老石碑。在这块古老的石碑上,分别刻着下埃及法老和上埃及法老的画像,很显然,立这块石碑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上下埃及的统一。现在,这块石碑则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石碑上刻有文字,除了记录埃及王朝时代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的内容外,还记载着纳尔美尔法老的名字。这些像一条条鲶鱼一样的文字,就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原始形态。石碑上的文字,包括图画和符号,因为具有形状,后人称之为象形文字。这些神圣的符号,是古埃及王公贵族专用的文字,平民没有资格使用。
文字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古埃及民族的语言,通常认为发源于含族语系,后来又受到闪族语系的影响。在语法结构上,含族语系和闪族语系极为相似,但两种语系是如何被埃及人混合使用的,直到今天还是一个谜。
最初的埃及文字,仅仅是一些图形符号,由于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图形有直接关系,这种文字被称为表意文字。例如圆盘这一图形,最初的埃及人用它来表示太阳,后来,人们又赋予圆盘更多的象征意义,可以代表“白天”。接下来,埃及文字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图形不仅可以表达事物和观念,还能够代表它的读音。如此一来,便解决了每一个字必须要画一个图形的麻烦。不过也有让埃及人烦恼的时候,因为要解读这些文字非常困难,好像猜谜一般。例如表示名词“锄头”的图形,又可以表示动词“爱”,而且发音非常混乱,埃及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又发明一些辅助音节加以区分,于是产生了表音文字。
从表意到表音,埃及文字具有了更多的特性。因为配合了各种文字图形,还有组合的多样性,埃及人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此时,符号的神圣性已经趋于大众化。
几千年后,埃及人开始制造出纸张,接着又发明了墨水,可以在纸张、树皮、木板、黏土上进行书写记录。这样一来,王公贵族专用的文字便开始在民间流传,使用者也不再局限于贵族。随后,又产生了一种更简便的文字,由那些使用希腊语的平民开始,慢慢在普通人群中传播开去,这种文字称为平民文字。
平民文字一般写在草纸或较平软的材料上,书写方向仍然从右向左,符号更加简化,书写形式比神圣文字更富于曲线,完全失去了图画性质。平民文字最初运用于政府官员的契约、公文等文书,后来连商业文书、私人信件、文学创品和古籍抄写等,都开始使用。不过由于书写方向始终是从右向左,阅读起来十分吃力,在公元476年左右便停止了使用。
尽管埃及文字的解读非常艰难,但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却非常丰富,这也是代的古文明无法比拟的。除了按年代记录战争、祭祀、王室生活、建筑工程外,还记录诸如丧葬程序、纳税许可、征服报告和胜利宣言等事项,甚至连尼罗河泛滥的水位都被记载了下来。
斗文虫曰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虽然打了败仗,却使世人得以重见歌珊地湮没2000年的珍宝。法国远征军先在开罗的一处神庙附近发现了后来被称作“埃及艳后之针”的方尖碑。次年,军官布夏尔在罗塞塔地区附近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黑色玄武石碑。由此,揭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谜便拉开了它的序幕。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文字是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图特造的,和中国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