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财宝下落之谜完整版(太平天国的财宝
太平天国的财宝下落之谜完整版》中,记载了太平天国宝藏的一些情况。书中说,洪秀全的金银财宝藏在南京城西的紫金山上,这里原是一片沼泽地,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一个天王府,里面有大量的金银财宝。据说,当时的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曾带兵攻打过这里,没有成功,于是他就把宝藏放在了这里。不过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部队在撤退的时候,被清军包围了。,他只能选择投降,并且带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虽是酷暑时节,此刻却透出几丝秋日的凉气。一排船队载着满满的货物行驶着,船只挨得很近显得十分拥挤,却出奇地安静,倘若不是领头船上的几根火把闪烁着,还真是难以发现。
转眼间,雷声大作,雨声连成一片轰鸣,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汇成瀑布,朝大地倾泻下来。船上的货物在大雨的冲刷下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那是一排排巨大的箱子,每个箱子都用铁钉牢牢地固定住了。
一个湘军士兵脚下一滑,差点栽进江里面,扶着围栏张嘴就骂了一句,什么x东西,吓老子一跳,低头一看,一串黄灿灿的佛珠闪着光芒横在箱子旁边,原来是箱子坏了一个洞,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这东西价值不菲,伸手将佛珠捡起,藏在衣服里,随即往箱子里望去,那里面不是别的,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和珠宝...
公元1864年,洪秀全病逝,其子洪全贵福继位,不久天京失守,曾国藩派其弟曾国荃率领清军攻入太平天国天王府。洪秀全经营太平天国14年之久,晚年穷奢极欲,四处搜刮财物,并将其全部藏入天王府的金库当中,由于后期指挥失误,导致天国内部将领互相猜忌,太平军在清军围城之下,很快就抵挡不住。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相传洪秀全搜刮的宝藏达3000万两白银之多,其天王府内生活器具,马桶,脸盆,也均为黄金打造,一个纯金皇冠就重达八斤。
城破之日,令清军意外的是,攻入太平军皇宫时,没有发现所谓的黄金宫殿,更没有找到天朝圣库,同治皇帝接到曾国藩的奏报,又急又气,命他挖地三尺也要把财宝找出来,但一直没有下落,这批宝物好像人间蒸发了。
曾国藩和曾国荃
直到现在,这批不翼而飞了158年的宝藏到底去哪儿了呢?
晚清学者李伯元说自己曾亲眼看见曾国荃家里多了很多绝世珍宝,包括100多只大号东珠,翡翠西瓜等,《南亭笔记》中写到“曾国荃有一串珍珠,圆若弹丸,大如指顶,为稀世珍宝”而这些宝贝曾经是摆在太平军洪秀全和杨秀清家里的。
无独有偶,城破之日,数天后,有人看见曾国荃离开南京,返回湖南老家之时,江面随行船只达200余艘,密密麻麻,船上货物包裹的严实,船只两侧有重兵把守,但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有人推测里面很可能就是曾国荃从南京搜寻来的宝物。
若这批宝物真的在曾氏兄弟的手中,可有几件事情则显得其罪名不太成立,其一,曾氏兄弟去世之后,学者推算其遗留下来的家产约100万两,这符合封疆大吏的正常收入水平,没有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嫌疑。其二,其子孙后代名人辈出,从政从文都很出名,但却没有特别大的富豪出现,若是宝藏被曾氏兄弟拿走,自己不花,子孙后代也不花,这在常理上是不好说通的。其三,曾国荃为官清廉,在湘军威望极高。同治皇帝曾几次下令钦差大臣彻查财宝下落,却始终没有定论。
有传言说这批宝物在城破之前被幼天王命李秀成带到了湖州,民国时期《真相》杂志讲到,有个广州人在太平天国当过兵,有位太平王爷曾命他和其他46位士兵一起在其家中挖了一个藏宝洞,埋藏了300多万两黄金白银。工程竣工后,王爷以犒赏为名邀请这47位士兵家中赴宴,这个广州人突发疟疾没有赴宴,可没想到其他赴宴的人都被王爷灭了口。多年后这位广州人的儿子还去南京寻宝,至于找没找到就不得而知了。
笔者推测这批宝物应该在这里!
一城破之日,南京城被困两年,城内生活物资几近匮乏,洪秀全肯定要花重金从外面采购物资来养活太平军守城部队,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以大量金银财物来犒劳将士,鼓舞士气。两年的时间,洪秀全有再多的钱估计也花得差不多了,这笔财宝很大可能是存在的,在城破之前就已经花光了。
二同样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十年苦战中,朝廷没有发过任何饷银,而当太平军威胁住清朝的统治之时,湘军保住了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曾氏兄弟帮慈溪免费打了十年工,没要过工钱,现在有钱了,自己拿点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嘛?于是南京城里面的宝物有可能是被曾氏兄弟拿走犒赏三军了。随即上报朝廷没有银子,而慈溪就算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也不会大加追查,一是湘军实力极大,一旦惹怒了湘军,直接挥师北上问鼎中原!得不偿失。二是,慈溪确实理亏,干活不发工钱,有钱了人家拿点,你就动怒了,那以后还有谁想跟你一起玩?
这笔宝藏很有可能在南京被花掉一部分用来兑换粮食和犒赏将士,剩下的在曾国藩那里,也是犒赏三军和发展湖南了,后面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回家养老,似乎也印证了这一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