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神话未解之谜。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汉武帝刘彻,也可能是汉文帝刘恒,也可能是汉景帝刘启。不管怎样,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而且且都是开创了盛世的皇帝。
楚汉未解之谜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历史上,鸿门宴很有名,暗藏杀机。在秦朝末年,以刘邦为首的集团与项羽集团汇聚一堂,经过了一场刀光剑影,最终和平结束。可是大家在思考,既然项羽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什么没有杀掉刘邦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样。有人觉得,项羽太过优柔寡断,无法下定决心去杀刘邦。也有人觉得,项羽很自大,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养虎为患。还有人觉得,项羽的伯父与刘邦暗通款曲,帮助刘邦成功脱身。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又显得比较狭隘。可以这样理解,鸿门宴就是一次谈判,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来理解,这就是两大集团的妥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双方都是楚怀王的大将,有着一样的出身。在反抗秦国的过程中,双方是站在统一战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需要妥协。
刘邦妥协了,让出了关中之地,双方达成和解。促成这场和解的人正是项伯,他很担心张良的安危,于是趁着夜色想去搭救张良。与刘邦有了接触,刘邦让他稍信,第二天会去谢罪。就这样,有了鸿门宴。不过有人提出质疑,如果项伯是晚上去敌营,难道没有被发现?即便没有被发现,项伯连夜回去告诉项羽,难道项羽晚上不睡觉?,鸿门宴不是项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了项羽的态度。
有了项伯的“稍信”,第二天刘邦真的来了,并且慷慨陈词,怀念两人的情义。又通过贬低自己,来称赞项羽的成就。将责任都推给了小人,说明自己是特别无辜的。这套说辞真的有用,项羽将曹无伤出卖,两人达成了一种默契。而且,宴会上的坐次也说明了项羽根本不想杀刘邦,当时项羽叔侄的位置最尊贵,然后是范增,接下来是刘邦。这就说明,项羽没有将刘邦当做客人招待,而是将其看做是自己的下属。
各种事情都说明,项羽与刘邦达成了意向,奉项羽为尊。所以,项羽不可能去杀掉对自己臣服的刘邦,他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想到结局。如果项羽知道自己会自杀,刘邦做了皇帝,会不会在鸿门宴中改变自己的决定,处之而后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