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未解之谜魔鬼湖之谜,走近科学未解之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8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走近科学未解之谜魔鬼湖之谜、神秘的玛雅文明遗迹、美丽的热带雨林风光、壮观的冰川奇观、迷人的海底世界、神秘的地下森林、古老的印第安部落、神秘的玛雅文明遗迹等。这里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原始的生活方式,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领略到人人文历史的精彩。如果你喜欢旅游,不妨来这里看看吧。你知道吗?中国最适合避暑的城市,夏天平均气温只有23℃,被称为“天然空调”。

一、世界上有水银湖吗?

  水银湖的故事   张庆麟   画家邱罗夫听说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卡顿山脉里有一个奇怪的“魔谷”,“魔谷”中镶嵌着一个明镜般的湖泊,那里风景奇丽,却住着“魔鬼”。

有人胆敢闯入,就难以生还。邱罗夫不信鬼邪,决心前去一探究竟,并把令人恐怖的魔鬼湖画下来。当他走到离湖边400米左右的地方,便感到恶心流涎,目眩胸闷,呼吸闭塞。他深知不妙,便以高超的技艺匆匆画下了见到的景象。这幅冒着生命危险画下的图画,中心是灰蓝色的湖面,湖旁矗立着白雪皑皑的陡峰,一条冰川直贯山脚。山脚下散落着红色的石块。湖中升起一缕蓝色的烟柱,画中没有生物。这是多么奇怪的一幅画啊!   一天,地质学家瓦尔霍夫来拜访邱罗夫,见到了那张画,引起了他极大兴趣。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地质、矿物学知识,他猜想所谓魔鬼湖一定是汞在作怪,那红色的石块便是辰砂矿石。这种红色的矿物,在地球内部热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并析出单质汞。汞是一种在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这些汞便会向低处汇集,形成一个蓝色的汞湖。汞又是一种极易蒸发的金属,当日光照到汞湖时,汞蒸发形成蓝色的烟柱,并使触及这种气体的动植物中毒、死亡,因而湖周围鸟兽不栖,寸草不长。也正是这个原因,好奇的游客,常常不能生还。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瓦尔霍夫便同助手和向导带了防毒面具,进入卡顿山区,找到了那个神秘的魔鬼湖。果然这里辰砂矿石遍布,湖中贮积着许多天然水银,是一个有相当开采价值的汞矿产地。  以上是苏联科学幻想小说《山鬼之湖》的梗概。故事中讲到的水银湖在自然界中是否可能存在,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但据有关记载,在西班牙阿尔马登汞矿区里,历史上曾出现过聚集有天然水银的山坑,据说最多时坑内可贮水银2吨左右。不管水银湖是否确有其事,但故事中所描述的那种由于有含汞矿物的存在,致使当地的空气里充溢着汞气的现象却确是可能的。近代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毫不困难地把环境中存在的汞气检测出来,虽然它们常常十分稀薄,不致危害生灵,但地质学家却从中得到启发,获得了一种用来进行找矿的好办法。  汞是许多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如铜、铅、锌、金、银、钼等矿床的重要伴生元素,不仅汞矿床,就是与它有关的矿床的上空也都可能有汞气存在,并形成一种汞气晕。晕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现象。当一滴蓝墨水溶在过滤纸上时,它将会逐渐向周围扩散渗透,并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而渐渐变得浅淡无色。对于这种围绕墨水滴周围的色圈我们就称晕。汞气晕也和墨水晕一样会广泛存在于含汞矿床的周围,由于它范围广就比直接寻找矿脉更容易发现,而且根据晕的特点我们还能迅速找到它的中心一矿脉所在地。如美国内华达州北部,利用这种汞气测量法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埋藏于30米厚砾石层覆盖下的金矿带,并发现甚至在304米的高空也能察觉到由金矿引起的汞气晕的存在。加拿大的地质学家曾在米斯塔西尼湖东南的特罗依鲁斯地区,利用汞气测量法有效地区分出由石墨引起的电磁异常与矿异常,并发现了埋藏在23米厚的冰碛层下的铜矿床。  其实,汞气测量法只是我们在地质勘探中广泛应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法中的一个具体的测量法而已。不同的矿床所含的元素组合是不同的,有些矿床由于不含或只含有极其微量的汞,这时汞气测量法显然就无能为力了,但这不等于说不能采用其他的地球化学测量法。事实上,不仅是汞在天然条件下会挥发逸散到大气中去,一些元素,如氟、氯、溴、碘、硫、氦、氢等也都会在大气中造成强弱不等的气晕。曾经查明,在有些多金属矿床、斑岩铜矿床、黄铁矿床,甚至某些煤矿的上空,二氧化硫的含量要比正常情况下高出2—6倍。不仅是这些易挥发元素会造成各种气晕,就是那些造矿的金属元素本身,在天然条件下同样也会形成各种金属晕。金属晕常反映在矿床周围的岩石和土壤中。  ,不论是气晕还是金属晕测量法,都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找矿领域中,而且随着测量分析技术的提高,其应用的范围还在日益扩大。不过,就像任何其他的找矿方法一样,地球化学找矿法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有巨厚覆盖层的地区,或是某些非金属矿床分布区,上述的地球化学找矿法就常常变得无能为力了。

二、“魔鬼之域”罗布泊隐藏了多少秘密?楼兰古国为何消失?

优质答案1

这个问题可以百度一下双鱼玉佩,很多传说,彭加木的离奇失踪,再加上中国核试验基地也在这里,可以说这一带成为中国最神秘的地方也不为过。先不说神秘的地方,先说历史。

丝绸之路的路径和现在兰新铁路的路径基本相似,但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和现在主要走北疆哈密吐鲁番不同,无论玄奘还是历代丝绸之路的重点路线走的都是南疆。因为无论是从气候还是人文环境来看,南疆比北疆都更有优势,和中原文化更有通融性(古代)。这也是为什么兰新铁路不过敦煌而丝绸之路过嘉峪关的一个重要原因。嘉峪关到北疆近而敦煌可以直通到南疆。从现在的地图上要找到一条从敦煌直接通到南疆库尔勒或者若羌的通路非常困难,漫无边际的戈壁和沙漠,路途也非常遥远,远比走北疆要困难得多。但为什么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候反而能走通?

罗布泊,或者楼兰的位置正好填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在若羌和敦煌之间再加上一个中转点楼兰,那这条路就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楼兰或者罗布泊的消失对于在新疆居住,尤其是南疆居住的人来说并不奇怪,沙漠里最重要的是水,有水人类就能生存,没水就会慢慢变成沙漠,罗布泊的消失主要是因为塔里木河流域用水量的激增导致的,作为塔里木河的最终点,没有水,一个国家消失并不奇怪。而在古代,由于罗布泊的水量大,可以想象这里是和宁夏或者伊犁一样的塞外江南,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负担一个国家甚至一只强大的军队。

至于说为什么当时核试验基地远在这里,按常规想法,这里是最远离现代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有没有什么深层次或者科幻一些的原因,就待后续解密了。

优质答案2

“魔鬼之域”罗布泊隐藏了多少秘密?楼兰古国为何消失?

罗布泊,它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陆。这里遍布荒漠、异常干旱,极目四望,往往寸草不生,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常常伴随着失踪和死亡。但罗布泊除了神秘的色彩还有诱人的另一面,美丽的日落、太阳墓穴、龙城雅丹...

至于楼兰古国为何消失?不妨接着往下哦~

一、发现楼兰

提及著名的楼兰遗址,绝大多数人对于它的了解都来自古文献和古诗词,譬如李白曾写诗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日本作家井上靖在他的小说《楼兰》里曾用朴实的文字讲述楼兰这个属于汉代西域36国之一的古老国度的变迁。

如今的楼兰只剩下残垣断壁,图by若羌县旅游局

当年在丝绸之路上,楼兰古城经济繁荣,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这辉煌的一切随着王朝的覆灭都掩埋在滚滚黄沙中,使后世不得知晓,直到被斯文·赫定的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发现。

斯文·赫定和来自拉达克的六名伙计以及两条狗塔卡尔(右)、小皮皮

1900年,斯文·赫定在瑞典国王的资助下来到中国罗布泊考察探险,当某天在临时营地清点物资时,奥尔博克告诉赫定挖掘用的铁锨不见了,并且他还决定孤身一人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去寻找。

很快奥尔博克就寻到了铁锨,只是当他往回走没多远,一场狂风突然袭来,暴风席卷着沙尘吹得他无法前行,只能先找个掩体躲藏起来。

斯文·赫定手绘的向导奥尔德克,图by若羌县旅游局

狂风停止后,奥尔博克从藏身的掩体中站起身,也就在那时,他这才发现身边都是泥塔、房屋遗址,更有一些半埋在沙里、雕刻精美图案的木板,只不过这个向导当时也没多想,毕竟还要赶回营地与斯文·赫定会合,走的时候还随手顺走了两块木板。

当赫定一见到奥尔博克手里的木板,就被上面的图案吸引了,他在这个大漠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雕刻。

楼兰出土的木雕残片,图by若羌县委宣传部

斯文赫定惊喜地发现一个前所未闻的文明即将要被发掘出来!于是,他来到遗迹旁找寻着一点点有用的线索,终于在两块写着文字的木牍上发现其中一片上写有楼兰字样。

在随后的日子里,赫定直接将大本营驻扎在遗址旁,每天一边记录一边挖掘,随后将挖出来的文物打包带出了沙漠。

楼兰精美的壁画,图by若羌县委宣传部

紧接着他派人用骆驼运载楼兰出土的文物取道印度送回了瑞典,这些文物便是此次探险的“战利品”。

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古国楼兰,顿时惊艳了整个世界。

楼兰古城大量文物就这样流失了,图by若羌县旅游局

紧接着,许多国家的探险队纷纷来到这个一直以来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罗布泊。

二、神秘的罗布泊

1972年,美国地球资源卫星第一次高清拍摄地球表面,一些鲜为人知的神秘角落也就在此时暴露在世人眼前。

而在中国西部有一只“大耳朵”特别引人注目,其长约60千米,宽为30千米,诡异的是它不仅有耳廓、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用上帝视角俯瞰罗布泊“地球之耳”,图by《中国自驾地理》

这只“大耳朵”就是人迹罕至的罗布泊,它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这里遍布荒漠、异常干旱,极目四望,往往寸草不生,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常常伴随着失踪和死亡。

余纯顺之墓,罗布泊里,长眠的勇士丰碑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但罗布泊除了神秘的色彩还有诱人的另一面,美丽的日落、太阳墓穴、龙城雅丹。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天山、昆仑山等大型山脉剧烈隆升,将塔里木盆地完全封闭在里头,还阻挡了水汽的进入,在这个过程中,这一片区域干旱环境加剧,处在盆地最东缘的罗布泊亦是其中之一。

塔里木盆地年降水少得可怜,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巧合的是今天被称为死亡地带的罗布泊曾经却是荒漠中最湿润的绿洲,其中的关键便是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之处。

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探究,“大耳朵”之谜已经被揭开, “耳孔”是湖水干涸的洼地,“耳垂”则是塔里木河、车尔臣河、若羌河、米兰河经喀拉和顺湖注入罗布泊时留下的三角洲。

塔里木盆地水系,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从水系情况看,罗布泊水系基本由环塔里木盆地所有河流构成,这也正是人们将其视为整个塔里木盆地汇水、汇盐中心的缘故。

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距今约在150万年前,罗布泊原本也是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水体面积大约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境况,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黄沙漫漫的河流两岸,后来诸水汇流,最终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罗布“泊”。

(在上世纪初罗布泊还是一个巨大湖泊,直到60年代塔里木河断流,湖水迅速蒸发,到1972年时全部干涸,图为陈宗器拍摄的斯文·赫定泛舟罗布泊)。

有意思的是中国史籍《汉书》中曾记载了罗布泊当年的盛况“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事实上,诸水汇流所形成的不仅仅是罗布泊,而是一个密布的湖泊群,包括康拉克湖、喀拉和顺湖以及柴鲁特库勒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

被水滋润的罗布泊及周边区域河网纵横,一个个湖泊似一颗颗绿珠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之间,维系着这一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

康拉克湖,犹如微缩的罗布泊,图by若羌县人民政府

生命也开始绽放,美丽的胡杨或独木自赏或与一波清水相映,包括候鸟在内的各种动物栖息其间,一路可见令人欣喜的芦苇和水鸟,碧蓝的湖水清澈见底,金色的沙漠起伏变换,珍贵的鱼种在湖水中只有游弋。

有了水,再加上丰富的动植物,在罗布泊地区自然就开始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三、灿烂的小河文化

人类文明的诞生都离不开水的滋润,公元3000多年前,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吐火罗人开始向东方的长途迁徙,他们经过许多国家,定居在中央亚细亚,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来到了今罗布泊地区。

而罗布泊最为引人注目的史前文明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小河文化,当时该区域的人民已经掌握了灌溉技术、制铜技术、纺织技术,几乎与中原文化一起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在这片绿洲之中开垦农田、发展家园。

小河墓地是小河文化遗址,图byjunjinluo

虽然在当时已经有了青铜,但草木、皮毛仍是小河文化热衷使用的生活用品,如小河墓地出土的用牛皮制作的鞋靴,毛品优质的毛绒毡帽。

小河墓地的棺木都没有底,大毛布斗篷一裹,小河人安静地睡在“船”里。

小河墓地,船做棺材,桨做墓碑,图by若羌县旅游局

,吐火罗人还不断与当地的东方人群通婚,形成长相俊美的混血儿,这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年轻女性,身体修长的她头戴毡帽、斜插翎毛,微张薄唇露出一个上扬的微笑,美丽而神秘、凝固而永恒,人们为其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小河公主。

,不知是何种原因,小河文化突然间就消失了,直到1000多年之后,公元前176年,罗布泊又出现一个神奇的王国。

谁也不曾想到今天以荒凉和死亡为代名词的罗布泊曾经存在过一个神秘的王国,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当时占据这一带的匈奴帝国给西汉王朝的汉文帝送去一封书信上有这样几句话 “以天之福,吏卒良,马疆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以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正是这封书信,让西汉王朝了解到西域有一个小国叫做楼兰。

现在的楼兰古城除了黄土真的啥都没有,图by若羌县人民政府

当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个国家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国际化大都市。

繁荣推动了楼兰文化艺术的发展,当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楼兰作家就曾写下这样颇具哲理的话“大地不曾负我,须弥山和群山亦不曾负我,负我者乃忘恩之小人。我渴望追求文学、音乐以及天地间一切知识,世界仰赖这些知识。”

只不过在那时候罗布泊其实就已经干旱多沙,近年来名声大噪的“楼兰美女”就远没有小河公主那般幸运,考古学家在其肺部清理出许多沙尘,又在她的毛发中发现许多体虱。

睡了近4000年的“楼兰美女”,图by老庄123

与疾病抗争无果后,一个草篓、一把断齿梳、一片勉强裹体的粗毛布陪伴着她走完这并不幸福的一生。

四、古国鄯善

正所谓树大招风,楼兰地处于丝路要塞上,必然会成为各大势力争夺的热点地区。

楼兰,曾是丝路上最繁华的国度,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在西汉时期啊,汉匈之间积怨已久,尤其是在匈奴的指使下,楼兰、姑师派出军队专门截杀汉朝使节并切断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所以到了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遣赵破奴率领数万大军将不安分的楼兰和姑师连锅端了,尤其是汉军仅用了700轻骑就俘获了楼兰王。

面对汉武帝的强权,被俘的楼兰王只能臣服,年年纳贡,匈奴可汗得知这情况后非常生气,又派兵来逼迫楼兰。

可怜的楼兰处于两大国之间,左右都不敢得罪,只得向两国各送一位王子作为人质,得知此事的汉武帝恼火于这个朝三暮四的小国,派大军远征抓回楼兰王,押解到长安受审。

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周边国家以及部族,图by玖巧仔

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总是充满悲情色彩,楼兰王很无奈说楼兰作为一个小国,处于汉匈两个大国之间,得罪谁都会受到惩罚。汉武帝很理解弱国无外交,只能放其回到楼兰。

征和元年(前92年),楼兰王去世,匈奴可汗乘机让昔日在自己国家当人质的王子安归回到楼兰继位,这个新任的楼兰王不愿与汉朝来往,甚至还做出截杀汉使的勾当。

于是,忍无可忍的汉朝做出反应,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傅介子奉命带着几名精心挑选的刺客来到了楼兰,在宴会上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取下首级,而后快马送回长安,悬于未央北门之下。

随后,汉朝立尉屠稽为楼兰王改国名为鄯善国,并派出一名司马和部署40名士兵屯田当时的伊循城(米兰遗址)。

伊循城遗址,最早的屯垦戍边城市,图by若羌县旅游局

鄯善王上任第二年,便将都城向南迁到扜泥城,也就是今天的若羌县卡克里克,至此,楼兰以一种形式重新归附于汉朝。

五、王朝的灭亡

鄯善国并没有存活多久,除了外敌入侵、突发鼠疫,还有另一个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生态恶化。

时间来到东汉时期,汉朝外交官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担任西域长史的时候,派手下一名叫索励的将军从酒泉、敦煌率领1000官兵来到罗布泊屯田造房,还召集鄯善、龟兹等国各1000士兵在孔雀河下游拦河筑坝、引水开荒,他想把罗布泊地区变成西域都护府的粮仓。

乌垒城,西域都护府治所,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大量砍伐树木致使罗布泊绿地覆盖率急剧下降,孔雀河被拦截,导致下游的楼兰古城断水,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灾难在无意识中降临。

孔雀河水越来越少,罗布泊也在萎缩和干涸,飞鱼鸟兽、绿地植物在慢慢消失。

孔雀河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少有的没有支流的河流,图by黑土

鄯善王和西域都护府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后来制定了律法“凡砍伐一棵活树者罚马一匹,伐小树者罚牛一头,砍倒树苗者罚羊两只。”,却还是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被破坏,胡杨林大面积死亡,水土流失严重,良田无水灌溉无法播种,绿洲挡不住沙漠的侵袭而沙化,繁华的古城、汉晋丝路和从敦煌到罗布泊的烽燧防御系统被全线抛弃,人类文明的链条骤然断裂。

(由于罗布泊干燥缺水,地表也缺少能辨别方向的标志物,2016年,boss老迈带队去探险罗布泊时就曾迷失过方向,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当水资源严重枯竭之后,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前后,楼兰人只能选择放弃家园。70年后,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楼兰国都故地时,感叹地写下“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后来,鄯善新城没有坚持多久,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太武帝遣万度归率军攻克鄯善,古鄯善作为一个国家正式消亡,成为了魏国的郡县,而后又被游牧民族吐谷浑统治长达180多年之久,在这之后,唐朝在这里经营了35年时间。可是,这个眼见繁华的辉煌古国猝不及防地从历史视线中暗淡,从此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

(中国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图byVIP会员卢比肯)

在后来的1500年时间里记载全无,尚留世间的只有那些枯死荒原的胡杨,风情万种的雅丹地貌,连绵起伏的沙丘以及肆虐的沙尘暴。

(壮美的罗布泊雅丹地貌,图by《中国自驾地理》)

水源断绝绿洲衰退消失,人类文明的链条被斩断,如昙花一现最终是归于沉寂。

之后的人们只能从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陈子昂的“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这些边塞诗句中,重温在唐代早已消失的楼兰的辉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三、色林措为什么叫鬼湖?

色林是一个魔鬼的名字,称为鬼湖的色林错,名字来源于一个有关色林的传说,传说就只是传说而已,色林错的风景也是很震撼的。

西藏的湖水来源很大部分来自高山融雪,所以湖面积会不断的增长,原本纳木错才是西藏的第一大湖,色林错的湖面面积增长速度比纳木错快,所以现在西藏的第一大湖已经被色林错取而代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