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未解之谜(汶川地震四大未解之谜)
汶川地震未解之谜,你知道几个?第一个就是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人看到一个巨大的蘑菇云,这个蘑菇云是什么呢?其实这个蘑菇云就是当时的余震云,当时的的地震波及范围非常广,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景象。第二个就是日本的樱花,日本的樱花是世界闻名的,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观赏,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所以经常会发生地震,这也是导致樱花凋零的原因之一。
一、亚丁湾星际之门事件,到底是真的假的?
优质答案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解释说明一下什么是星际之门,顾名思义这就是一个连接地球和遥远星空的通道,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类影视作品中,会有地外文明通过星际之门来到地球之上。
在科学上对于这个通道也是有理论支持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过黑洞、引力波还有虫洞等,前两个概念目前都已经被发现证明,虫洞的存在一直都是理论上的,科学家并未实际观测过这样的通道。虫洞是爱因斯坦和其助手通过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研究出的一个特解,又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环,由于时空是可以被弯曲的,那么就存在着一种情况,不间和空间的两个点会因为时空弯曲连接到一起,通过这个点就实现了穿越时空。
那么星际之门背后想要依托的就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虫洞,有了科学理论支持即使一个谣言显得也会很正式。在网上有很多星际之门的传言,亚丁湾星际之门只是其中之一。按照谣言称各个国家派大量的军舰去亚丁湾主要是为了防止地外生命通过星际之门来到地球,而在2010年11月14日上午开始连续两天发生了62起大大小小的地震,这个现象被认为是星际之门被打开。
虫洞是理论上存在的一种特殊时空结构,要想维持虫洞一直存在,需要负能量的维持。我们先来理解什么是负能量,它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悲观情绪,而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我们用霍金辐射来说明一下,在黑洞边界处正反粒子不断的产生和相互湮灭,但特殊情况发生了靠近黑洞的一个粒子被黑洞吞噬,的粒子不用在湮灭了,它自由了。那么这个自由的粒子所携带的能量是凭空多出来的,根据能量守恒,那么进入黑洞的粒子就应该携带负能量。
而维持虫洞的开启需要的就是这种负能量,得到这种负能量非常难,如果维持一个微型虫洞,可能需要的能量要把整个太阳系都搭进去。所以说所谓的亚丁湾星际之门,在理论上根本站不住脚。足够吃瓜群众的自嗨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优质答案2
不能说是假的,说假不合适,肯定会被喷子们骂。因为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人对此深信不疑,热情不减。
从我多年在东非大裂谷沿途的考察拍摄的实地考察来看,所谓的“星际之门”是不存在的,从描述的情况看,毫无疑问就是地震引发的天气异象,毋庸置疑这是存在的。
东非大裂谷本身就是被地壳活动拉开的,在千万年间伴随着无数的强烈地震和火山喷发,东非大裂谷中的火山我基本都去过,有熄灭千年的死火山,也有正在猛烈喷发的活火山,火山活动一般都伴随着地震。
本人3次到达厄塔尔雷火山考察拍摄,2017年1月喷发多年的厄塔尔雷火山悄悄熄灭 摄影王 武
亚丁湾位于阿法尔三联点活动火山带上,阿法尔三联点,连接红海、亚丁湾和埃塞俄比亚裂谷,排列呈“Y”字形。三个部分在围绕着阿贝湖的汇合,形成阿法尔凹陷,是地球上除冰岛之外唯一一个陆地上可以研究洋脊的地方。东非大裂谷中的火山在地表下面很多都是同印度洋相连的,这说起来都难以置信。比如马拉维湖,马拉维湖其实就是东非大裂谷中的一条地缝,这个内陆湖每天早上会象大海一样长潮,而且是汹涌澎湃,上午十点以后退潮的时候,哗啦啦湖水一下子下去十多米。这个现象困扰人们多年,也被神话的多年,直到近几年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原来湖的下面还有一个湖,据猜测一直和印度洋相连。
猛烈喷发的厄塔尔雷火山 摄影王武
回过头来说亚丁湾的星门事件,实际引发的就是一场大地震,而且规模超大。2010年11月14号至15号上午11时,亚丁湾这一片区域连续发生了多次地震,据统计在这一时段爆发了高达62次比较强烈的地震,余震和小震不计其数。到底是因为事件本身的原因在科学家们看来太浅显了,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还是根本就摸不着头脑,怕言多必失,闹笑话,反正是没有一个比较权威或是比较一致而又公开发表的结论,这就给人留下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又加上亚丁湾靠近索马里,海盗不少,各国的军舰也很多,所以分析来分析去,就出了这么一个星际之门的猜想。
摄影家王武、峻程自2010年起持续对东非大裂谷考察拍摄
现在知道,星际之门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一个电脑程序员,最早的时候说自己是俄罗斯的一个教授,比较混乱。从后来当事者描述的现象来看,亚丁湾当年出现的天象应该是地光异常结合了地气异常和地声异常。由于地震发生在海底,又深处海洋,所以那个瞬间应该是非常壮观,令亲历者胆寒的场面。这些场面我们也曾在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以及日本到地震中看到过。
关于地震前的天气异象可以看一下我在另一个问答《2010年亚丁湾到底发生过什么?》中引用的资料。
二、赌王何鸿燊病逝,享年98岁,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优质答案1
何鸿燊老先生去世,引发了无数热议。究其原因,财富和女人是他这一生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大众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故事。
5000亿家财,平均每天赚1433万何鸿燊被称为“赌王”,生前拥有资产5000亿,有人调侃“如果赌王有5000个子女,那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个亿。”虽是调侃,但也足以见得赌王的财富何其巨大。从何鸿燊出生开始算,他平均每天赚1433万,而他一天挣到的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挣到得钱。
颇有争议的企业家何鸿燊的主业是赌,不是自己赌,是让别人赌。很多人对他颇有微词,因为赌和毒一样,一旦沾染成瘾,便让人迷失自我,大多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结局。何鸿燊的赌业,被称形容为是吸着赌徒们的血,把钱放进自己的裤腰带。单从这点来看,何鸿燊绝对算不上“根正苗红”的企业家。
功过参半评价一个人总是不能只看他的缺点,能缔造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何鸿燊必有过人之处。他对澳门的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正是因为他,澳门在回归之后才有一个比较好的治安环境。实际上,正是透过他在澳门的庞大投资才推动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并为澳门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是一个爱国企业家。
人生就好像一场“赌局”何鸿燊不好赌,但纵观他这一生,其实更像是一场赌局,只不过他赌上的是势,是时代的大势。他这一生,幼时家境优渥,衣食无忧,却在青年时家道中落,遂奋起直追,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
此后,他风云际会四十载,时代这场大棋,他手握世纪大男主剧本。且不论他一手缔造了多么辉煌的商业帝国,毕竟企业家常有,但如他一样,爱国善举永存心中的企业家,却并不常有。
何鸿燊为祖国所做贡献不少且看他为祖国所做的贡献
1988年,像故宫博物馆捐献杨木雕达摩
1990年,为促进航空航天事业成立基金会
2003年,出资回购圆明园猪首铜像
2007年,出资回购马首铜像
2008年,出资修建水立方并传递奥运圣火
这些珍贵的流散文物的回归,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与付出。
何老一生爱国,勤力与资本家的关键词,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如何,他已然走完了他98年的人生旅程,后世如何众说纷纭,莫说他在世时也并不在意,如今他离开,自有另一份潇洒。
赌王,走好!
优质答案2
2020年5月26日,港澳知名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在养和医院病逝,享年98岁。何鸿燊有“赌王”之称,生前积极参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文化慈善等事业。
何鸿燊病逝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中联办、圆明园遗址公园等相关单位先后发文对何鸿燊先生辞世表示沉痛哀悼。
1921年11月25日,何鸿燊出生于香港,其家族是香港赫赫有名的何东大家族,他的父亲何世光是香港的著名富商。何鸿燊拥有犹太、荷兰、英国、中国等多个民族血统,按照何东家族的传统祖籍跟随母系的广东宝安,他祖籍是广东。何鸿燊拥有四位妻子,11个女儿和6个儿子,家族成员庞大,家族关系也错综复杂,曾多次因为家庭矛盾和财产纠纷登上娱乐版和商业版的头条。
1941年,何鸿燊被迫从香港大学理学院辍学,身怀10元港币离开香港前往澳门。之后开始创办公司,公司业务涉及博彩、运输、地产、酒店、投资等,其控制资产最高达5000亿港元。其中,澳博控股和信德集团为“赌王”的核心资产。
何鸿燊先生有着身后的爱国情怀,2001年,当他得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随即捐资用于兴建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2003年和2019年分别将圆明园猪首和马首捐赠给国家。
何鸿燊先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独特人物,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有声有色的,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篇章。
以上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请关注“老徐说财经”,财经问题随时交流!
三、《信中国》为什么不播了?
优质答案1
以上所有回答都是猜测,没有依据。
优质答案2
一档寓教于“信”,以读信来让观众投入到过去的峥嵘岁月、感受中华民族脊梁、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型人文艺术类创新栏目,原本定档2018年开年呈现,结果到了现在还没有动静,官方微博更是1月25号才恢复正常更新,内容上却“避重就轻”,对于媒体和观众的质问顾左右而言他,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信中国》这段时间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说好的播出时间却放了观众鸽子?为什么官方回应如此软弱而无力?这到底是央视内部的势力博弈,还是所谓的“敏感话题”触动了谁的神经?在一切没有盖棺定论之前,以下分析仅站在推测的角度,留待诸位读者参考。
事情还要从《信中国》的广告投放计划上说起,为了增强节目影响力,对外输送中华文化,《信中国》栏目组制作了一条15秒的广告宣传片,并制定详细计划,定时定点投放1月2日-1月8日,在中国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投放;1月2日11:00-23:00在中国台湾投放1天;1月2日6:00-24:00在北京西单投放1天;1月2日-1月4日,在美国纽约进行为期3天的投放。从广告投放计划中可以看得出来,《信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其目光注焦也不是国内普通的综艺栏目可比,那么“节目质量太差”、“栏目组准备不足”之类的谣言大可一笑,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台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1月4日声称“经查节目未经许可,相关广告涉及‘违法’,现广告商已经停止播放,相关部门会进一步厘清责任依法处理。”、“经许可输入的中国大陆物品、劳务、服务或其他事项,在台从事广告活动,内容不得具有任何政治性宣传。”蔡当局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1月6日也指出,该节目未经该部门审核许可,不能在台湾打广告,可能涉及“违法”,将配合陆委会调查。而这两则声明的源头,就是《信中国》在1月2日投放到台北新世纪大楼的广告宣传片。
邱垂正和郑丽君依托的法案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和“大陆地区物品劳务服务在台湾地区从事广告活动管理办法”,前者规定了“大陆地区出版品、电影片、录影节目及广播电视节目,非经主管机关许可,不得进入台湾地区,或在台湾地区发行、制作或播映。”后者则规定“大陆在台湾播出的广告内容中不得有‘为中共从事具有任何政治性目的之宣传’”。《信中国》作为一档精心制作、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华气节的栏目,一个简单而普通的商业广告投放行为,却被扣上一个“政治性宣传”的高帽,引起了台湾绿媒的“狂欢”,继而成为一个惊动两岸的“政治事件”、“敏感话题”,《信中国》栏目制作人朱军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是民众抵制,这是大环境不允许,那还则罢了,但经过调查取证,台湾当地的民众对于《信中国》这档栏目是持肯定态度的形式新颖自不必说,单就文化层面上的用心程度就十分值得期待。当局法案和民众态度之间的背道而驰,孰对孰错,不言而喻。
“台湾大屏门”事件是《信中国》栏目组面临的主要压力,而在大陆这边,“民众”也有着不同的声音。前段时间,当红小生杨洋宣读革命英雄黄继光的信件一事爆出来之后,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一个鲜肉明星,有什么资格去读黄继光的信?”“抵制杨洋,抵制《信中国》”等各种论调甚嚣尘上,在《信中国》栏目组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各种抹黑言论来势之无征兆、之迅猛,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网友之间自发的行动,那么是否可以推测在背后有一个神秘势力在推波助澜,阻挠《信中国》的上线呢?
有观众说了,一档综艺节目而已,阻挠其上线有什么意义呢?但事实上,《信中国》不是一档传统的综艺节目,它是选取了中国革命当中的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出来的历史篇章,在这样一个全网质疑“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从容赴死”“雷锋好人好事”的环境之下,这些信件无疑是真实历史的一个见证,是打入到民众民族自豪感当中的一剂强心剂。他们是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而经由当下老中青三代人的独特演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魅力足以让民众骄傲和自豪。而从《信中国》的广告投放计划中就可以看出,《信中国》的野心不仅在大陆、在国内,更是目光长远的放在了国际社会,由此造就出来的国际影响,大概是吓得某些神秘势力不得不出手阻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管怎么说,《信中国》都是一档充满良心的栏目,如果是因为某些势力的介入、某些声音的阻碍,导致了栏目无疾而终,那对栏目组和观众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希望朱军能够抗住压力,《信中国》能及早上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