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的来源(潘姓的来源50字)
潘姓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姬发,以封邑于姬水得名;一说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姜太公,以封邑于邑为氏氏;一说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以封邑于吕地得名。三说均有史料佐证。《史记·吕不韦列传·卷一·吕不韦列传第一·异人二十十四年(公元前238年)十二月十九日),吕不韦去世,享年六十七岁。他的儿子吕不韦继承了王位,成为秦庄襄王。
潘氏之先,原为姬姓。毕公高之子曰季孙,食采于潘,因以为氏。潘氏以荥阳(即河南省荥阳市)为族(郡)号。
始祖潘义绯(867~929),山东青社(现山东诸城青社)人。开平三年(909)),奉诏来新昌任石牛镇长(石牛镇即新昌县治地),居石牛镇锦绣坊,遂定居新昌。
新昌姓氏文化研究
丨百姓探源
(图片文石叠阜)
有谱可查的有石城、天姥、鹿石三派。
石城派始祖潘贵(1090-1157),为义绯十一世孙,潘恳六世孙。石城潘氏分前房、后房。前房派祖为十八世潘声甫(1270~1355),字音,号待清,著有《待清诗稿》、《读书语录》等书,《两浙名贤录》有传。后房派祖潘宏甫(1297~1365),字继道,号鹤山,自康乐坊析居潘家桥。声甫八世孙潘晟(1517~1589),字思明,号水濂,明嘉靖二十年一甲二名进士(即榜眼),官国子祭酒、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百姓探源丨潘氏
(图片古柏临清)
会墅天姥派始祖潘伦,为义绯十五世孙,同属潘恳后裔。天姥派第四世(新昌潘氏第十八世)潘嚞,字多吉,受业儒生颇多名人,其所居旧址徐岙遂改名儒岙。后裔现居儒岙、石磁、里朱、后路、大市聚、韩妃、彩淳岩头山等地。
百姓探源丨潘氏
(图片儒村旧貌)
鹿石派始祖潘恩(948~1015),字君泽,义绯五世孙,自城内迁居县西丰乐乡棠川(现澄潭镇棠村)。恩五世孙潘新(1045~1114),名拱辰,字端甫,嫌棠川家居偏狭,遂将棠川旧业让给两弟,于宋崇宁丙戌(1106)迁居彩烟乡之鹿石(现镜岭镇下潘村),后世遂称鹿石派。后裔分居鹿石(今镜岭下潘)、东阳鐄铿(现称黄坑,即磐安县胡宅乡后张村、前山畈村、岭西村)、云渡(今镜岭兴云村)等地。
天姥潘氏新谱已于2006年重修。下潘村有鹿石潘氏宗谱一套,民国辛未(1931)年修,共十二卷,尚未重修。黄坑有潘氏鹿石派黄坑宗谱,清宣统庚戌(1910)所修旧谱一套共十六卷,并于2006年重修,十八卷。云渡村有潘氏鹿石派云渡宗谱,清宣统辛亥(1911)所修,旧谱一套共六卷,现正在组织重修。
来源新昌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