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之谜真相 夜明珠是否真的存在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7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夜明珠之谜真相大白》是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立新。本书主要讲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皇帝朱翊钧为了收集天下奇珍异宝,下令挖掘明陵。一时间,盗墓者蜂拥而至,陵墓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皇陵,守陵人张居正挺身而出,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数年的努力,明十三陵终于重见天日。这座皇陵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里面珍藏着大量文物,价值连城。

一、东海龙宫里夜明珠的来历?

东海夜明珠不是真的。有夜明珠。

夜明珠是地球大地内的一些发光物质经过了几千万年,由最初的火山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聚于矿石中而成。夜明珠是世界几个杰出古老文明中存在的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之谜。

二、中国有几颗夜明珠?

夜明珠是地球大地内的一些发光物质经过了几千万年,由最初的火山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聚于矿石中而成。

夜明珠是世界几个杰出古老文明中存在的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之谜。据史籍记,史前炎帝、神农时就已发现过夜明珠,如神农氏有石球之王号称“夜矿”。春秋战国时代,如“悬黎”和“垂棘之璧”,价值连城,可比和氏璧。当时只有大官家陶朱公(范蠡)和猗顿(战国时大商人)二人买得起。晋国曾以“垂棘之璧”为诱饵“假首与虞以代编”。楚、秦、魏等国的大夫曾借夜明珠寓意哲理,讨论国家大事。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墓中“以代膏烛”。汉光武皇后的弟弟郭况“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武则天赐与玄宗玉龙于夜明珠,玄宗又回子(世宗)一清珠,光照一室。唐有车时,一颗名为“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宋元明时,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成吉思汗夜明珠,在台湾曾被偷盗,后被破案,物归原主。元明曾派官员到斯里兰卡买到红宝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明代内阁曾有数块祖母绿夜明珠,夜色有光明如烛。

三、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优质答案1

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年代久远所发生的事情,由于没有留下相关的书面记录,以及有关凭证,导致我们现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释有所牵强,甚至是依旧对某些事情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今天在这里说的未解之谜是在连云港发掘的一座西汉晚期墓葬,这座墓葬以及主人一些秘密至今仍旧无法破解。

2002年7月7日,在连云港西南城郊花园路基建工地上,一名挖掘机在施工作业中挖出一连串整齐厚实的竖条木板和一具完整棺木。后文管办和博物馆人员赶到现场后,确定此墓为汉代墓葬,整个墓的结构为一穴两椁四棺墓,墓葬分南椁室和北椁室,其中南椁室有一具棺椁,北椁室有三具棺椁,这其中就包括男主人的棺椁和女主人的棺椁。

当工作人员将女主人棺椁打开后,令人惊奇的一幕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座墓从西汉末年到2002年,经历了几千年,棺木中的尸体应该早已化为灰烬,能剩下2几块骨头就不错了,当棺材打开之后发现,一具古尸从棕褐色棺液里仰面漂浮起来,而且尸体皮肤新鲜,经过鉴定,尸体为女性,身长1.6米,年龄在40岁左右,棺内的文物中有一枚边长为2.5厘米的青铜印章,印钮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龟钮,印章上面清晰地刻着“凌氏惠平”,于是确定此具古尸是一位叫凌慧平的女子。

随着发掘的开展,一系列谜团开始不断显现

【1】身份之谜。

自“凌慧平”出土以来,人们对她的身份一直无法确定,墓室出土的男主人也有一枚正方形龟钮青铜印,但字迹模糊无法辨认。但从男主人棺内出土的文物看,有“动公”字样,以及在男主人下葬的时候有“东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员派官员前来参加葬礼,可见男主人身份是一位地官官吏。但“凌慧平”作为一位女性为什么也会用龟钮青铜印呢?因为汉代只有年俸禄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龟钮青铜印,是不是“凌慧平”也是被封侯了呢!因为汉代有女性封侯的制度。

【2】尸体不腐之谜。

“凌慧平”的遗体为何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2000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女尸皮肤基本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神经和内脏器官保存基本完整。与马王堆女尸相比,马王堆女尸棺内积液不多,在棺外还包围着1万多斤的木炭,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铝、氧化铁的白膏泥层,再加上厚厚的堆土,保存环境和条件要比“凌慧平”墓好上多少倍,如此简单的墓葬,椁板上只有一层白膏泥并没有木炭,就能够保障棺内女尸能够完好保存到今天。而且其他三个棺椁中的三具尸体早已无存,仅剩零星的遗骨,这更让人称奇。

【3】棺液之谜。

如果说“凌慧平”尸体能够保存如此完好,人们认为应该是棺液中的成分有助于尸体的保存,所以人们将揭开尸体不腐的希望寄托在棺液上面。于是专家将棺液送到医院尽心样本分析,分析的结果是棺液的pH值是7.55,呈弱碱性,棺液中还含有血红蛋白,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棺椁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慧平”能在适于细菌生存的碱性棺液内保持不腐,又是一个谜。

至今,这些问题也没有能够真正弄清楚,而专家针对尸体不腐给出的答案是深埋、浸泡在液体中与空气隔绝等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服力还是不够的,希望未来能够真正破解这些秘密。

优质答案2

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很多,但一直让我挂怀于心的,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临终前给女儿画的一个圆圈。

晚年的毛主席

在毛主席晚年疾病已经很严重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女儿李敏有过一次对话

李敏看到父亲的病容,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轻轻的叫了一声“爸爸”。

毛主席看到女儿,仍然温柔的说,“娇娇,你来看我了。”

李敏点点头。

主席又说了一句话,“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李敏一时哽咽说不出话来。

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伟人,但在他生命的时刻,他在思念亲情,他感到的或许是孤独和寂寞,他更多希冀的是天伦之乐。

毛主席接着还问李敏,“你多大了?”

李敏回答,“39岁了。”

主席说,“不,你38岁。”

病入膏肓的主席,依然记得女儿的准确年龄,李敏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童年时的李敏和父亲毛主席

这时候,毛主席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在女儿面前画了个“圆圈”,并且轻轻的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李敏没有听清楚,赶忙问毛主席身边的服务人员张玉凤,而她也没能听见。

毛泽东看到李敏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有回答,便不再说话,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他拉着李敏的手也松弛下来。

李敏知道爸爸累了,于是轻轻地退了出来。

那是李敏一次与毛主席见面交谈。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了,整个中国处在巨大的伤痛之中,而毛主席在临终前给女儿画的那个圆圈,成为了历史上永远难解的秘密。

延安时期毛主席和翻译吴莉莉(右一)的合影

后来,有人提醒李敏,主席可能是在关心李敏的妈妈贺子珍,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因为贺子珍生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小名就叫做“桂圆”。

李敏觉得很有可能,而她自己非常内疚懊悔,如果当时她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一定会在父亲的耳边告诉她母亲的身体很健康,让他放心。

不管怎样,主席已经逝世了,他临终前的那个圆圈,是国事还是家事,都已成了未解之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