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之谜最主要原因(格林斯潘简介)
格林斯潘之谜最主要原因还是美联储加息预期,这个问题不解决,黄金白银价格就不会涨。,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那么黄金白银价格就会下跌,因为美联储加是利空黄金白银的,所以,美联储加息之后,黄金白银价格就会下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联储加息之后,黄金白银价格就会下跌的主要原因。
2022年,即将过去!在百年变局和百年复兴的共振中,疫情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各种困难,也带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新周期”的存量时代,企业将加速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面对逆全球化叠加美元紧缩、地缘危机、经济衰退,我们必须要建立理念的定力,以安全为底线,以产业共生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不断地发展壮大。
字数4293 | 5分钟阅读
01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1)世界经济整体进入存量时代
2001-2007年,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了73.6%。
其中美国经济增长了36.6%,中国经济增长了164.9%,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一共占整个世界经济增量的24.68%。其他的200多个国家占75.32%,其中亚太国家占7.4%,欧洲占22.23%。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01-2007年,也就是次贷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每一个国家都从全球化中得到了红利,大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2008年之后,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08-2020年,这13年的时间,整个世界经济只增长了33%,速度在放缓。
而中国和美国两个经济体占到了增量的77.6%,亚太占23%。,中国、美国以及亚太国家的经济体已经超过100%,这意味着欧洲国家,还有一些非洲的国家,在过去13年的时间里GDP不是正增长,而是负增长。
比如欧洲主要的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这4个国家加起来,过去13年的时间GDP负增长了2.46%。
也就是说,在2008年之后,整个世界的经济主要靠中国和美国还有亚太地区国家在拉动。而西方的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下滑!整个世界经济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改变
世界经济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到了存量时代。
在存量经济时代,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GDP的增量不断向中国和美国聚焦,尤其是向中国聚焦。过去的13年(2008-2020年),我们中国给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达到了48.29%,将近一半!
这13年间,没有新技术的重大突破、没有制度的根本变革。
这13年间,疫情引发了一轮无限量的货币宽松,各国的债务猛增。
这13年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了220.92%,美国经济增长了42.35%。如果我们将时间段拉长,来看全球GDP的占比,中国从60年前的3%提高到18%;而美国从39%下降到了24%,减少15%。
关键词1亚洲世纪
整个世界经济进入到了亚洲的经济,也意味着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式一级化”的需求逐步转向多极化的需求。,整个经济的重心开始从环大西洋转向环太平洋,从美西方向东方转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降东升”。这是250年以来出现的状况!
关键词2K字成长
整个世界的经济,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呈现出非常典型的特征——“K字成长”,强者恒强,弱者越弱,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2)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结构性矛盾
矛盾1低息货币宽松和资本全球扩张,建立“资本技术-资源-工业品-消费”的水平产业链。
1980年里根总统上台,跟英国撒切尔夫人开启了新自由资本主义的模式,也就是金融资本主义。美联邦的基金利率从1980年之后一路下滑,并且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连续7年的时间保持0利率。
由于资金的成本量非常低,造成很多的企业、国家开始大规模举债,借钱发展。
整个世界的总债务达到了300万亿美元,是整个世界GDP的3.5倍,企业的收益率却在下降。
过去10年,美西方国家虽然持续货币放水,其通胀率始终处于3%以下,被称之为“格林斯潘之谜”。其原因在于,在美国式全球化的过程中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原料国为其提供廉价能源和原材料。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为其提供大量的廉价商品,压低了美西方国家日常消费品的价格。
墨西哥、中东等的移民带来了工薪阶层低工资水平。
矛盾2革命性技术创新不足,人口结构老化,贫富分化,造成生产效率提高迟缓。
现在整个世界的人口将近80亿人。人口增加的,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是超老龄化社会,美国则是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会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不足。
由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的红利几近衰竭,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和绿色化依然进展缓慢,尤其是人口结构(少子老龄化)、产业结构(脱实向虚)、社会组织和制度(金融资本主义)、社会阶层结构固化和恶化,社会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巨量的债务资本的投入,并没有创造出相应的GDP,债务的杠杠率不断抬高(分母的GDP增长速度慢于分子的债务增长),债务风险也不断提高。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2001-2020年,美国式的全球化是由金融资本主导的,而金融资本是通过跨国企业主导展开的。,全球化红利更多由精英阶层持有,这就造成了美国的各种撕裂。
排在美国财富前0.1%的人或者家庭所持有的国家财富比例开始上升,在2017年该比例达到22%,而排在后面90%的人或者是家庭所占有的国家财富,从1980年的36%下降到2017年的23%。说明贫富差距进一步在拉开,也就造成了很多暴乱,比如美国的“黑命贵”暴动,法国的“黄背心”运动,还有占领美国国会山,等等。美国穷人越来越多,中产阶层不断地被剥削变成穷人,而有钱人却变得更加有钱。
整个世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
2000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上就说过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如果按照人的本性去管理社会,就会穷人变得更穷,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本性。
自由资本主义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顺应了人的本性,必然的结果就是“损不足而奉有余”。
我们中国在2021年提出“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从尊人道转向尊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上说“天之道就像我们射弓箭,低了可以拉高,高了可以拉低,这样才能够射中靶心。”
所以要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必须要替天行道。而美国政府和资本利益集团已经高度绑定,资本利益集团只会遵循人的本性。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如果社会治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贫富差距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唯有我们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希望解开几千年以来人类困惑的课题。
02
美西方的结构性矛盾与高通胀
直接引发高通胀的原因就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了阻断和扰动。美西方国家还拼命给家庭发补贴,消费虽然一下子上来了,供应却跟不上。但这是表象的原因。深层原因是累积了20年的问题的大爆发。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但其长期的问题,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要用100年的时间才能解决。
03
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1)新冠疫情累积确诊超6.42亿人次,累积死亡人数超过662万人。
1945年二战刚结束的时候总人口是26亿,现在接近80亿,人口暴增。过去50年,70%的生物被灭绝,还有100万种生物正在面临灭绝。
病毒需要找宿主,如果动物都灭绝了,宿主只能找人类。
能够影响人类健康的病毒一共有30万种,而新冠病毒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各种病毒可能都会陆陆续续出来。所以当下的疫情防控可能是我们人类社会未来的常态作业。跟病毒共存亡,是人类未来几十年或者上百年要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
(2)从上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面的温度以及二氧化碳都在增加。
竺可桢老先生通过5000年数据的统计,从环境学的角度,探讨我们中国历朝历代更替的规律。当地表温度上升的时候,农耕民族(汉族)就可以向长城以外去拓张,游牧民族可能就会被打败。反过来如果地表温度下降,游牧民族因为找不到粮食吃,就会南下侵略汉族,造成朝代更替。
根据竺可桢曲线,未来地球的温度可能会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持续上升的状况。地表的温度一旦提高,人类生存的根本模式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当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博弈,背后的原因。
04
美元收缩与全球化
(1)美国横行与中国崛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个国家在做什么?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的横行,以及中国的崛起。
中国经济在60年前,GDP的世界占比只有3%,现在已经提高到了18%,而美国反过来,从60年前的39%下降到现在的24%,减少15%。我们中国增加了15%,中国和美国在世界GDP的占比上,或者说在整个世界的地位上是,中国在上升,美国在下降。在这种状况下,美国奥巴马时代就已经开始采取逆全球化的对策了。
(2)人类历史上“三大泡沫”的比拼
从短期来看,美国、中国、欧洲也看到了自己国家的社会问题。现在国家和国家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所采取的政策,以及中心目的都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最奇葩的三个泡沫而展开
① 美国的股市泡沫
② 中国的楼市泡沫
③ 欧洲和日本的债市
所以美国的横行、加息缩表,以及中国的崛起等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无一不是围绕着这三个泡沫来展开。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泡沫,就要把其他的泡沫给挤破。,最终三个泡沫演变的方向会往第三次全球化(多极式)开启。
(3)开始第三次全球化·多极式时代
未来1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可能会演变成以下的三极
① 以美加墨为主的北美一极
② 以德法意为主的欧洲的一极
③ 以中日韩为中心的一极
在演变的过程中,全球化产业链重构,这对我们中国经济,对企业已经产生或者正在产生重大的冲击。
05
中小企业的战略应对
面对这样重大的冲击,有必要从关注自己企业的经营,转向关注产业的经营。单打独斗肯定会被别的产业、别的国家或者别的地区所淘汰,所以要从关注一个企业的战略,转向关注一个产业的战略,进而转向关注产业集群的战略,这就是共生的产业化战略。
06
战略的三支点,安全为基护共生
实际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博弈,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外乎围绕“安全、荣誉、利益”这三点来展开。
(1)荣誉就是我们所讲的宗教、价值观或者是意识形态。
荣誉会作为一个中心轴,与安全和利益进行联动并协调展开。现在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想把美国的战略重心放到安全上,以荣誉作为诱惑,拉动西方的发达国家进行结盟,来面对中国和俄罗斯。结果哪怕是欧盟损失短期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2)我们中国的战略在《二十大》也非常明确。
从《二十大》报告中,我们使用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发展和安全“发展”出现了100次;“安全”出现了50次。
,我们中国现在也在做根本性的转型,从过往的发展优先战略转向以安全和发展并重的战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变?因为当下的全球化变局是美西方对中国脱钩断裂。所以我们的年度指导会的主题是“以安全护共生,以创新促发展”。
① 从国家层面的角度,必须立足于安全,保护产业链的共生。
② 从企业的微观角度,我们企业一样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状况下,再去展开产业化的战略和创新战略,然后再去谋求发展。
任何缺少安全的基本要素的企业,其生存就不成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传统安全”、“共同安全”等等。
本次指导会的核心是,看到“安全”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以及威胁,以便我们企业更好地制定安全的战略,保护我们产业链,促进供应链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