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价值之谜1000字(亚当斯密价值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7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斯密价值之谜1000字1000字,不要超过1000字,否则会影响阅读体验。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爱丁堡现在是苏格兰首府,曾经是苏格兰王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历史上苏格兰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漩涡中心。据说爱丁堡这个地名源于苏格兰盖尔语,意思是斜坡上的城堡。

斜坡上的城堡——爱丁堡城堡

悲情沧桑爱丁堡

爱丁堡城堡最先是用于防御的要塞,11世纪开始建造宫殿,成为王宫和国家行政中心。16世纪初圣十字(又称荷里路德)宫建成,苏格兰国王从此迁去那里居住。目前那里仍是英国女王来苏格兰时的住所。爱丁堡城堡内有壮丽的皇宫,规整的广场,立过战功的大炮,还有收藏了从中世纪到18世纪末各种实物的军事博物馆。我们还进到了玛丽女王生小王子的房间。

爱丁堡城堡内的军事博物馆,收藏了各时代的兵器

爱丁堡城堡建在一个海拔135米的死火山岩顶上,一面斜坡,三面悬崖,易守难攻。在历史的多场战斗中,爱丁堡人表现出来的强悍和不屈体现了苏格兰人的精神品格。

爱丁堡城堡入口

爱丁堡有两条最主要大街,一条是皇家—英里大道,玛丽女王的悲情故事就发生在大道两头的城堡和宫殿里,如今大道建筑物外墙多还是昏暗颜色,像是历史大剧的真实幕布。另一条王子大街是繁华的商业街。我在大街北侧的苏格兰档案馆门前驻足,这里矗立着惠灵顿公爵的青铜像,正是他带领英国军队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我还登上了王子大街花园内的司各特纪念塔。

在爱丁堡城堡上看到的建筑和远山

苏格兰档案馆,门前是打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青铜像

这里是《国富论》诞生地

除了看雄伟古堡,了解苏格兰沧桑历史,我还有一个小小心愿。隔壁邻居家的女孩曾留学爱丁堡,几年前就听她说起,亚当·斯密(1723—1790)是爱丁堡人,他的墓地就在这座城市。我作为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人士,自然对这位“祖师爷”怀有深深的崇敬,十分向往能到他的墓地拜谒。

请女孩画过路线草图,但行程中是否有时间,语言不通自己是否能找到,等等,都是未知数,谢天谢地,遇到资深导游赵明桦,他不仅知道确切位置,而且利用团队自由活动时间,亲自带我走到墓地。

王子大街花园内的司各特纪念塔

别致的建筑钟楼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斯密正是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出生于爱丁堡附近的卡柯尔迪(Kirkcaldy)小镇,父亲是海关官吏。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17岁到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年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还曾任爱丁堡海关专员,担任过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后人眼里的经济学家怎么不讲经济学而讲道德哲学?原来,在斯密时代,经济学还没有独立为一门课程,道德哲学实际是当时社会科学的总称,斯密讲授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即包括在政治学中。

在爱丁堡城堡俯瞰城市建筑

斯密一生留下两部完整著作,由此奠定他在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一本是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一本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后者正是他在家乡花费9年时间写成。斯密终身未娶,与当时的知识精英、商界人士有广泛交往,汲取他们的学问,了解他们的经商实践,都对他的学说创立有深刻影响。

爱丁堡城堡内的建筑都颇有沧桑感

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中心是经济自由。他批判了重商主义,纠正了重农学派,认为财富都是生产领域创造的。他第一个系统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接触到剩余价值的来源。

手持苏格兰风笛,穿格子短裙的表演者

拜谒斯密墓地

赵导带我从王子大街中段南侧的司各特纪念塔边走过,向东折向南,过桥,走到皇家—英里大道,再折向东。据说,这条大道上17世纪就出现多层的单元楼房,堪称公寓楼的鼻祖。

皇家一英里大道上17世纪就出现多层单元楼房

皇家—英里大道由四条街连接而成,在卡农盖特街(Canongate)段,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卡农盖特教堂,这是一座古老教堂,1688年修建,斯密的墓就在教堂墓园内。进大门往左手不远处,可见用铁栅栏围起的墓碑,嵌在后面三层临街建筑物的后墙体内,上有斯密的头像。墓碑不算大。有一些来此的外国学者打抱不平,说影响了世界的伟人,墓地未免简陋。而他的学生斯图亚特,只因出身贵族,同在一个墓园内的墓地,气派得却像纪念堂。

远望 嵌在三层临街小楼后墙体的斯密墓碑

简朴的斯密墓碑

时值初秋,地上的青草还是翠绿,枝头的树叶过半已呈金黄。墓园内很幽静。爱丁堡以斯密为傲,但不失内敛与节制。黄色小标牌上写着《国富论》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之一。我独自一人徘徊,想起大学时代啃《资本论》、啃《国富论》的许多往事。感恩当年的高考政策,让我从一名工人变为“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掌握的吃饭家伙,就是经济学理论及其思维方式。

初秋时节,教堂墓园内黄叶满枝头

卡农盖特教堂

穿越时空的恒久光芒

学子们有句自嘲的话,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其实,细想起来,这是有道理的。时代在发展,知识废旧速度也很快,想不还给老师都不行呀!但许多深邃思想、真理级的发现,却会穿越时空,发出恒久的光芒,斯密的学说,应属此列。所谓“斯密之谜”就是明证。

爱丁堡城堡内玩耍的孩子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从同情心出发论述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在《国富论》中,他从物质利益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的经济观,这中间的矛盾谜团被指出已150多年。我国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恰恰反映了市场经济社会的现实矛盾和运行需求。市场经济承认人利己行为的合理性,又通过“看不见的手”即价格的作用,增进了社会利益,实现利他和共享。但金钱至上观念的盛行会导致道德沦丧,整个社会的运行还需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适当抑制利己本性,维护社会正义,崇尚利他精神。

爬上287级狭窄台阶,在司各特纪念塔顶层看到的风景

爱丁堡城堡内的钟楼

4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但,过度市场化、诚信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深层矛盾也日益凸显。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理论基础,践行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的理念,斯密学说应该还有重要启迪意义。

皇家一英里大街上游人如织

透过王子大街花园的树丛望到的建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