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棺椁堵门之谜 乾隆棺材堵门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6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乾隆棺椁堵门之谜终于解开,专家发现乾隆皇帝的棺椁被打开后,里面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乾隆皇帝的棺椁里面放着一个巨大的金盒子,这个金盒子是用家发现乾隆皇帝的棺椁被打开后,里面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乾隆皇帝的棺椁里面放着一个巨大的金盒子,这个金盒子是用纯金打造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300斤。这个金盒子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这个金盒子的价值不言而喻。

提到清朝最会享福的皇帝,大家基本都会想到乾隆,这是因为乾隆的一生极其丰富多彩。他既是执掌国家的皇帝,又是资深收藏家,涉猎广泛的学者,还是作品最多水平不高的诗人,平庸却自负的书法家,伟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猎手……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死后其陵墓却被人疯狂盗掘,还发生了一件件诡异的事情,今天就来讲讲这背后的故事。

乾隆是一个兴趣极为广泛的皇帝,但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对艺术品的疯狂追求。乾隆为了得到天下的珍品,下令让民间巨富和各地大臣收集最顶级的文物进行上缴,谁也不敢违背乾隆的旨意,历代文物源源不断来到了乾隆手中,包括很多千年孤品。

盖章狂魔

不说乾隆的艺术造诣有多高,从文物的数量和丰富程度上来说,乾隆绝对算是古往今来的第一收藏家。只要是没被前朝帝王带进陵墓和下落不明的,乾隆都能收集到。那么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拥有过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这些字画法帖上盖上自己的印章,而乾隆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盖章狂魔!更是被网友戏称为“文物牛皮癣”。

比如流传至今的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神龙本,虽然是摹本,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上面不断被添加了题跋和印章。到了乾隆更是对这幅《兰亭序》摹本爱不释手,而《兰亭序》上面已经有几百个印章了,所以乾隆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盖上了《兰亭序》上最大的一个印章,就是“太上皇帝之宝”。这下可谓是技压群雄、脱颖而出了。除了最大的印章,乾隆还盖了8个小章,而作为专业的盖章大师,乾隆拥有的印章数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共拥有1800余方印章,古往今来无人超越。

太上皇帝之宝

王羲之的另一幅作品《快雪时晴帖》,这幅是乾隆又一珍爱的作品。他有空就捧着《快雪时晴帖》,小心翼翼地观摩,兴致来了就在上面盖个章,做个诗,毕竟乾隆可是一生写过4万多首诗的高产诗人。由于太喜欢了,乾隆就在中缝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神”字,再盖上自己的“乾隆宸翰”。王羲之在这幅《快雪时晴帖》上只写了4行共28个字,上面的题跋有上千字,印章有220个,其中乾隆盖了130个,也就是说《快雪时晴帖》上80%的印章都是乾隆盖的,可见乾隆到底有多喜欢。

《快雪时晴帖》 之“神”

除了字画,乾隆的古玩更是数不胜数,个个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经他收藏的文物,无论是上古青铜和玉器,宋朝的书画和名窑,当朝的佳作和东洋的漆器,西洋的钟表和外邦的贡品,以及载入各类知识的经典书籍,兼容并包,丰富程度超乎想象。

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走完了漫长而又精彩的一生,享年89岁。就是这样一位把收藏当作毕生事业,盖章当作一生挚爱的皇帝,却怎么也想不到死后会被人掘开陵墓盗走宝物,其中还发生了一件件诡异的事情。

清东陵内陵分布图​

清东陵盗宝案

清朝自1912年灭亡后,中国局势混乱,进入到了军阀割据的时代。各地军阀占地为王,形成派系,在地方上以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势力,说白了就是要有钱,有钱就有人,有枪就有势力。1928年河北一带散匪非常多,国民政府派遣孙殿英部前往剿匪,孙殿英是当时国民革命军十二军的军长,此人反复无常多次变节投靠,自己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当时河北附近有一个土匪叫马福田,手下有个上千人的队伍,这队伍要吃饭,没钱怎么办?马福田手下有个人,他建议马福田去盗清东陵。混乱的时局,清东陵已经没有人驻守了。马福田一听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就领着一帮人去了清东陵。马福田最开始要盗慈禧的定东陵,可是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地宫的入口,就只好把地面宫殿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卖了,也是发了一笔小财。

裕陵地宫

孙殿英在河北剿匪听说了这件事,当时正听说蒋介石要撤掉他的十二军,他正为军饷发愁,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就在他脑中展开,他先是以剿匪的名义把马福田给打垮了,后来又借口军事演习封锁清东陵,附近居民一概不得入内,这样外人就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孙殿英手下有2万人的部队,有枪有炮有炸药,没有什么打不开的陵墓。

1928年7月,孙殿英先挖的慈禧陵,然后再挖的是乾隆陵。在刚开始盗掘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地宫的入口,于是令人找来了当时的一个老守陵人对其进行威逼利诱,终于知道了地宫的入口,孙殿英命人挖开墓道终于来到了地宫的石门前。

乾隆“显灵”

乾隆的裕陵一共有4道重达6吨的石门,而最里面就是乾隆皇帝和两位皇后以及三位妃子的陵寝,要打开石门是要费一些心思的。为了防止有人盗墓,帝王陵的石门在关闭的时候会在里面用一根石柱顶着,这根顶门的石柱叫做自来石,石门一旦关闭就很难再打开。孙殿英当时盗墓心切,哪有这么多心思去开门,直接找人到陵园里砍下了巨大的松柏树,然后让人合力把石门给撞开了,前三道石门都是这样撞开的,可是到了一道石门怎么也撞不开了。

自来石

他们决定用炸药把第四道石门炸开,打开后这伙兵勇是既惊恐又害怕。他们发现一道石门竟然被乾隆的棺椁死死地给抵住了。原来地宫内严重渗水,棺床上原本有6具棺椁,分别是乾隆和其他5位皇后和妃子,这5位的棺椁都好好放在棺床上,唯独乾隆的棺材飘了过来,抵住了这一道石门,当时的官兵都大叫“乾隆显灵”了,正要四下逃窜,结果被孙殿英等人用手枪威逼上前打开了6具棺椁,随后他们一哄而上收刮了财物,还在两米多深的水中,用竹筛筛出宝物,运出满满二十大车宝物,匆忙封住墓道扬长而去。

据清朝的遗老遗少组成的清理小队报告,乾隆的地宫被盗的一塌糊涂,乾隆的牙齿都被敲掉了,嘴里的一颗西藏黄珠也被孙殿英盗取,头颅滚到了石门旁边。乾隆和其他皇后妃子的尸骨散落一地,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只好把所有的尸骨全部放入了乾隆的棺椁中。

乾隆棺椁抵住石门

​​而乾隆的第二次“显灵”是在1975年,当时的清东陵文保所奉国家文物局之命决定对乾隆的裕陵进行保护性清理,打开后发现地宫依然渗水,水很深。当工作人员打开前两道石门之后,第三道石门又打不开了,后来使用千斤顶打开后,发现棺材竟然穿越第四道石门顶住了第三道石门,这个棺椁竟然还是乾隆帝的棺椁。里面装的是乾隆和其他5位皇后妃子的尸骨,这不得不让人发出惊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

裕陵地宫

九龙宝剑

在1928年孙殿英盗掘乾隆陵后,事发一个多月才被报道出来,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尤其是溥仪极为愤怒,强烈要求国民政府捉拿孙殿英。于是蒋介石碍于当时的舆论压力,决定逮捕孙殿英。为了摆脱追捕,孙殿英使出了浑身解数,把慈禧陵和乾隆陵中盗出的最上乘的宝物全部拿来贿赂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高层,捉拿孙殿英之事就不了了之了。

九龙宝剑复原图

其中乾隆陵中最珍贵的一件宝物就是“九龙宝剑”,乾隆一生阅宝无数,能选中带入地下的一定是他最心爱之物,而这把九龙宝剑就是放在乾隆棺椁中陪葬的。传说这把九龙宝剑,金柄金鞘,剑身锋利无比,剑柄很长,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镶满珍贵的红蓝宝石,上面雕刻了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

而孙建英将这把乾隆最珍贵的九龙宝剑交给了当时的军统局局长戴笠,让他转送给蒋介石,而这把宝剑的经历可谓曲折。当时是1939年正值对日作战,于是戴笠把这把宝剑暂时交给了当时保密局北平站的站长马汉三保管,谁知马汉三在1940年的时候被日本人俘虏,为了保命就交出了九龙宝剑,于是这把宝剑就落入了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之手。

常凯申和戴笠

​​​​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被俘,戴笠到北平第一监狱提审川岛芳子,这把宝剑又回到了戴笠手中。1946年戴笠带着乾隆的九龙宝剑从青岛飞去南京,准备把宝剑交给蒋介石,结果飞机撞在了岱山上,机毁人亡,这把九龙宝剑也被烧成了废铁,蒋介石下令把九龙宝剑陪葬给戴笠。戴笠生前杀孽太重,1951年在南京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为平地,那么九龙宝剑残身是否真的和戴笠埋在了一起呢?

据当年在中山陵从事文保工作的刘维才述说,当时戴笠墓的平毁工作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的。当时挖开戴笠墓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红漆木棺,里面的陪葬物有一把被烧得变形的左轮手枪,一个皮鞋后跟,还有一个就是那把九龙宝剑的残身。剑鞘剑柄都被烧毁,只剩下一个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蚀得厉害,只能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样子,而这些东西都被倒进了墓前的池塘中填埋,而戴笠的棺材则被农民运回去箍桶用了。

世事沧桑,当九龙宝剑的谜底被揭开时,一切早已无迹可寻,而这件国宝也早已化作了紫金山中的一滩春泥。尽管乾隆时期国力强盛,空前繁荣,当时的世界已经进入到了工业革命的时期,整个世界走向了另一个维度。而晚年的乾隆并没有意识到清朝盛世下的危机,仍然沉醉于他的吟诗作曲、把玩古董之中,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死后会落到如此地步,清朝也随之灭亡,而他的传奇故事和精美的陵墓留给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就是一声叹息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