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联盟名字(好听的公会名字古风)
好听的联盟名字,比如“魔术师”约翰逊、“微笑刺客”托马斯、“篮球皇帝”张伯伦等等。这些球员都是nba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也被写进了书书本和电影中,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不过有一个人,他的故事比他们还要传奇,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就是乔丹的好兄弟,科比死敌,麦迪的前队友阿泰斯特。这个人在球场上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在生活中却非常低调,不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份。
作者按开篇先说几句闲话,这好像成了习惯了。前段一个文章被举报了,没事,咱再接再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别人对咱的文章都那么尽心尽力,咱岂能不自我鞭策?今天谈谈大学联盟。
什么才是大学联盟
说起大学联盟,网友们立马就能想起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大学联盟,应该是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校际之间有紧密合作和各种优惠政策,定期召开联盟相关会议和活动的组织。而大家熟悉的很多名词其实根本不是大学联盟,最多只能算是江湖雅号,都是民间称谓而已,根本不是大学联盟。比如清北复交、航开济、中坚九校、机械四小龙、两电一邮、建筑老八校、兵工七子、五院四系、四大工学院等等,这些其实和金大侠笔下“南慕容北乔峰”、“射雕五绝”、“天龙四绝”如出一辙,只是凑在一起的别号,彼此之间其实没什么关系。大学联盟,应该是像“全真七子”、“武当七侠”、“江南七怪”那样的同门兄弟,再不济也应该是像“五岳剑派”、“中原六大门派”那样的具有战略协同的盟友关系。
这里面的大学联盟又包括了全国性的联盟和区域性的联盟。全国性的联盟影响力较大,国家对其支持力度也较强,主要有九校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等等。
九校联盟(C9)
我一提这个名字我就知道,某校的拥趸们又要极尽挖苦之能事了。长期以来,某校的支持者们长期在网络上抹黑C9,什么C9早就黄了,C9名存实亡,C9日落西山,清北嫌丢人不提C9了,总提C9的都是吃老本的学校,什么C9守门员之类的等等,还给两位C9成员起“嘻哈二将”的绰号。可惜,你再怎么黑,C9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很活跃,迄今为止,依然是国内认可度最高和最正规的大学联盟,是国内大学最顶级的圈子。
该大学联盟源于985工程中9校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1998年5月,985工程启动首批选定了9所大学作为重点支持,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2003年,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大学校长召开了首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此后会议固定下来,每年召开一届。2009年,第七届研讨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建立“C9联盟”,旨在共享资源,加速发展。9所大学校领导共同签署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共同培养拔尖人才。根据协议书,9所高校将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更好地培养各类人才。
九校联盟成立以来,从未增加成员,这也就是某些人羡慕妒忌恨原因,谁让你不扩招了,死活都挤不进去。只有2014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开始参与C9联盟部分活动,未有正式入盟的消息。
2021年线上研究生培养办研讨会(西交主办)
2020年C9双一流研讨会(中科大主办)
C9目前的主要合作模式包括定期会议,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统一对外交流合作、暑期学校、对口升学、博士论文互评以及各种各样的联谊活动等等。可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稳定内部交流平台。九校联盟成员名单见下图,这个名单包括了中国主要的理工科名校,非常遗憾,没有华科大。
C9高校成员
在百度星图名录中,国内外高校联盟只有C9在列,可见其影响力。
国内外知名高校联盟(来自百度星图)
中国卓越大学联盟(E9)
这个大学联盟也是9所高校,这个联盟主要以工科高校为主。2010年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开展全方位合作。11月30日,重庆大学也签署加入该框架协议,联盟学校达到了9所,从此再未扩充,对外简称“E9”,其实就是工科9校的意思。
这个笔者略有纳闷,华中科技大学也是号称以工科为主,还是四大工学院之一(这个联盟包含了四大工学院之三),不知道为啥没有加入,莫非是看不上这个联盟?不屑于与这些末流学校一起玩?毕竟,人家对标的都是华五,清北之类的学校,现在两个“华五”和“华武”之争火药味巨大。
卓越大学联盟以卓越人才培养为核心,共同探索人才培养规律与模式,在本科生研究生招生及联合培养、国际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卓越大学联盟实行轮值主席制度,由9校校长轮流担任联盟轮值主席,每年定期举行校长联席会议,建立研究生院、教务处、招生办、科技处、国际合作处、信息中心、设备处、图书馆等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湖南大学也参与了联盟部分活动。
卓越大学联盟会议
卓越大学联盟成员名单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立时间比C9还要早,1997年11月在上海成立,是由多所在学术和科研领域有一定成就的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学术团体,旨在加强会员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以提高学术及科研水平。联谊会成立以来,通过召开周年学术大会、国际性学术会议和校际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高校的团结和协调,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办学水平,为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加速前沿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个大学联盟包括了内地和香港的著名高校,发起会员为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及清华大学共计10所大学。2009年(对,你看的没错,就是C9成立的那一年),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理事会决定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联谊会成员。至此,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单位增至12所(C9+HK3)。去掉香港三所高校,这几乎就是C9的翻版。大学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名单见下表。
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名单
值得注意的,被人蔑称为“嘻哈”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居然不是加入的,而且是创始会员,倒是中科大和哈工大加入的。由于这个联谊会就是以C9为班底创建的,,这个榜单依然没有华科和武大,很遗憾,这个联盟09年以后也是再未扩充,华科加入无望,也许,华科在“埋头苦干”,这种面上的活动,不参加也罢。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2020年年会(北大和港科大主办)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是由环太平洋地区各国的顶级研究型大学组成的高校联盟。联盟成立于1997年,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共同发起。其宗旨是为成员大学建立交流与共同发展的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是个官方机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官方顾问机构,在科学、技术和人文资源三方面为其提供咨询和顾问,协助其创建由环太平洋国家组成的共同体。联盟将战略框架定位于在亚太地区构建高等教育与研究,培养全球领袖并且合作解决亚太地区的困难与挑战。
中科大筹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年会
作为顶级大学联盟,近年来,中国内地大学争相加入,使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截至2022年9月,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包括17个国家的共60所大学,其中中国内地12所、中国香港3所、中国台湾2所。这其中,同济大学和中山大学为2021年新进加入,在这两所大学加入之前,APRU内地高校成员的格局依然是C9+国科大,C9加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在此也祝贺同济大学和中山大学。环太平洋内地高校名单见下图。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内地高校名单
这个联盟到是不断增加新成员的,说明是渴求新成员的,那么华科大为啥也瞧不上呢?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 简称“阿斯图”)是我国“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框架下高等教育领域有效交流平台。其前身是2011年2月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俄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基地。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由中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共同发起,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共30个,中俄大学各占一半。随后,成员单位不断扩充,截至目前,该联盟共包含54所正式成员和14所观察员学校 ,中方正式成员高校25所,观察员院校7所,俄方正式成员高校29所,观察员院校7所。联盟最高领导机构是联盟成员大会。联盟成员大会由联盟发起单位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联盟设有常设主席,中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俄方为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交流平台包括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精英人才培养平台;中俄青年人文交流平台;高端联合科研平台;校企科技产业平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华科居然加入了这个以“嘻哈二将”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导的大学联盟,哈工大在这个联盟里不发起人,而且还是中方常设主席,绝对的首席地位。这得有几个不可思议?是不是有点讽刺?
华科大参加阿斯图相关活动
下图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方成员和观察员名单。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方成员名单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方观察员名单
其他全国性大学联盟
除了上述几个著名大学联盟,成员高校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学联盟还有不少。受篇幅所限,不再详述,大概列举几个。
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从名字上看,这个联盟似乎有点和阿斯图针锋相对的意思,其实你想多了,这个联盟不但包含了清北,还包括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的绝大多数成员,包括哈工大、西交、北航、华科、北理共计高达四十所国内大学。华科这次又不小心和西哈同框了,有意思。
金砖国家大学联盟联盟现有来自金砖国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近50所知名大学组成,永久秘书处设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中方成员共有北师大、哈工大、西交、人大、浙大、南开等24所。
立格联盟中国政法类大学联盟,共有成员9个,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G7)成员为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间的非实体合作网络。由俄罗斯时任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于2007年8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上倡议成立,中方20所项目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新疆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这里面有华科了。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联盟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起。国内成员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对,你没看错,这次也有华科,而且居然和西哈同框了。
………………
区域性大学联盟
区域性大学联盟,简单来说就是以地域为界限的大学联盟。这个形形色色的在国内非常多。也是简单列举几个。
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在谈到江湖野号的时候没有提到“华东五校”,因为华东五校真的是一个大学联盟。其官方称号为“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联盟是2019年5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五校”在安徽芜湖共同发起成立。
华东五校校长握手
联盟采取“联合、共建、协同、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每年拟举办一次联盟校长峰会,分领域、分主题举办若干高峰论坛和研讨活动。理事会成员由各参与高校校长组成,其中五所发起高校校长为常务理事。建立联盟轮值主席制度,由常务理事担任,每两年轮换一次。从介绍中可以看到,这个联盟成员目前应该不止华东五校。目前已知的成员还有同济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
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简称E8,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的浙江大学,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8所985工程名校组成,2005年成立。这个联盟同样也包括了华东五校。主要目标是推进学分互认和交换生计划。
个人感觉长三角这两个联盟有点重复,未来干脆合并算了。
武汉七校联盟由于华东总是不带着武汉俩高校一起玩。武汉高校就自己组织了一个七校联盟,关起门来自己玩。武汉七所211大学搞了一个“七校联合办学”,1999年启动,组成了七校联盟。包括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主要特点是七校各自拿出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七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选其中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可拿辅修证、双学位,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模式很难玩下去,所以2019年起就已经暂停了。
关于暂停七校联合办学的通知
其他比较出名的大学联盟还有长安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西南名校联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