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官之谜文字版(百家讲坛杜甫为官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6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杜甫为官之谜文字版!这是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杜甫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洒脱,看到了杜甫的悲悯,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白,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生充满传奇色彩,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李白的故事。

杜甫当年辞别了李白之后,到长安去奔前程。

唐玄宗下诏求贤,杜甫就去应试了。

结果李林甫掌权,导演一出“野无遗贤”的闹剧,士子全部落第。

杜甫“长漂”十年,蹉跎十年。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自己的最好,也是郁郁不得志。

到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也已经四十四岁了,终于谋到河西尉、兵曹参军之类的小官吏,也只能先做着。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正回老家奉先省亲。

回家后见到小儿子都饿死了,可见熬不出头,生计何等困顿。

杜甫在逃难过程中,得知肃宗李亨在灵武登基,就去投奔新皇帝,结果还被安史叛军抓了。

但杜甫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叛军囚禁了王维,都不肯囚禁杜甫,只是把他困在长安。

一年多以后,郭子仪大军逼近长安,杜甫才趁着兵荒马乱,逃往凤翔投奔肃宗李亨。

杜甫投奔李亨之时,高适和李白的恩怨已经结束了,高适立功受赏,李白事败被囚。

杜甫跟他们并没有交集,他在肃宗朝廷中,谋求了一个左拾遗的言官之位。

但杜甫在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上,跟李白也差不多。

不久就因为替房琯仗义执言,被肃宗贬出京城。

这一贬,基本宣告杜甫政治生命的终结,所以杜甫的为官生涯,极为短暂。

房琯的身份极为特殊,安史之乱玄宗逃亡蜀中,房琯就追到玄宗身边,被任命为宰相。

永王李璘下江东募兵的策略,就是玄宗与房琯等人共同商议确定的。

当肃宗登基的消息传来,玄宗知道身边缺兵少将,经过几天思索,决定妥协,自认太上皇,追认了肃宗登基的结果。

然后玄宗派房琯、韦见素等前往灵武,册封肃宗为皇帝。

房琯他们就留在肃宗朝廷中做官。

房琯打仗不行,派他去平叛,五万大军大败于陈涛斜,几乎全军覆没。

然后房琯在政治斗争中逐渐被肃宗疏远,最终被贬为太子少师的闲官。

房琯是个名望很高,水平很有限的官僚,本来就不是宰相之才。

只不过有扈从玄宗和拥立肃宗之功,所以才位居高位。

但房琯被贬,本质还是因为他是玄宗的旧人,就跟高力士、陈玄礼这些旧臣一样。

一朝天子一朝臣,肃宗是不可能真正重用他们的,被剥夺权力,贬为闲职只是早晚的问题。

但杜甫同志根本看不清形势,他与房琯是布衣之交,所以他上疏直言,营救房琯。

这个举动的蠢度,堪比司马迁仗义相救李陵,都属于触动皇帝最深层次厌恶神经的那种。

然后肃宗大怒,要治杜甫朋党之罪,幸亏宰相张镐进言,才免罪被贬出京城,政治生涯就此宣告终结。

后世文人又太热爱杜甫了,所以杜甫成了仗义执言的忠臣,房琯也成了遭遇政治陷害的大才,其实倒还真不必为他们鸣冤。

一个才不配位,一个政治小白,这样的情商,有这样的命运就算不错了,至少比李白强。

然后杜甫的故事就耳熟能详了,他到蜀中漂泊,茅屋为秋风所破。


高适做官到蜀中,与杜甫还有一些交往,主要是在资财等方面帮助杜甫,和一些诗作唱和。

杜甫内心希望高适能提携自己,但高适也没有什么实质行动。

高适是精明的,政治分寸感很强。

杜甫这种失败者,资助资助,诗作唱和一下,是没问题的,提携重用就实在没必要了。

李白已不是人民内部矛盾,是惹火烧身的人,是绝对不能沾的。

三位诗人的命运沉浮,无疑都与当时的天下大势相关,人间大乱,日月双悬。

他们裹挟其中,眼光和选择亦有天壤之分。

高适确实是做出了精准的抉择,眼光独到,所以成就了大事,坐上了高位。

李白和杜甫,基本是政治白痴的水平,遭遇坎坷命运也真不能怨老天不公。

但国家不幸,诗家幸。

正是这两个人的平生遭际实堪伤,才塑造了唐诗世界中无可匹敌的双峰。

跟诗仙、诗圣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比起来,什么皇位之争,什么权谋倾轧,什么高官巨财,全如灰暗的泥土一般,毫无一点颜色。

一个功名利禄,一个艺术永恒。

三剑客的故事还有尾声,但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他们一生的际遇,在那一年统统定格了。

李白被囚,被判流放夜郎。

后来又遇到大赦返回故里,流连于宣城、金陵等地。

辗转落魄五年之后,李白病死,也可能是醉死,享年六十二岁。

高适功成,但他不是肃宗的亲信,由他献策并一手操办的同门相残,其实也是肃宗心中的隐痛。

所以没过两年,高适就被贬调出京,先后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

一生与吐蕃等异族作战,十分操劳。

晚年调回京城,封侯但未拜相,卒于官,享年也是六十二岁。

杜甫漂泊蜀中,寄人篱下,靠高适、严武等官员接济,艰辛度日。

从被肃宗贬斥到去世,十二年风雨飘摇的生活,倒造就了诗人的创作高潮,奠定了诗圣的江湖地位。

晚年杜甫思乡心切,出三峡,到江陵、公安、岳阳等地,一直漂泊在湖南各地。

最终在潭州到岳阳的一艘小船上,贫病交加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