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谜赵佗墓(经典传奇赵佗古墓)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6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千年之谜赵佗墓,一直是考古界的一个谜团。因为这个墓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里面的陪葬品也是非常的丰富,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墓是秦始皇的陵墓。在1974年的时候,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个墓的周围有很多盗洞,这些盗洞的深度大概在30厘米左右,而且这些盗洞都是朝着墓室的方向开的,所以专家推测这个墓应该是被盗墓贼光顾过的。

公元前179年,奉汉文帝之诏,一群工匠在赵陵铺展开了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精心设计,艰苦劳动,一个气势雄伟的墓葬群出现于燕赵大地之上,这便是当时重修的赵佗先人墓。赵佗,南越武王,秦东垣邑人。正因为赵佗,赵佗先人墓才得以修建,并与世长存。千百年来,赵佗先人墓见证、记载并讲述着赵陵铺与南越国的悠悠历史。

跨过赵佗路,来到赵佗公园时已是傍晚时分,赵佗公园就是以赵佗先人墓为主体建设的文化公园。史料上记载“汉文帝修治赵佗先人冢。”当年,赵佗先人墓相当有规模,庞大的墓葬群成棋盘状坐落在滹沱河南岸、秦汉古驿道旁。天地悠悠,大河奔流更凸显墓群的冷峻与苍茫。如今,庞大的墓群只剩一座高大双人冢,当地人称之为双疙瘩。

从新建的石牌坊下穿过,踏上一层层台阶,就见到了这两座高耸的双人冢。树荫覆盖下,冢前几盏灯火正散发出莹莹微光。顿时,车水马龙的世界远了,公园中的嬉闹声也渐渐远去,在清幽的鸟啼中,“纵有千年铁门坎,终须一个土馒头”不禁脱口而出。,这句诗却远不足以形容赵佗波澜壮阔的一生。

赵佗的一生很长,百余年的时光中,他做了许多大事。19岁时,赵佗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战死之后,赵佗成为主将,公元前214年,岭南地区正式纳进大秦版图。秦朝末年,为了防止中原群雄争霸,将战火烧至岭南,保护岭南人民,赵佗建立南越国。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派陆贾南下,昭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以国家统一为重,接受封号稽首称臣,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多民族统一史上第一个具有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诸侯政权。在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推行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与赵佗交恶。公元前182年,赵佗愤然自立,尊为南越武帝。

汉文帝登基后,他效仿父亲刘邦的举措,恢复了赵佗南越王的尊号,写下《赐南越王佗书》,并下令重修真定赵佗先人墓,厚待赵佗亲属。《史记·南越列传第五十三》记载,汉文帝下旨“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意即按照诸侯王的等级重修赵佗先人墓,并派专人守护,每年祭祀,这便是赵佗先人墓的由来。为了防止民族分裂,赵佗受封南越王奉汉称臣,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4代“南越王”,至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南越国”治理岭南93年。

赵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视引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使岭南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汉王朝的藩王治理南越,赵佗对稳定汉王朝在岭南的政权,促进岭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在岭南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赵佗被奉为人文始祖;在岭南,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赵庙、赵祠;足见赵佗在岭南人民心目中是明君、是英雄。毛泽东曾称赞赵佗“南下干部第一人。”

话说汉文帝下令重修赵佗先人墓之后,守陵人在此长年定居,逐渐形成村落,这便是赵陵村。后来,由于战事需要,宋神宗下令在此设急递铺,改赵陵村为赵陵铺。从此,驿马疾驶,商贾云集,赵陵铺迅速发展。在历史上,不少文人志士来到赵佗先人墓凭吊。明代冯梦龙曾写道“高冢累累列道旁,尉佗南粤久称王。功成七郡归真主,事去千年留故乡。”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千年古墓得到抢救性的保护,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赵佗文化爱好者慕名前来。1982年7月,赵佗先人墓被列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迪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