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传位之谜年富力强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6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杜太后传位之谜年富力强、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为何不立太子?这个问题困扰了后世无数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康熙皇帝绝对不神武的康熙皇帝为何不立太子?这个问题困扰了后世无数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康熙皇帝绝对不不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知道,如果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那么他的孙子就会成为下一个雍正皇帝。

文/ 田开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即位,而非长子赵德昭。加上难以令人信服的“金匮之盟”和扑朔迷离的“斧声烛影”,更加令人怀疑宋太宗得位不正。

“斧声烛影”不见正史记载,但“金匮之盟” 却在《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但因为元代编纂《宋史》时取得多是宋朝史官的记载,对太宗皇帝多有偏袒,不可尽信。而且“金匮之盟”确实是疑点重重。

疑点一、赵普说金匮之盟是杜太后认为传位不传幼,以免重蹈后周覆辙,要太祖立下誓言传位赵光义,并写成誓书,封于金匮之中。

杜太后死时,赵匡胤才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而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已经十二岁。除非赵匡胤几年内就去世,否则根本不存在幼子即位。赵匡胤武将出身,现在正是年富力强,就算只能再活十年,到时候赵德昭已经二十二岁,何来幼子即位?再退一步讲,就算赵匡胤当年死去,有赵光义这个叔叔辅佐幼年的赵德昭,为何非要赵光义即位?历史上长辈辅佐幼主的并不少见。从根本上很难解释金匮誓言能成立。

疑点二、传位于子是西周后中国由来已久的继承制度,杜太后虽是太后,但终归是妇人,赵匡胤虽是孝子,但更是一国之君,涉及江山社稷,又怎么会接受这么荒唐的提议,舍弃父死子继而选择兄终弟及?

疑点三、金匮誓书是赵光义即位后五年后,赵普才提出的。如果真的存在,为何不在赵光义即位之初就拿出来呢?

疑点四、赵普提出金匮誓言后,太宗大悦。按照赵普的说法,金匮誓言只有太后、太祖和他三人知道。前两人都已离世,太宗即位时不说,五年后再说,是不是不忠呢?太宗不杀他就算隆恩了,何来大悦?

疑点五、太祖死后,皇后诏的是皇子赵德芳而非赵光义,当内侍没诏赵德芳而是请来了赵光义时,皇后满脸惊愕!不得已奉赵光义为新皇。如果真有金匮誓言,太祖对自己的妻子也一点都不透漏?如果知道,她一个后宫妇人势单力薄怎敢违背先皇之意去和势力庞大的晋王对抗?

所以,,所谓的“金匮之盟”很可能是赵光义和赵普合谋编造的一个谎言。


斧声烛影

《续湘山野录》记载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有人据此推断赵匡胤从发病到离世仅仅数天,死后赵光义立刻即位,很可能是赵光义下毒弑兄。值得一提的是斧指的是镇纸用的器具,而非刀斧。有人根据赵匡胤那句“好为之”,推测是赵匡胤自知命不久矣,传位于赵光义,并让他好好做皇帝!两种说法截然相反。

斧声烛影是否真实发生过,现已不得而知;而到底是赵光义弑兄还是赵匡胤传位给弟弟,也不好判断。


按照赵光义的说法,在他死后也应该传位给弟弟赵廷美,很快赵廷美就被贬,远离朝庭,抑郁而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自杀,一个离奇中毒身亡,“不得已”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更给赵光义得位之谜蒙上一层面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