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情变之谜(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情
王立群读史记情变之谜,他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丑陋。”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随意评价别人的作品。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司马相如“凤求凰”欺骗世人两千多年的爱情神话》,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据王教授所言,司马相如对卓文君是先劫色后劫财,琴挑是别有居心的,后来还情变,喜欢上了别的女子。说得直接点,是风流文人在勾引多情寡妇,一个决非君子,另一个也不肯做淑女,双方一拍即合。所谓的“文君夜奔”其实是一场阴谋,更不是才子佳人相识于落难时,相濡以沫于困厄间的真情。这非但不是爱情神话,其中更是隐藏着卓文君的无数辛酸泪。笔者被引起兴趣,细细考究一番,发现此论大有道理。王教授已经引经据典,有理有据;那么,笔者就从乡闻野史入手信口胡柴一番,权当茶余饭后之谈资!
四川邛崃文君井有一联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己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这一副对联是赞美卓文君、司马相如的爱情的。女人往往把爱情摆在首位,才轮到生命、财富、亲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遥远,无暇多作计较。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甚至为他而当垆沽酒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西京杂记》卷二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如果《西京杂记》的这个记载可信,那么,卓文君一定长得非常漂亮,国色天香你看,眉如远山,面如芙蓉,通晓琴棋书画,为人放诞风流;十七岁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过寡居生活。自然是面对春花秋月,感物伤人,倍感凄凉,令人油生同情之感。
卓家祖居赵国,赵国的邯郸是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就以冶铁致富,等到秦始皇灭赵国进行统一之际。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司马相如,字长卿,幼年时,他的父母怕他有灾,所以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犬子”,据说孩子取个贱名容易成活。长卿完成学业之后,知道了蔺相如的故事,为了表示自己对蔺相如的羡慕之意,便更名为司马相如,也立志要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于是,在王吉的配合下,一场“琴挑”的浪漫剧正式拉开序幕。卓文君就是在司马相如这样的时候,凭着司马相如在她家弹奏的一曲《凤求凰》,在封建时代礼法深严的社会里,不顾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马相如。便郎贪女爱,如鱼得水;便露滴牡丹开,刘阮上天台,彻夜绸缪。更在第二天索性双双驰归成都司马相如老家,可说是情有独钟,或者说情之为物,不可理喻。
那么,司马相如究竟弹了什么呢?史书上记载,共弹了两支曲子
其一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其二
如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风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弦代语兮,欲诉衷肠。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司马相如应临邛县长王吉的邀请来临邛之时,跟随他来的车马非常多,来到之后处处表现得从容大方,举止文雅,加上他英俊帅气,整个临邛县无人不知。寡居在家的卓文君早就听闻,只是无缘相会。等到司马相如到自己家中饮酒,弹琴,文君从门缝里看见司马相如风流倜傥的样子,内心十二万分仰慕,还生恐自己配不上他。而两支求婚曲让文君小姐听得如醉如痴,心动不已。于是,为了能凤凰于飞,卓文君舍弃了一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豁出去了。
对这件事情,卓王孙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逍遥生活;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
这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见司马相如没有一般文人的穷酸相,颇具豪情。这也许是卓文君深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从此这对小夫妻又搬回成都,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于是司马相如决定出来博取功名。成都北郊,有一座小石桥,传说卓文君在这里送别丈夫。相如站在小桥上,立下铮铮誓言“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美丽多情,聪明绝世的卓文君暗自担心起来。她知道,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过人,又是怀才不遇,累遭压抑。一旦功名成就,长安那个花花世界,丈夫会不会变心呐?她强忍住满眶泪水,娓娓叮嘱道“男儿功名,固是大业,但切勿功名作苦,作茧自缚。郎君即使得不到功名,也须早早归家,千万不要抛弃了夫妻恩爱。”司马相如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垣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
那时候,交通十分不便,关山阻隔,迢迢千里,多情的卓文君哪里知道丈夫变心了呢?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她朝也盼暮也想,不知在塑泥神像前为司马相如祈祷了多少遍,不知在冷龛孤灯前流下了多少相思泪。春花开了,秋叶落了,小燕翩翩来了,大雁匆匆走了,一晃五年光阴过去了,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终于,卓文君接到丈夫一封信。送信的差官还说“大人吩咐,立等回文。”卓文君又惊又喜,边忙拆信,一看,只有一张大白纸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和“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聪明的卓文君一下子明白了,自负才高八斗,当了新贵的丈夫,已有嫌她之意,变着法儿,要用怪诞的家书难倒她。卓文君爱恨交织,当即大笔一挥,把回书交与了差官。
司马相如满以为难倒了卓文君不想很快得到回信,忙拆开一看,儍眼了!原来卓文君已巧妙地将信上数字联成了一篇如泣如诉血泪斑斑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思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言千语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栏杆,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三伏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阳想起有情白娘偏遇无情小许官,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司马相如看后,后悔不已,为卓文君的聪明才智和真挚深沉的爱情深深感动了。是时,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于是,司马相如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了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今日之风光,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见,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更借谀讽劝,阻挠了汉武帝的兴致,只给了他一个名位清高而闲散的官职。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长久以来,司马相如便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弃糟糠而慕少艾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白头吟》,说道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因自己的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残,香消玉殒的地步。纳妾不成,两人偕老白首,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卓文君终于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回首前尘,恍然一梦,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追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了。
不能不说,司马相如是有始乱终弃的想法的,卓文君有好几次差点成为弃妇。,恩情还在,文君才情也不俗,司马相如风流一生,终究还是给了文君一个可堪告慰的名份。我想,扒下神话的外衣,这样的爱情婚姻无疑更加现实,也更加易为世人所接受,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