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桥是什么意思(娘家送你到奈何桥是什么意思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6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奈何桥是什么意思?孟婆汤是什么味道?这些问题都是大家非常好奇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鬼神之说是非常忌讳的,尤其其是一些神话传说,更是不敢轻易触碰。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开始慢慢接受这些东西。那么孟婆汤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不敢喝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我们要知道,孟婆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她的名字叫做孟婆。

那年到桂北作文化考察,担心路途寂寞,邀了宁子哥作伴。这一路,果然多彩。先是经过一个收费站,宁子哥开口便唱

这根竿竿实在乖,

它也晓得认钱财。

无钱它就打赖死,

给钱它就跷起来!

过第二个收费站时,见前面一辆有特殊标志的车不用交费。宁子哥又来一首

这根竿竿还要乖,

它还晓得看人来。

领导过路不收费,

还要同你说拜拜!

参加工作后我第一个认识的就是宁子哥。他的真名实姓,我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的。知道了也就知道了,反正也没见谁认真叫过一声。这情形有点像大家都知道作家老舍,而忽略其真名舒庆春或者舒舍予一样。一见面,老到七八十岁的皤然长者,小到七八岁的黄口童子,上到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下到街边引车卖浆者流,一律叫他宁子哥。更可怪者,一开口,常常是“宁子哥,好久不见”,其实早几天才见过的——莫非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可见宁子哥魅力之大。

宁子哥给我的见面礼是一份文字套餐。他先拿出一张小纸片(他身上随时都有这样的小纸片)在上面写下一首古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我说意境挺美的。他说你倒过来念念看。我依其言从尾到头逆向念了一遍,这才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这诗倒过来念跟顺着念竟然一模一样!我一下来了精神,尽管我在小说《镜花缘》里看到过,叫回文诗,专门设有一页,用朱墨印成一个圆形的图,但念起来远没有这一首这么朗朗上口。

宁子哥精力过剩。他说他数十年从来没有睡过午觉。这在南方人中极为罕见。精力过剩怎么办,拿来用在了对文字的把玩上,隔三差五就有上佳表演。那日聊到古代描写爱情心理的诗,我说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算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每每念及,心怦怦然。宁子哥的本本上,却是这样面目“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他说这种形式叫“剥皮诗”,好玩。

那日在文化馆遇一桂剧老艺人,工生角,有一些文化功底。见我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便口出上联,请我对一对下联。上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显然,“此”字下面一个“木”字,是“柴”字;两个“山”字重叠,是一个“出”字,而且意思也明白晓畅。我赞道,真是妙联!我又坦承,我对答不上。一旁的宁子哥早已按捺不住,脱口而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正在老艺人颇为得意,准备加以点评之际,宁子哥又脱口而出“老师傅,也不是你的功夫,也不是我的本事。这叫拆字联。我们全是从书上抄下来的,哈哈!”

宁子哥说,类似的东西,我那小本本上多的是。果然,随便一翻,又是一拆字联,理通意畅,颇堪玩味“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

宁子哥说,这些都乃文字游戏之属。后来他不断亮出新作,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比如那理发行当的对联

顶上功夫,修理世间首脑;

毫末技艺,舒服天下英雄。

从那以后,我便认定宁子哥是个百宝巨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写作时,便时常向他求助,一声招呼,宁子哥均有求必应。后来我写《小镇弦歌》,一个桂剧草台班,在万年台演开科戏,戏台面前柱子上应该有一副对联,便请宁子哥提供。他一下就提供了两副

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

人情多似戏,不妨将戏作真情。

瞪眼吹胡,得意莫忘失意事;

揠旗息鼓,上场终有下场时。

我说好倒是好,还是不够切题。他要我把要求说得具体一点。我说,科班的孩子个头矮小,看客顶起脚尖仍然看不全,便时有嗡营之声,如何是好?宁子哥说,这有何难,请看此联

看不清莫嘈,请问前头高见者;

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

既写实,又有人生哲理,为我的拙作增色不少。对此,宁子哥爽快表态,只要你愿意用,就是我最大的高兴,今后均此。

县里每有重大活动,均要撰写新联,这活儿就历史性地落到了宁子哥头上。这年高考,县中大门楹联

瑶乡学子,书山苦拼搏,语驾箴言,数穷猜想,理谙质核,化熟方程,终赢得北大研习,清华深造;

恭中园丁,校苑乐奉献,春备新课,夏熬暑热,秋经风雨,冬耐霜雪,不辜负绿叶气度,红烛精神。

气势直追昆明大观楼长联。引得县城群众竟相传抄。吸引众人眼球的还有一联,为宁子哥应县城破烂王之邀所撰

噫唏,花金钱收破烂;

哇噻,化腐朽为神奇!

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一年县里著名企业家潘铭德先生去世,潘铭德绰号“潘老猫”,生前办实业,贡献甚大,在地方上又做了许多善事,无论官方民间,口碑皆好。宁子哥受治丧委员会的委托,撰联一副

一纸噩耗,银殿痛失金猫;

半生业绩,茶江铭记硕德。

囊括潘氏名号、生平业绩,及官民共挽、山水同悲之意,实属言简意赅、传神写照之作。此联语已收入县档案馆作永久保存。

我的宿舍位于文庙与武庙之间,平房,仅容一床、一桌、一条凳、数张折叠椅,十足的斗室兼陋室。不敢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三五好友,“夜阑闻笑语,鸡鸣听欢声”倒是实情。宁子哥每日出门,必告其妻曰“若要找我,只到彭兄家。若在彼处找不到,无须再找,我已销票!”

宁子哥嗓子很沙。只要一开口,远远就知道是他。他这副独树一帜的沙喉咙,我估计多半是生成的,并非话讲多了声带受伤所致,因而听起来既不像名伶马师曾那类豆沙喉,也不属因感冒而失音的闷嗓子,给人感觉像似放霰弹、打鸟铳,穿透力和杀伤力自然是一流的。宁子哥本人对于自己这副与众不同的喉音,似乎还颇有几分得意,自视为如假包换的品牌。因而从来就没见他含过什么喉片,喝过什么凉茶,相反,刚出锅的油炸花生、排馓、麻蛋、炒米、油堆之类火气物件,倒是他的最爱。他还说,热东西只管吃,只要三碗油茶下肚,包管你灭病消灾。说罢,口占山歌一首

讲起恭城有土俗,

常拿油茶来泡粥。

油茶好比仙丹水,

人人吃了喊舒服。

宣传瑶乡油茶的山歌,数宁子哥这首力度最大。南宁来的一位作家点评道,最传神是一个“喊”字,经这一喊,舒服就得以放大,那就不是一般的舒服了。

宁子哥的穿着打扮,常常成为街头一景。可以说,任何时候,他都引领时尚新潮流。关键一条是他敢字当头,敢穿敢戴,天命不足畏,压力不足惧,人言不足恤。在那人人以戴个军帽为荣的年月,宁子哥突然就戴了一个灰色卡叽布的鸭舌帽上街。那效应何止是鹤立鸡群,这便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睛。一个公社干部拦住宁子哥,半开玩笑说“宁子哥,你戴起这个撮箕帽,特务不像特务,流氓不像流氓。你到底算哪门?”街上的人一下子就围了上来,期待着下面的精彩演出。但见宁子哥不慌不忙,引出下面一段精彩对话。

宁子哥问“看过电影《火红的年代》吗?”

公社干部“早几天刚看过。”

宁子哥“电影里的主要英雄人物是谁记得吗?”

干部答道;“炼钢工人赵四海嘛。”

宁子哥“赵四海的形象高大吗?”

公社干部“这还用问,头号英雄,高大!”

宁子哥“请问,赵四海头上戴的什么帽子?”

公社领导猛然间就想起来了,赵四海戴的正是宁子哥头上的撮箕帽,连颜色都相近。于是哑然失笑,扔下一句“宁子哥算你嘴巴会讲”,且战且走了。两个月不到,人们便发现,这位公社干部也买了一顶撮箕帽扣到了自己脑袋上。

宁子哥采用的方法,古代叫做请君入瓮。我倒觉得,假如大学教逻辑学的教授拿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课堂上的气氛保证不会沉闷。

这方面宁子哥永远先进。当别人戴撮箕帽时,他便穿西装打领带了;别人一窝蜂跟进,他又改穿T恤了;当满街T恤招摇时,他又穿上背带裤了。也怪,偌大一个县城,就他一个人穿背带裤——宁子哥不无得意说,不是所有的时尚人人都能赶的!

对于逻辑学上的机巧,宁子哥总是把握得恰到好处。后来他还成功地运用过几回。“四人帮”刚垮台那阵,县文艺宣传队要复排《刘三姐》,顶头上司说不行,歌词有问题。宣传队领导一个也不敢做声。宁子哥当时在宣传队拉大提琴,一介布衣,发言权有限。眼看着事情要黄,他于心不甘,便趋前一步,又有了下面这一幕——

宁子哥“请领导原谅我们水平低,能不能给我们指明清楚,歌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领导“宣扬封建迷信。”

宁子哥“能不能给我们举个把例子?”

领导“‘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奈何桥是什么意思?你讲,什么意思?”领导振振有词,直逼宁子哥。

宁子哥一下子便处于了守势。众人干着急,大家都知道,假如连宁子哥都答不上话,那就是外婆死仔——没得舅(救)了。宁子哥似乎也底气不足,像似自言自语“那也只是个比喻嘛。”

领导不依不饶“打什么样的比喻不好,一定要拿奈何桥来打比喻。人死了,下阴间,过奈何桥,什么意思嘛!”

宁子哥这下站了起来,仿佛刚才是坐在一个弹簧上“这么说来,阴间的事情肯定不能用来打比喻了?”

领导斩钉截铁“肯定不能!”

宁子哥“那好。请问领导,陈毅元帅的‘此去泉台集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是什么意思?毛主席老人家的‘万户萧疏鬼唱歌’‘纸船明烛照天烧’又是什么意思?不都是打比喻嘛!”

平心而论,这位领导也是有文化的,这些诗句他都熟悉,只是没有料到宁子哥会信手拈来用在此处,不禁一时语塞(他无法不语塞)。第二天,禁令解除。众人都说,宁子哥牵着《刘三姐》的手,过了一次奈何桥。

此类博弈,需要文化,需要智慧,更需要才思敏捷。宁子哥说,得要占住道理,这是基础,然后才是策略。昔田忌与齐王赛马,各有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一匹,田忌用下等马拼掉齐王的上等马,然后以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再以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比二,总赢。

宁子哥干得最成功的一次是在那年的中学校庆。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校友,都表示要向母校慷慨解囊,但有一个附加条件,要把照壁上那幅县领导的题词铲掉。理由是,内容无新意,书法不足观,与亲爱的母校风貌全然不配。

校长听罢,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所喜者,筹到款项,确能缓解燃眉之急;所忧者也很现实,这位题词的县领导已提拔到市里,正好管着这条线。就眼下社会实情而论,但凡被免职或降职者,原有题词多半落得被铲结局,后遗症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而升了官的,情形就大不一样。谁吃了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可这款项又实在诱人得紧。校长苦思一夜,脑汁绞尽,未得其门而入。山重水复之际,忽然一拍脑袋,何不问计于宁子哥!

宁子哥显然很兴奋,问“估计能筹到多少钱?”

校长勾勾指头,报出一个匡算数目。

宁子哥“那还不铲,更待何时?依我之见,有一半的数目就可以铲得了!”

校长说出难处。宁子哥说“当初你请他题词,是对的;今天铲掉他的题词,也是对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学校好。教育事业发展了,相信他也不会计较这形式上的东西的。当领导的,水平、觉悟、风格,总要比我们高一些的嘛。”

校长说“宁子哥你是吃了灯草,讲话轻巧。你换到我这个位子上来试试!”

宁子哥也不禁失笑,说“我何尝不知道校长你老人家的难处!在下今日有一万全之策,不知校长肯采纳否。”

校长“请道其详。”

宁子哥“若单纯把他的题词铲掉,赤裸裸地做这一件事,肯定不妥。不妨来一个补救。”

校长“如何补救?”

宁子哥“紧接着你就换一幅邓小平的题词盖上去,谁又敢哼出半个不字!”

校长眼睛一亮,沉吟道“嗯……倒也不失为一良策。”

于是,原领导的题词换成了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切功德圆满。

我曾经与宁子哥合作过几个小戏,他的强项在于设计唱词。每当组织戏剧情节、设计矛盾冲突时,他多半缩在一旁,呈“瘟鸡状”。我知道他是在养精蓄锐,便让他保持一种半睡眠状态。一旦水到渠成,人物开口要唱之时,我便喊一声“宁子哥,到你了”。我写的是一出歌颂一个小单位会计坚持原则,不让当领导的老公乱报发票的小戏。他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默一默神,那精彩唱段便流水般从他嘴里汩汩而出

这张发票不正道, 喊你买酒你买糟。

鸡婆下蛋自己报, 皮球漏气自己消(销)!

老婆今天不对调, 连珠炮火向我鏖。

蒸笼漏风气好冲, 蚂拐勒腰气难消。

……

据宁子哥回忆,说他本人出山任县文化馆副馆长,是我和文化局林局长亲自登门恭请的。还说我当时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我说“搞群众文化工作,非你宁子哥莫属”。他说就凭你这句话,我就万死不辞。这事的细节我记不太清了,反正我记得,宁子哥的任职,是韦老馆长的大力推荐,宣传部经过认真研究的。我只在会上说了一句,“抓群众文化工作,健宁同志是最佳人选”。

那年的中秋万人山歌会,是宁子哥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山歌会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动员得一批老歌手出马。老歌手情况复杂,有的强调事隔多年,嗓子生锈;有的干脆拿搪摆谱,不肯轻易出山。宁子哥主动请缨,说,我若请他不动,我“宁子哥”三个字倒过来写,各位专候好音便了。于是他挨家登门,使出全身解数,与老歌手斗起法来。

老歌手

好耍哪赛那几年,哥也狂来妹也癫。

如今哥老妹也老,如同烂伞靠门边。

宁子哥

白天和妹手拉手,夜晚伴妹坐树蔸。

莫讲我们人老了,人老也有老风流。

老歌手

老了难, 老了唱歌难转弯。

不比当初十八岁, 歌声飞过九重山。

宁子哥

老的好, 生姜还是老的辣。

你看塘边芭蕉树, 老了才开吊囊花。

老歌手

七老八十讲唱歌,好比当年老驳壳。

一枪两枪还可以,到了三枪就卡壳。

接下来,宁子哥一气连唱三首

老的好,

沙姜八角老的香。

不信你看打铁铺,

还是老的拉风箱。

老的好,

老的柴蔸经得烧。

老的蚂拐经得沤,

老的葫芦做得瓢。

老的好,

辣椒还是老的红。

不信你吃荷包豆,

老的那颗粉浓浓。

老歌手若不答应出山,宁子哥可以无休止地唱下去,硬要唱到你笑眯眯点头为止。

万人山歌会煞是热闹,会场入口处,松枝搭彩门,一副大大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

八亿人看八个戏,岂有此理?

九甲河唱九甲歌,不亦乐乎!

不消讲,肯定是宁子哥提前到来布置的。万人山歌会唱了三天三夜,新老歌手过足了瘾,群众文化真正活起来了。在一个竹坡脚,宁子哥一时来了劲,与一女歌王对答起来,互相调侃,极是风趣

风吹麻叶块块白,

还没连双等哪刻?

再过两年人老了,

脸上没得桃花色。

我的八字生得薄,

捡得螺蛳空了壳。

好比后园芋苗水,

刚刚装起风吹泼。

中秋万人山歌会刚结束,宁子哥又递上了春节活动的筹备方案。那年的春节活动,完全够得上有声有色。舞狮大奖赛在文庙大成殿前地坪上举行,十几支醒狮队舞得轰轰烈烈,直把多年来“批林批孔”的晦气一扫而空。大成门回廊又挂满了红红绿绿的灯谜,其中几条特别引人注目

谷子飘上天(打一县委领导名字)——谜底粟云飞(县委书记)

汉高祖登基(打一县政府领导名字)——谜底刘立业(县长)

卞和献璧(打一县政府领导名字)——谜底许美玉(主管文教副县长)

有趣的是,许副县长那天亲临现场,把自己名字那条谜语给猜中了,还表扬了一句“这样的谜语,书本上没有,也只有你宁子哥才想得出来!”

我调离县里以后,听说宁子哥又升官了——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我说,宁子哥得其所哉。他说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头衔——文武二庙金牌讲解。那年费孝通先生前来参观文庙,宁子哥主讲。在这位久仰的社会学、民俗学泰斗面前,他一点也不怯场,开口闭口,全是宁子哥式的语言,“恭城文庙始建于一四一○年,比故宫小四岁,比天安门大七岁”,费老大感兴趣。待说到“文庙正门长年关闭,要等到县里出了状元才能开门。如今一百零八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正门大开,迎接四方嘉宾莅临”时,逗得费老哈哈大笑起来。

我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工作时,受命组织编撰《中华劝世谣》,一下子我就想到了宁子哥。领导审阅作者名单时问此为何人,我说此人虽不比某些大地方作家有名,但肚子里有货,可以先让他试写一章出来,领导您认可的句子就打个勾,不认可的就空住,您看如何?领导半信半疑,同意试试看。宁子哥一个夜班,将“劝赌篇”初稿写出,次日呈领导,领导一看大喜,几乎句句打勾。兹摘录一节如下

小时赌香棒,

大了赌家当。

银子白雪雪,

屠刀明晃晃。

人到赌场易放胆,

马过悬崖难收缰。

万贯家财转眼尽,

妻离子散好凄凉。

正人君子染赌风,

闪闪黄金变烂铜。

好比园中李子树,

一世开花不会红。

朝是赌场大款客,

暮为狱中小囚徒。

亡羊牢可补,

作孽罪难赎。

知错能改真君子,

迷途知返大丈夫。

诚心追悔失足恨,

着意再雕未朽木。

书稿杀青日,我请宁子哥和余老师、林仕亿等几位桂林作者在汉斯啤酒城吃涮羊肉。宁子哥作五律一首以纪其盛

彭兄领将令,

谋篇颂文明。

民谣写五劝,

漓水动三人。

汉斯请一桌,

羊肉涮八斤。

文与肉同味,

句句带温馨。

后来编撰类似读本,我都请宁子哥到位。有他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便不会落空。

近年来宁子哥每有文字,辄署名“瑶人宁梓戈”。我便问你这瑶人是否冒牌,宁子哥答曰,吾祖母乃瑶人,吾母亲亦乃瑶人,吾之血管中,岂非百分之七十五为瑶人血统乎?

一报社记者撰文引用我的话云,恭城有三宝古庙、油茶、宁子哥。此话我可能说过。不过,我时常在心里叨咕的是这样一句翰林供奉纪晓岚,急智捷才宁子哥。

2018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本期至此 谢谢观看

文章来源贺州发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