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史包括哪些(24史包括哪些作者)
24史包括哪些重要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为读者揭开这些谜团。全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辛丑条约赔款问题研究报告(下)1840-1900);第二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际关系等问题。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1、二十四史共多少篇分为哪几个部分?
二十四史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唐朝房玄龄的《晋书》、南朝沈约的《宋书》、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唐朝姚思廉的《陈书》、北齐魏收的《魏书》、唐朝李百药的《北齐书》、唐朝令狐德棻的《周书》、唐朝魏征等人的《隋书》、唐朝李延寿的《南史》《北史》、后晋刘晌等人的《旧唐书》、宋朝欧阳修等人的《新唐书》、宋朝薛居正等人的《旧五代史》、宋朝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元朝脱脱等人的(宋史》《辽史》《金史》、明朝宋连濂等人的《元史》、清朝张延玉等人的《明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共二十四部。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二十四史”之首,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即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字数共计五十二万字。记载时间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
2、24史和史记有什么区别?
1、本质不同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史记》属于二十四史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中国通史》是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人共同撰写,迄今参与编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中国通史。
2、记录时间不同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
《中国通史》撰述的范围为中国境内,时间跨度从远古时代始至近代,是对中国历史全面、系统的论述,集中体现了该书编写时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3、记录内容不同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二十四史》内容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24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史记是24史中起始的一部史书。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3、“二十四史”和“前四史”分别是指?|?
“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其中《史记》是史传的鼻祖,《汉书》继承并稍有变化(如变“列传”之名为“传”),《后汉书》与《三国志》基本沿袭《汉书》。
“前四史”总体奠定了我国史学作品的精神之基和外在体例,意义非凡!
4、25史是哪些?
二十五史是指钦定二十四史加上后补的一“史”。二十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史》、《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加的一史的清代柯劭忞写的《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具体需要多少册(不是古代的卷,是现代装订的册)不太好说,如果是中华书局的文言文版(无白话文),在书架上码起来需要3.4米(我刚量的)。你据此掂量着吧!至于《史记》的卷数,各有版本不同,主要原因是流传中的散失与补救。
班固在《汉书》中的《司马迁传》中就写到过“十篇有缺,有录无书。”
东汉及后世曾有多人补过。
如果你的版本有“褚先生曰”的字样,就是一种东汉补过的版本。
《史记》现在很难说有多少卷。
就看那是补没补过的,谁补的了
5、为什么是二十五史,不是24史么?
二十四史和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就形成了后世通常所说的“二十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