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八大未解之谜(湘西苗族三大未解之谜
湘西苗族八大未解之谜之一,也是湘西苗族最神秘的传说之一。这个传说的主人公叫杨炳莲,出生于1893年,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只能靠母亲一个人养活全家。杨炳莲十岁那年,她的母亲因病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杨炳莲不得不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后来,杨炳莲嫁了一个姓张的木匠,生活虽然清苦,但也算安稳。,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张平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了,这个家庭瞬间陷入了困境。
1、湘西怎么有这么多巫术咒语啊?太神奇了?
三个方面
1. 图腾崇拜 图腾即是自己所钟爱的精灵。
“枫木·蝴蝶”是苗族最为崇拜的图腾。湘西苗人称枫木为“妈妈树”,它和蝴蝶一起成为生殖、繁衍的象征。在苗族服饰中,“枫木·蝴蝶”纹样所表现出来的多是一派浓厚的生殖氛围。“那横截面的枫树心内,不是绣着象征阴阳交媾的太极图,就是绣着小人胚胎或者绣着多子的石榴。”传说枫木是由苗族祖先蚩尤枷锁衍化而成,附有蚩尤灵气。树心化作蝴蝶娘娘,生养下12个彩蛋,这些蛋又变出日月星辰、人类和各种动物及鬼神。,服饰上的枫木图案具有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综合特征,是“人化的自然”,有着浓烈的巫术色彩。2. 鬼神信仰 湘西苗族信仰的鬼神众多,古有“36堂神,72堂鬼”之说。这些鬼神是与死亡、阴魂、族源、生存相关联的,是一种和苗族成员真实生活融为一体的象征符号,具体表现为一些超度、祈祷及禁忌等行为,而且同现实世界的实用需求有关。另一方面,由于苗族文化的“无字”特征,无法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这种生活情感,所以其服饰中的鬼神符号,充当了意识形态方面的角色。这些鬼神符号是一切事物的灵魂,一草一木,甚至一个蜘蛛,都是精灵,具有超人的意念力量。通过刺绣、蜡染、银饰造型图案,小鬼小神遍布在人的衣服上,监察人的言行,从而体现了巫术的意志。
3. 神话传说 在湘西苗族服饰图案中,由神话传说故事演绎而来的形态不胜枚举。以神话化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用线条语言、色彩效果宣扬族源、迁徙、战争及部落生活的图案有“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山川”、“城池”等。以巫术化的神话故事表达现实人间情感和意愿的图案有“女巫驭狮”、“蝴蝶妈妈”、“姜央变月亮”、“人头蝴蝶”、“人头龙”等。这些作品把巫术意味和现实精神融入其中,表现出浓郁的传统色彩。巫术化的人物传说故事,则带有鲜明的世俗格调,如“龙船节”、“桥神”、“寨神”等图案。这些巫术神话故事图案,一方面表现了苗家人生活中巫术精神无处不在,另一方面表达了苗族社会的平等社会关系,是苗族生息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复写本。
2、苗族有什么禁忌?
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就是传统苗族文化形成的禁忌
一、忌坐门槛
传说谁坐了门槛,谁的屁股就会生庖。实则因大门乃出入之通道,坐在门槛上严重影响人们的出入行动,属不懂礼貌的行为,故忌之。
二、忌坐“杭果”
苗族火坑右边(背向为北,面向为南,余类推)的中柱脚处,设有祖先神位,苗语称为“杭果”。一般青年和妇人严禁坐在这一方向烤火,孩童更不能在这里打打闹闹,以免惊动神灵。是苗族最讲究的礼仪之一。
三、忌踩踏三脚架
苗家的火坑里放有铸铁三脚架一个,苗语称之为“果刚”,专用于架锅子鼎罐煮饭、炒菜,任何人都不能用脚踩踏其上。因为传说三脚架是三个护火的祖先变成的,踩踏了三脚架就是对祖先的不恭。实则因为三脚架是铸铁所制,性刚脆易断,故忌之。
苗族
四、忌震龙岩
苗族堂屋中央都有一块石板,石板下有一小坑,坑内放有清水一碗,是“龙”的栖身之处。如果有人震动了这块石板,据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家就会遭灾。
五、父母健在,晚辈忌包白色头帕
白色头帕是办丧事时晚辈戴的孝帕,若自己的父母健在,晚辈就戴白色头帕,有诅咒老人之嫌,故忌之。
六、忌在家里和夜间打口哨
苗族认为打口哨可招来凉风,而各种神怪则往往是乘着凉风而行的。,在家里打口哨会引鬼进屋,遭到不幸。在夜里打口哨,会引鬼缠身,降下灾祸,故忌之。
七、给长辈盛饭送筷时忌竖插筷子于饭上
每当开餐之时,第一碗饭多由晚辈盛好后双手递给长辈,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但忌将筷子竖插在饭上。因为把筷子插在饭上是敬鬼神的一种仪式。故忌之。
八、忌直呼长辈的姓名
凡是晚辈见长辈,初见时必须言信行敬,态度雍容,和悦为先,并尊称之,切忌直呼其姓名,否则就会遭人唾骂,甚至会遭打耳光。
九、忌与妇女行握手礼
会见苗族妇女,无论老幼,只以称谓呼之,一律不能行握手礼,以示尊敬。
十、忌在人前、神前放屁
人要放屁,无可厚非。但苗族人民最忌讳在人前、神前放屁。若犯忌,除遭人唾骂外,还会招来灾祸。
十一、妇女忌从人前走过
若有客人来家,定当热情接待。客人坐定后,妇女绝不能从客人面前走来走去,以免有轻佻之嫌。
十二、忌摸头掐腰
苗族地区有这样的规矩“男人头,女人腰,准看不准闹(nāo)。”意为男最忌讳被人摸头,否则就会事事倒霉,运气不佳;女人最忌讳被人掐腰,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正经。
3、湘西没有苗族吗?
湘西州以苗族、土家族为主体,大部门人是这二个少数民族,汉族较少。
4、苗族全部规矩?
一、服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二,头帕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
三,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
四,衣裤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问。
五,节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
2,.三月三。这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
3,赶清明。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
六, 湘西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但需举行订婚、过礼、结婚、回门等手续。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以鸡、鸭为待客的佳肴,而且视其心、肝最为珍贵。苗族人忌食狗肉。苗族祖先神位所在的地方不让人坐,也不许人们在家里或在夜间吹口哨。
苗族青年的恋爱习俗比较独特,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和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可以参加“游方”,即寻找异性朋友。
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男女青年便会不约而同睇聚集到村寨附近的社交场所“马郎场”,通过低声清唱找对象,谈情说爱。
苗族青年还有“踩脚传情”的习俗。游方时,小伙子用脚尖踩女孩子的脚,表达爱慕之意。
女孩子接受小伙子的求爱,便也轻踩小伙子的脚;若不接受,则不理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八,是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采花山。节日里,人们穿着民族服装,喝香醇的美酒,跳起古老的芦笙舞。而传统的斗牛、舞狮等活动,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5、湘西有什么少数民族?
湘西有苗族、土家族两个少数民族。苗族的苗话至今还在流传,在乡里长大的小孩都会讲苗话,土家族的土话基本上没人会讲了,偶尔会讲几个词语的可能还有人存在,在乡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能会讲土话,具体分部在永顺、龙山、保靖境內,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土家族。花垣、凤凰大部分是苗族,现在到湘西州到处可听到讲苗话的,都己经听不到讲土话的了,应该失传了。
湘西州有土家族,苗族,汉族
湘西少数民族主要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题,占据湘西本土人口90%以上。
6、湘西苗族的祖先是谁?
苗族的祖先都是蚩尤,湘西苗族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