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皇后(雍正的皇后住在哪里)
雍正的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的生母。她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母亲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富察氏的家族世代为官,她的爷爷是雍正时期的一等公爵,父亲是清朝著名的画家郎世宁。富察氏从小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得乾隆喜爱。在乾隆十三年,富察氏氏被选入宫中,成为乾隆的侧福晋。乾隆登基后,富察氏被封为皇贵妃,后来又被晋升为皇后。
1、雍正有几个皇后?
从史书记载上,雍正是前后有两个皇后,第一位是雍正元年,他自己册封正室福晋那拉氏皇后,这也是史上各个大臣业都承认的一位皇后。
而第二位就备受争议,非常有名气,正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亲生母亲钮祜禄氏。,这个钮祜禄氏虽说是皇后,一天皇后也没有做过,也并不算是真正的皇后。
两个孝敬宪皇后、孝圣宪皇后。
雍正的皇后是乌拉那拉氏,是雍正唯一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在十岁的时候,被康熙赐婚给了雍正为嫡福晋。十六岁的时候,生下了长子弘晖,八年后弘晖夭折,此后乌拉那拉氏在不曾生育子嗣。
雍正登基,乌拉那拉氏被册封皇后,九年后,乌拉那拉氏薨逝,时年五十一岁。历史上被称为孝敬宪皇后。
四年之后,雍正皇帝追封乌拉那拉氏的曾祖父、祖父为一等公,曾祖母、祖母为一品夫人。
2、雍正的皇后是谁?
雍正共有两位皇后,原配皇后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出身满洲正黄旗,父亲是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她于康熙三十年被康熙赐婚给当时尚为四皇子的胤禛,也是胤禛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与雍正共育有一子,名为弘晖,也是雍正的嫡长子,但弘晖早夭,8岁便过世。雍正继位后,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她于雍正九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雍正皇帝合葬于清泰陵。
雍正的第二位皇后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也是乾隆皇帝的母亲。钮祜禄氏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所以她在雍正王府中地位并不高,“格格”的身份一直维持了十来年。儿子弘历出生后,钮祜禄氏地位才有所提高,但雍正对她并没有过多的感情。雍正做了皇帝后,钮祜禄氏被晋升为熹妃,后来又称为熹贵妃。雍正驾崩后,乾隆尊自己的母亲为崇庆皇太后,让她享尽了尊崇。因为钮祜禄氏生前没有得到雍正的爱,所以死后她也不愿去陪雍正。乾隆顺从母亲心愿,单独为她修建了泰东陵。
3、雍正八大妃嫔?
雍正王朝的后妃,根据清史稿的统计,一共是8个人皇后乌拉那拉氏;皇贵妃年氏;熹贵妃钮祜禄氏;妃三人;嫔两人。
先来看看皇后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氏雍正的原配,是雍正非常器重的妻子。乌拉那拉氏是步军统领费扬古晚年所生的女儿,正黄旗,她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贝勒的嫡福晋。
这位皇后非常节俭,非常柔顺,非常宽容。胤禛19岁的时候,乌拉那拉氏生下了长子弘晖,但不幸的是,弘晖8岁的时候生病去世了,乌拉那拉伤心过度,再也不能生育,后来即便册封为皇后,但死得也很早。
再来看看皇贵妃年氏。年氏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基本上是出生于巡抚家庭,出身高贵。年氏也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的侧福晋。年氏华妃在甄嬛传中嚣张跋扈的形象深入人心。
可实际上,年氏却是雍正的真爱,她为雍正生育了4个孩子,可最终都夭折了,她怀一个孩子的时候,康熙帝驾崩,年氏动了胎气,孩子没保住,她自己身体也垮了,年仅29岁就去世了。
谦嫔刘氏,是一位汉族女子,长相标志,雍正很是喜爱她,晋封之路实在是迅速,雍正七年封为答应,雍正八年晋为贵人,雍正十一年晋为嫔,字号谦。她为雍正生下了皇六子弘曕,是雍正皇帝最小的儿子,母凭子贵,印证在谦嫔刘氏身上。
熹贵妃钮祜禄氏真是个传奇的人物。她进入雍亲王府的时候由于出身低微,仅是侍妾,但她温良聪慧,尽心尽力的服侍雍正,照料家庭。最主要的,她生下了皇子弘历,康熙帝非常喜欢这个孙子,也,生母钮祜禄氏被晋封为贵妃。后来,皇太后、皇后乌拉那拉氏、皇贵妃年氏相继去世,她开始统摄六宫。
后来弘历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从地位低微的侍妾到人上人的皇太后,仅仅生了一个儿子,就是继承人!皇后乌拉那拉氏虽倍受器重,却无福消受;年氏皇贵妃虽受尽恩宠,但无奈早殇。钮祜禄氏兵不血刃,凭借着健康的身体和绝佳的处事,以及至为关键的继承人生母的身份,成为了雍正王朝最有福气的女人。
世宗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女。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
皇后乌拉那拉氏;皇贵妃年氏;熹贵妃钮祜禄氏;妃三人;嫔两人。
4、雍正有多少个妃嫔?闺名都叫什么还有封号?皇后又叫啥?
后妃 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皇贵妃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悫皇贵妃耿氏。妃子齐妃李氏、谦妃刘氏、宁妃武氏。嫔懋嫔宋氏。贵人郭贵人、李贵人、安贵人、海贵人、张贵人、老贵人(存在争议,一说康熙帝嫔妃)。常在那常在、李常在、春常在、高常在、常常在、顾常在、吉常在。答应、格格、官女子苏答应、英答应、汪答应、德答应、伊格格、张格格、云惠。5、雍正妃子列表?
雍正帝共有后妃三十一人,包括: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敦肃皇贵妃年氏
纯懿皇贵妃耿氏
齐妃李氏
谦妃刘氏等。
妃园寝葬二十一人,泰陵葬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泰东陵葬孝圣宪皇后,清西陵共葬二十四人,其余六人为老贵人、吉常在(原称吉官)、英答应(原称兰英)、汪答应、德答应以及云惠。
6、雍正有几位皇后?
两位。
第一,原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比雍正小三岁,由康熙皇帝赐婚,乌拉那拉氏能被康熙皇帝看中,最主要就是因为她孝顺,康熙对孝庄太后十分孝顺,看不得自己的孩子手足相残,所以乌拉那拉氏的孝顺便深受康熙皇帝喜爱。雍正能够即位其实也多亏了弘历和乌拉那拉氏,他的儿子和妻子都被康熙喜爱,康熙将皇帝之位交给雍正,也更放心,而且乌拉那拉氏孝顺仁厚,未来也担当的起母仪天下的皇后。
第二任皇后是乾隆的生母。
雍正九年,乌拉那拉氏皇后因病去世,雍正悲痛不已,他们做了四十几年的夫妻,也算是白头偕老。在乌拉那拉氏去世后,他未再立皇后,而历史上雍正的第二位皇后,其实是乾隆即位后封的自己生母,钮钴禄氏为孝圣宪皇后,也就是影视剧《甄嬛传》中的甄嬛。雍正在位时,钮钴禄氏位份最高只是熹贵妃,她本来是雍正妾室房中的一个格格,虽然生下了弘历地位并没有提升,一直到弘历被康熙皇帝带在身边抚养,钮钴禄氏才备受宠爱,在雍正即位时被册封为熹妃。
雍正虽然宠爱熹贵妃,却从没想过给她后位,熹贵妃也无意于后位,雍正去世后,熹贵妃的儿子弘历即位。乾隆对母亲十分孝顺,尊生母为皇太后,并且还封为了孝圣宪皇后,所以熹贵妃虽然在雍正生前没当过皇后,但在雍正去世后,确是名义上的皇后。
历史上雍正总共有两个皇后,她们分别是孝敬宪皇后跟孝圣宪皇后。
其中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是雍正帝的嫡妻,也是他亲封的皇后。而钮祜禄氏母凭子贵,乾隆继位之后,钮祜禄氏也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雍正在位时的皇后是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在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嫁给了他,也是雍正的嫡福晋
7、雍正所有的妃子都有谁?
雍正帝的后妃见诸史册的有 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皇贵妃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悫皇贵妃耿氏。 妃子齐妃李氏、谦妃刘氏、宁妃武氏。 嫔懋嫔宋氏。 贵人郭贵人、李贵人、安贵人、海贵人、张贵人、老贵人(存在争议,一说康熙帝嫔妃)。 常在那常在、李常在、春常在、高常在、常常在、顾常在、吉常在。 答应、格格、官女子苏答应、英答应、汪答应、德答应、伊格格、张格格、云惠。 孝敬宪皇后(1679年6月20日-1731年10月29日),乌喇那拉氏,雍正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雍贝勒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过世,得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雍正帝合葬于清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8、雍正帝的四大妃子?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雍正九年九月,崩。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康熙四十三年入藩邸。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隆帝。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年遐龄的女儿,康熙五十三年入藩邸。雍正三年十一月,崩。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殇。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女。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乾隆时,尊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崩。一子,弘昼。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烨女。三子,弘盼、弘昀,弘时,只有弘时活了下来,其他两个皆殇;一女,下嫁星德。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上台后,封其为谦嫔,乾隆时尊为皇考谦妃,生一子,果毅亲王弘瞻。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为宁妃。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女。生二女,皆殇。
李贵人(?—1760年),雍正七年封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卒。
郭贵人(?—1786年),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安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海贵人(?—1762年)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进为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贵人(?—1732年)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晋封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进宫,封为李答应,雍正十年闰五月进位李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尚健在,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1768年),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称马答应,雍正八年一月进位马常在。卒于乾隆三十三年夏,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1732年)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雍正十年八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顾常在(?—1729年)雍正七年四月已进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
苏答应,雍正四年七月进宫,可能卒于雍正七年八月以后。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英答应,原称兰英,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汪答应,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德答应,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苏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疑为苏答应。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云惠,葬在妃园、泰陵、泰东陵之外,待考。
雍正皇帝立有皇后2人,妃子6人,贵人7,雍正后宫表共录入29人。其中2位皇后,6位妃子如下
1.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舒兰,步兵统领费扬古女,生母觉罗氏追封多罗格格,是贝子穆尔祜第四女,穆尔祜长女嫁乃孝献皇后嫡母。育有一子,弘晖,八岁夭折。雍正为皇子时,圣祖册后为嫡福晋。1723年(雍正元年),册为皇后。在掌管六宫时,和嫔妃、宫娥之间关系也很好。1731年10月29日(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逝世。与雍正合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2.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岁入侍雍王府,名号为格格,为雍正胤禛之侧福晋。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1723年3月(雍正元年二月),册封为熹妃,入居景仁宫;1730年(雍正八年),进熹贵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享年85岁。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3.敦肃皇贵妃年秋月,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1721年(康熙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1723年6月(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册封贵妃。1725年12月(三年十一月),病亟,晋皇贵妃。12月27日(十一月二十三日)逝世。
4.纯懿皇贵妃耿氏,据名雯杨,1690年12月3日(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三)生,管领耿德金之女,满洲镶黄旗,比雍正帝小11岁。早年入侍候潜邸,为格格。1712年1月5日(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皇五子弘昼。胤禛登基后,于1723年3月20日(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耿氏为裕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行册封礼。雍正八年四月晋封为裕妃。胤禛驾崩后第14天即1735年10月22日(雍正十三年九月七日),新即位的清朝皇帝乾隆遵封她为贵妃,因为当时正在胤禛的大丧期间,册封礼推迟到乾隆二年九月举行。1778年2月27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一),乾隆帝以是年十一月为裕贵妃90岁大寿,晋封耿氏为皇贵妃,在她生日的前五天即12月26日(十月二十八日)为耿氏举行了册封皇贵妃典礼,以90岁高龄而被封为皇贵妃。1785年1月27日(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耿氏终因年事过高而寿终正寝,终年96岁。1785年3月(乾隆五十年二月)册谥耿氏为纯懿皇贵妃。5月17日(四月初九)纯懿皇贵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5月24日(四月十六日)辰时葬入地宫。
5.齐妃李桂芳,汉族,知府李文烨女。雍正帝妃嫔之一。清世宗雍正帝为雍亲王时,李氏为侧福晋。早期很受雍正宠爱,1695年8月15日(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未时生皇二女,后封和硕怀恪公主(也是雍正唯一存活的女儿),下嫁星德。1697年7月19日(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子时生皇子弘昐,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酉时生皇二子弘昀,1704年3月18日(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子时生皇三子弘时,但男孩中只有弘时活了下来。
1723年2月18日(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被诏封为齐妃,同年3月28日(二月二十二日)行册封礼。但后来儿子弘时得罪雍正,李氏身为其母,也失尽恩宠了,仅仅封为齐妃而已。1738年5月30日(乾隆四年四月十二日),齐太妃病重,次日,移到北海五龙亭。乾隆奉皇太后亲自到五龙亭看望齐太妃。6月11日(四月二十四日)齐太妃病逝,终年62岁。齐妃死后,乾隆亲自到五龙亭殡所齐太妃金棺前奠酒行礼。四天后,齐妃金棺奉移到一田村殡宫暂安。1739年2月2日(乾隆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齐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在1739年3月(乾隆五年二月)入葬。其券座位于纯悫皇贵妃东侧,前排东数第二位,其地位仅次于纯悫皇贵妃,居于第二位。
6.谦妃刘谦莹,管领刘满女,生于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1729年(雍正七年)入宫,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1733年7月16日(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弘曕,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册封礼在第二年举行。乾隆即位后,于1735年10月12日(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诏封为谦妃,乾隆二年九月举行册封礼。1767年6月17日(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54岁。乾隆辍朝三日。谦妃金棺于6月20日(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同年11月7日(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11月16日(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其宝顶在前排,纯懿皇贵妃之右。
7.宁妃武淑宁,知州武柱国女。汉军镶黄旗,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出生,1723年12月(雍正元年十一月),入宫选秀,赐号武常在,年19岁;雍正三年七月,晋封为宁贵人,年21岁;雍正七年正月,晋封为宁嫔,年25岁;1733年11月(雍正十一年十月),晋封为宁妃,年29岁;1736年(乾隆元年),尊为宁太妃,年31岁;1747年7月1日(乾隆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逝世,享年43岁;葬清西陵泰陵妃园寝,葬礼同康熙朝良妃。
8.懋嫔宋氏,主事金柱女。康熙年间入侍雍亲王府为才人。1694年4月10日(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时为刚17岁的雍正生了皇长女温德公主,13岁崩。1707年1月8日(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温瑶公主,36岁崩。1723年3月20日(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为宋常在,十二月,生温宜公主,42岁崩,宋氏卒于雍正十二年九月。由于当时泰陵刚刚兴工,妃园寝尚未营建,懋嫔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1737年1月(乾隆二年十二月)随同齐妃金棺奉移西陵泰妃园寝。懋嫔券座位于前排右边第一位,她是泰陵妃园寝中唯一的嫔。
是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懿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谦妃刘氏。
敦肃皇贵妃(?~1725年12月27日),年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帝皇贵妃,康熙朝湖广巡抚、后雍正朝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
纯悫皇贵妃(1689年11月~1784年12月17日),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清世宗雍正帝妃嫔,生皇五子和亲王弘昼。
齐妃李氏(1676-1737)雍正帝妃子,知府李文烨女。雍正帝为雍亲王时为侧福晋,早期很受雍正宠爱。
谦妃(1714年 - 1767年10月16日)刘氏,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清世宗妃,雍正七年入宫,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皇六子果恭郡王弘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