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谋杀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5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达芬奇谋杀之谜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一个名叫马克·吐温的美国作家的文章中找到。他在《马克·吐温的自传我的奋斗与失败、真相与谎言、、历史的迷雾重重揭示了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这本书将带你走进马克·吐温的内心世界,解开他的秘密。)。在书中,马克·吐温回忆了童年、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的种种经历,以及他与妻子、朋友、家人之间的点点滴滴。

1911年8月22日,星期二,画家路易贝胡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卢浮宫。今天,他要为这家博物馆内的珍贵画作《蒙娜丽莎》临摹草图。当他走到展区附近时才发现,原来悬挂油画的地方空空如也——只剩下了四个挂钩。

“嗨,谁能告诉我《蒙娜丽莎》去哪了?”路易贝胡向工作人员询问。

“谁知道呢?兴许是被送到照相工作坊去摄影了。”

摄影?为什么不选在昨天的闭馆日呢?路易贝胡只好耐着性子等下去。可数小时后,美丽的《蒙娜丽莎》还是没带着微笑回来。工作人员这才感到不对劲,于是匆忙在各个展厅、库房寻找——他们终于找到了!是的,在忙活大半天之后,他们在卢浮宫的偏僻走廊上找到了一个……画框。

经警方鉴定,这个画框就是《蒙娜丽莎》油画框。现在,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开始向全世界迅速扩散——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惨遭盗窃!

蒙娜丽莎


大概在一天之前,绝世珍宝《蒙娜丽莎》还微笑着挂在墙上。她是那么的风姿绰约,那么的迷人。而她的作家更是出类拔萃,那就是文艺复兴的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大约在1507年前后,列奥纳多完成了这幅肖像画。据说画家对这件作品尤其钟爱,不论到哪里都随身携带。在达芬奇晚年,油画随他一起来到法国,并被赠与弗朗索瓦一世。此后,她历经法王路易十三、拿破仑大帝之手,直到落户卢浮宫。

,在盗窃案发生之前,《蒙娜丽莎》的声名还远未有后来这般显赫。在当年的《巴黎游览指南》上,对她的介绍一度缩减到只有两三句话。而卢浮宫内的珍宝又是那样多,像《胜利女神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类宝贝都远比她出名。

上世纪卢浮宫素描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蒙娜丽莎》惨遭盗窃,那它所承载的意义可就不一般了。在卢浮宫的1千多个房间里,珍藏着25万件藏品,为什么只有《蒙娜丽莎》惨遭盗窃?她的丢失简直是法国艺术界的一大耻辱!

于是在盗窃被发现的第二天,媒体为此展开了大讨论。先是8月23日的《巴黎人报》在头版刊登《蒙娜丽莎》巨幅照片,佐以标题《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文章里评论员讽刺的说“……我们还有画框”。又有报纸严厉痛斥盗匪,“连《蒙娜丽莎》都敢偷,咋不偷埃菲尔铁塔呢?”还有文章追忆这幅作品的艰辛创作历程——据说为了让蒙娜丽莎保持微笑以便作画,达芬奇请了一班江湖艺人在边上表演杂耍——这是多不容易啊!,所有文章得出一个结论——“历史上再也没有比《蒙娜丽莎》更完美的画了。”

舆论的不断加料让当时的巴黎警方很是尴尬,现在如果破不了案,他们不光是对不起名画,简直是对不起人类历史了。于是在盗窃案发生后的一周,卢浮宫进行闭馆调查,警方除了在画框上发现一枚指纹外,一无所获。同样感到焦灼的还有卢浮宫馆长,尽管他早就声称卢浮宫的安保人员不够,可现在没有人想听他的解释。卢浮宫当局面向社会悬赏25000法郎征集大盗信息,可所得到的有效信息为零。

在那段时间里,全法国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蒙娜丽莎》失窃案上。尽管那年的天气奇热,西非殖民地有不少麻烦,一战阴影笼罩欧洲,但人们所讨论的全是蒙娜丽莎。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展位空空如也,成了人们最热衷驻足的场所。各地的人给她写来信或者明信片,期盼她的回归。著名文学家卡夫卡还带着朋友去那参观那个空展位,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部话剧。

被盗后空空的展位

那么——我们的蒙娜丽莎在哪儿呢?别急,她的出现要等到28个月后那个江洋大盗犯蠢的一刻。

在盗窃案发生28个月后,也就是1914年1月,位于意大利的一家名为乌菲齐的美术馆接到电话,电话中有人声称他手里正拿着蒙娜丽莎,他想把她卖掉。美术馆老板当即兴奋地允诺愿意收购并随后不眨眼的报了警。在约定的时间,江洋大盗带着画前来交易,被事先埋伏好的警察抓了个正着。

经审查,带画前来的人叫文森佐•佩鲁贾,是个意大利人,他手中的《蒙娜丽莎》正是卢浮宫的珍贵艺术品,而他本人,就是那个江洋大盗。警方实在捉摸不透,眼前这个身高不过1米6,留着浓浓一搓小胡子的人,怎么会是个大盗?要知道,他们一直以为这桩大案背后会是一个国际大型犯罪集团啊!

文森佐•佩鲁贾

实际上,佩鲁贾的作案手法并不高明。作案那年他才29岁,在一家玻璃店工作,此前,他曾作为工作人员进入卢浮宫并为诸多名画安装玻璃罩,他对卢浮宫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

1911年8月20日,佩鲁贾作为游客进入卢浮宫并潜伏在杂物间,等到第二天的闭馆日,他就换上此前的工作服从墙上取下了蒙娜丽莎。他了解画框构造,于是轻松抽出油画,并将画框放在了一个偏僻角落。随后,他把画藏在夹克衫下,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出了门。因为是闭馆日,加上保安人手不足,佩鲁贾全程竟没被任何人发现!

在拿画回家后,佩鲁贾并没多恐慌,毕竟当时《蒙娜丽莎》的知名度并不高。可几天后,报纸上开始不间断报道这一事件,江洋大盗简直成了社会热门话题,他这才发现自己偷了一枚炸弹。他把画藏在装衣服的木箱夹层里,借口周一醉酒睡觉躲过警察盘问。28个月后,佩鲁贾带着自己的那个木箱,离开了在巴黎的住处,乘火车去了佛罗伦萨。他不认识什么黑帮集团,于是想要卖掉他,结果头脑一热,落网了。

热血大盗佩鲁贾

某种程度上说,佩鲁贾似乎还是个热血青年,他不愿作为建筑工人了此一生。1914年,在法庭审理《蒙娜丽莎》盗窃案时,公诉人称他为住宅粉刷工,佩鲁贾当即站起来声明自己是个“艺术家”。他刻苦自学,有时躲在咖啡屋或博物馆中读书看报。至于作案动机,他说的很明确——自己是基于爱国心,要将“被拿破仑强夺”的国家珍宝归还意大利。可是他不知道这画是达芬奇在到达法国后赠与弗朗索瓦一世的,本就没强夺一说。哎,知识是硬伤。,这位热血青年在弗洛伦萨被判一年监禁,只坐了七个月的牢就出狱了。

名画送还

历时28个月的蒙娜丽莎盗窃案至此尘埃落定,这幅画在意大利巡展了两周之后就被送回了巴黎。但案子却对后世产生三个重大影响。第一,卢浮宫的安保自此大规模加强,蒙娜丽莎每天有六名人员全方位监视;第二,佩鲁贾给后世的小说家和导演留下谈资,关于盗窃案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离奇小说和电影;第三,尽管历史学家不愿承认,但事实上,正因为这件大案,《蒙娜丽莎》才变得家喻户晓,成为使举世闻名的杰作。

[关注文史实验室 获取过往新认识欢迎关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