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示意图)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5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嘉陵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5%,pm2.5浓度同比下降14.5%。今年1-7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同比下降5.2%。其中,7月份,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5%,pm2.5浓度同比下降14.5,pm10浓度同比比下降8.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1,同比改善5.1%。

河道宽和地形有关,水流到那儿后河床宽阔,水流变缓,水中泥沙沉积,水质变清,和当地居民的保护也是分不开的。楼上有水电站的大坝将水拦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一嘉陵江流域地图

嘉陵江干流长约1100千米,全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

嘉陵江支流众多,水系整体上呈树枝状,涪江和渠江是两根最大的树枝。涪江又称遂河,发源于四川平武的雪宝顶,长约700千米。渠江也称潜水,发源于大巴山脉,至三汇镇以下始称渠江,长约720千米。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西北麓(陕西宝鸡凤县西北大王山南侧东峪沟),称为东源,是嘉陵江正源。还有一个西源即西汉水,发源于秦岭西南麓(甘肃天水南平南川)。

嘉陵江穿行于秦岭、米仓山、摩天岭逶迤茫茫的山岭间,河谷深切,坡陡流急,一路携千百条涧溪,在广元昭化汇流白龙江,这一段是嘉陵江上游。

广元昭化的三国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早在春秋时期,古蜀国的附属国苴国定都这里,修筑了葭萌关。战国时秦国修金牛道下巴蜀,就是从葭萌关入川的,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广元昭化开始,嘉陵江可通航,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航道之一。

嘉陵江中游进入四川盆地,河曲发育,江面开阔,在川中丘陵穿行。

嘉陵江流经阆山一段,古称阆水。古阆中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嘉陵江围绕古城转了一个U形,阆中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三面环水,誉为“嘉陵江第一江山”。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阆中是战国时期巴国的都城之一,东汉时巴西郡首府在阆中。三国时,刘备入益州后,派张飞镇守巴西(阆中),长达七年之久。刘备伐吴之战前,张飞就是在阆中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

张飞的战力超群,粗中有细,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不去冲锋陷阵,却镇守阆中如此之久,甚至有人怀疑张飞不为刘备所重视,被闲置了。实际上并非如此,阆中是战略要地,不容有失,必须交给信得过的人镇守才行。

从汉中入四川盆地,如果沿着嘉陵江南下,阆中就是必经之地。曹操拿下汉中后,派张郃从米仓道攻巴西郡。张郃深入嘉陵江支流渠江上的宕渠、蒙头、荡石(今渠县),遭遇猛张飞。结果张郃弃马缘山,仅十几人逃命回南郑。

在重庆西北部合川,嘉陵江先汇流渠江,再汇流涪江。从白龙江汇入点到渠江汇入点,是嘉陵江的中游。

南宋时期,四川重庆知府余玠为抗击蒙军入侵,筑城钓鱼山,屯兵积粮作为重庆屏障。合川众水之汇,凭高临深,甚为险要。钓鱼城位于合川城区嘉陵江南岸几公里处,夹在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条大河之间,是一座悬在三江夹岸中的城池,踞此城可居高临下俯三江之险。

蒙古攻宋的战略是先攻四川,断南宋之左臂。蒙古大汗蒙哥征服川西北大部州县后,亲自率军进至武胜,调兵遣将,囤积粮草,准备攻打钓鱼城。

1243 年至 1279 年的36年间,合州(合川)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 200 余次。1259 年,蒙古军曾一度登上城头,战况激烈,大汗蒙哥在督师攻城时被炮石击中,伤重身亡。蒙古征蜀大军全线崩溃,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

蒙哥曾率部西征,扫荡欧罗巴,欧洲人惊恐地将蒙哥称为“上帝之鞭”,蒙哥死后,欧洲人称钓鱼城是上帝折鞭处!

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3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之“小三峡”,于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

从渠江汇入嘉陵江到嘉陵江汇入长江,这段是嘉陵江下游。

初夏仲秋,嘉陵水绿,长江浊黄,两水尽兴相拥、相交、相融,撕咬翻卷,云雨嬉戏,然后合二为一奔向东海。

明朝时重庆有十七门,九开八闭,朝天门是十七门之首。朝天门是战国时秦灭巴国后所筑,为历代命官迎接天子圣旨的地方。朝天门是重庆的水上门户,扼黄金水道要冲,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江面客船货轮,铁驳木舟,鳞次栉比。

二嘉陵江流域经过的地方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西北凉水泉沟,因其西源西汉水流经礼县的嘉陵关(嘉陵关即赵王嘉陵墓所在地,故名嘉陵关)而得名。嘉陵江源头,历来认为存在东、西两源。东源称白龙江,起自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西北凉水泉沟,西源为西汉水,起自甘肃省天水平南川。习惯上以东源为正源。

汉江,古称“沔水”,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干流自西向东经陕西流入湖北在汉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有人称其是中国目前唯一没被污染的大江。

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两岸筑有堤防,河道蜿蜒曲折逐步缩小,泄洪能力愈下愈小。

《嘉庆一统志˙汉中府˙山川》“汉水,在宁羌州北,源出嶓冢山。东流经沔县南,又东经褒城县南,又东经府治南郑县南......东南流入兴安府石泉县界。”

由于地势地理变化,汉水安康上游已经无法通航,冬季支流有断流。汉水中下游部分城市地势较低,汉水泛滥带来巨大灾难,1983年安康市因汉水泛滥带来巨大损失。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水源便来自汉水。陕西省于2012年2月6日正式启动汉江流域综合整治,计划投资188亿元人民币,用五年时间打造“中国式的莱茵河”。

上源为西汉水和白龙江,白龙江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至重庆朝天门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119公里。广元以下可通航,是四川的重要航道,水运年货运量占四川内河航运年货运量的1/4,是四川重要航道之一。

嘉陵江河口流量2120立方米/秒。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3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3峡谷,于重庆汇入长江。四川省境内水力理论蕴藏量1522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551万千瓦,上游白龙江建有碧口大型水电站。江中鱼类多达163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广布于嘉陵江流域的紫红色砂泥岩,质地松脆,植被覆被率仅13.7%,水土流失严重。

嘉陵江支流众多,属树枝状水系,最大支流有涪江和渠江。涪江又称遂河。发源于四川省平武县境内的雪宝顶,长700公里,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372万千瓦;渠江也称潜水,发源于大巴山,至三汇镇以下始称渠江,长720公里,水力资源205万千瓦。涪江和渠江在合川汇入嘉陵江。曲流发育为其最大特征。从广元张王庙到合川龙洞沱,直线距离仅200多公里,而河道蜿蜒长达600公里,且多环形、菌形曲流。尤以南充、武胜间的河段为典型,有“九曲回肠”之称。

三嘉陵江流域面积

传统上,嘉陵江有两源东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和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齐寿山的西汉水。

东峪河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主脊——海拔2598米的代王山南侧大凤沟,上源称大南沟,由东南向西北流,与发源于秦岭主脊以北的渭河支流清姜河上源平行,到煎茶坪以后,东峪河与清姜河分别转成西南和东北流向,相背而流。根据凤县县志记载,嘉陵江在陕西省内的河段称为“古道河”,流入四川盆地才称为嘉陵江。现代所称的嘉陵江,是泛指从凤县东河桥以下的所有河段。

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345公里,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游。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