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才女是哪四个?四大才女是哪四个 四大才女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4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四大才女是哪四个,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四个人。第一个就是李清照,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大多都是婉约派的,而且她的作品也都很有名,比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就在她苦想无计的时候,通过和车上乘客的谈话,她意外地结识了一位贵人——天津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

一四大才女是哪四个?

四大才女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

第一位蔡文姬

蔡文姬精通音乐、文学,是东汉三国时期有名的音律家、文学家,在当时,有女子能被称作这样的名号已实属不易,更何况她众多代表作到现在为止都广为流传,可见在当时是多么的火爆和受欢迎。而且最出名的一次,就是蔡文姬仅仅凭借记忆就被背诵默写了将近400多份的文章,而且全部没有错误和遗漏,真是难得一见的才女。

蔡文姬的婚姻却不是非常的幸福,她第一次嫁人的时候,丈夫卫仲道早逝,随后她便被匈奴掳走嫁给了匈奴人还生了2个儿子,好在后来被人赎回,嫁给了董祀,一生颠沛流离,命运非常的悲惨。

第二位李清照

李清照可以说是这几位才女中最出名的一位了,因为她的文学成就可以说哪怕是男人也没有几个可以匹敌。而且她最难得的是开创了南宋婉约派作词流派,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在中国历史少有的女性作词家,她的诗词中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位可以代表爱国女性的光辉形象。

提到她的婚姻,就非常的悲惨了,她本来和自己的丈夫赵明诚非常恩爱,当时南宋朝廷风雨飘摇,国家连年战火不断,她和丈夫也被迫分离,流落南方,状况非常悲惨,丈夫还不行英年早逝留下李清照一个人,从此在李清照的诗词中,便充满了对亡夫的缅怀和愁绪。

第三位上官婉儿

如果盘点中国历史上稍有的女人做官,那么上官婉儿的名字一定榜上有名,她不仅身世离奇,而且上升之路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她不仅是唐代有名的“巾帼宰相”,更被很多人称作是“无冕女皇”,她本人也是非常才华横溢,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能力,在当时动荡不安我的唐王朝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李隆基起兵发动政变的时候,她和韦后一起被杀。

第四位卓文君

卓文君从小就容貌出众,而且非常的擅长音律,弹得一手好琴,而且非常有才气,她的婚姻依旧不是很好,第一任丈夫早逝,17岁便守了寡,随后和司马相如生情,还私奔了,随后却要靠卖酒为生。

好在后来司马相如做了官,没想到的是他却做出了抛弃糟糠之妻纳小妾的事情,好在卓文君用一首《怨郎传》成功打动了丈夫,挽回了司马相如,虽然一生命运坎坷,受尽流言蜚语,好在结局还算可以,算是几位之中结局最好的了。

二四大才女是哪四个人图片

我国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蔡文姬、 李清照、 卓文君、 上官婉儿(有争议为班昭、贺曦冉)

蔡文姬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 )。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

蔡文姬之父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蔡文姬初嫁之人是卫仲道,可惜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丈夫死后蔡文姬回了娘家。后来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后来金朝大军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 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李清照的词多写闺中思夫及国破家亡之情,她的词中充斥着深深的愁思,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让读者深深为之震撼。李清照当之无愧为四大才女之一。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后被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班昭

班昭(约49年-约120年),一名姬 ,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

班昭博学高才,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她爱好历史,完成班固未竟的《汉书》。汉和帝即位后,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她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主要著作有《东征赋》和《女诫》等,其《女诫》作为"女四书"之一,极大地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影响了中国历史一千多年。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就点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