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封建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4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立三十六郡,郡县制的推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加速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从周郝王59年(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5年(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前221年)开始,称始皇帝。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仅存15年。秦王朝留给后代的唯一遗产是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五行中属水德(秦始皇嬴政对占卜之术极为信赖,当时,他推崇的是“五德终始说”,“五德”即中国阴阳思想中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代表的五种德行,“五德”的相生相克,才导致了历史变迁与王朝兴衰。后来,一些封建王朝的皇帝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其中的“承运”,即指继承了某一“德”运。)。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秦国自秦非子开始,共有37位君主(包括秦始皇)。远古时代的秦人嬴姓族本为东夷的一支。西周中期,这些秦人主要活动在渭河上游及西汉水上游,也就是今天的礼县一带。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前361年商鞅变法,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秦都九迁(西犬丘、西垂、天水、雍、平阳、涀渭之会、泾阳、栎阳、咸阳),而咸阳为其定都之地。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世袭王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国运最为短促的统一的中原王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增至四十六个,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以统一和残暴而著称的秦,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感慨的王朝。秦一举整合了春秋战国500余年剧烈大争所酝酿出的全部文明成果,以最大的规模,以最快的速度,巍巍然创建了人类在铁器时代最为伟大的国家形式,最为进步的社会文明。

秦朝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秦始皇制度改革中央——以皇帝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机构,废除旧时之世卿世禄制(或谓之世官世职制),由命官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务机构,以处理日常政事。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兼监察。九卿分掌庶政,如兵、刑、钱谷等事。九卿不足,因事设列卿主之。其中九卿中之典客与列卿中之典属国分掌民族事务。公卿皆非世职,由皇帝任免;地方行政——地方政区分郡县两级,基层分乡、亭、里,彻底废除旧的分土封侯制。初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郡,郡直属中央,置守、尉、监三长,分掌行政、军事、监察。郡下设县,置令(长)、丞、尉三长,分掌行政、文狱、军事。郡县主要长官由命官充当,由皇帝任免。县下设乡,乡下设亭、里。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基层官吏有乡三老、亭长、里正等,均推举本地殷实户主充当,各有执掌。自“汉承秦制”(《后汉书·班彪传》)直到明清,历代王朝都以秦制为国家制度的基本模式。前216年,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在全国范围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和实行土地私有制,农户据实登记田地,按亩纳税。秦始皇此令的颁行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命廷尉李斯主持统一文字事宜。李斯以原秦国字体为基础,创制字形固定,笔画简省,书写方便的小篆(或称秦篆)作为规范化文字,推行于全国。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由左右丞相隗状和王绾主持统一货币(秦半两)、度量衡、车轨,以原秦制为基础统一。此举对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方便国家税收,促进民间贸易,形成较大的共同市场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到岭南平定百越族,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达36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大致为东起辽东,西至甘肃、四川,北抵阴山,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到云南、广西。在秦朝的疆域之外,匈奴已在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崛起,开始向东、西扩展,并随时准备南下。河西走廊聚居着乌孙(后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和月氏(原在今甘肃敦煌、祁连间地,后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迤西一带,汉文帝时,遭乌孙攻击,又西迁至大夏,即今中亚阿姆河上游)两个民族。今天新疆及其以西地区(西汉以后称为西域,狭义的西域仅指帕米尔高原以东,广义的则包括帕米尔高原以西各地)已经存在着以绿洲上的城郭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数十个小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西部分布着一些羌人部族。

嬴政尸骨未寒,天下已经鼎沸,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被秦朝灭亡的那些六国旧贵们,这个时候也乘机起兵,以图兴亡继绝。而在咸阳的秦国宫廷里,宦官赵高杀左丞相李斯、杀秦二世胡亥。然后秦王子婴又杀赵高,那么在这内外的煎熬当中,不到三年,曾经不可一世的秦朝就灰飞烟灭了,成为了历史。秦朝成为历史,只是成了传统历史纪年中的历史,从真正的历史事实来说,秦朝的影响悠远绵长,直到今天都没有成为历史。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九卿分别是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警卫事务)、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诉讼)、典客(掌管外交事宜)、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宗正(掌管皇室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和制造业)、治粟内史(掌管财政税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

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秦法对于秦王朝雷厉风行地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秦朝的主要基础行业是盐、铁的开采和贩卖,秦朝令民间商人不得从事此类行业,而统一由国家行政官僚经营,负责全国各地的盐、铁开采和出售。秦统一中国后,将以上制度推广至全国。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终始五德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力求严酷,不讲究“仁恩”和“义”;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等等。

秦汉时代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秦帝国突然灭亡,有两个最为重大的原因其一,是突发政变所导致的中央政权突然变形;其二,是战国传统所形成的巨大社会惯性,导致整个社会迅速地全面动荡。突发政变是直接原因,战国惯性则是基础原因。这两个原因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大体都是清楚的。尤其是突发政变,更是人人皆知的历史事实。战国传统所形成的社会惯性,却历来为史家与社会所忽视,然也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