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是一篇说明文(小学课文月球之谜是说明
关于月球之谜是一篇说明文,简要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月球之谜》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以“对神秘的月球。
2.三年级 《花钟》《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太阳》《月球之谜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四年级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
3.月球之谜是一篇说明文 人类对于月球的神秘感,反映在大量的神话传说中这些神话传说给我们留下了对月亮的种种疑惑本世纪60年代末,阿波罗探月成功给地球人类带回了大量的月球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4.《月球之谜》课文原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 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 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
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并非中国,但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是中国的嫦娥四号。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月球车从地球出发,于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也是整个太阳系最古老的撞击坑,进行软着陆。随后,玉兔二号离开了嫦娥四号,开始巡视这片人类未知的世界。
(玉兔二号)
近日,在国际科学权威杂志《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我国中山大学团队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月球上的半透明玻璃球》的文章。该文在学术圈掀起波澜,也让相关文章的评论区成了大型失物招领现场。
论文描述了玉兔二号发现了直径达到了“厘米级”,而且呈“半透明”状态的玻璃球。在这之前,美国宇航员也曾发现过厘米级的玻璃球,但大多数呈深色,还存在的较多气孔与碎屑。
(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的玻璃球)
(玉兔二号发现的玻璃球)
由于玉兔发现的玻璃球更像人类制造出来的玻璃球,网友纷纷表示是自己一不小心弹上去的。实际上,厘米级半透明玻璃球为人类发现,类似“人工制造”的特性,有可能隐藏着月球起源的重要线索。
月球起源假说
目前的月球起源的主流假说是大碰撞理论。45亿年前,现在的地球轨道附近存在两个较大、所含物质成分大致相同的天体。一个为早期地球,自转轴垂直于黄道面,质量为如今地球的0.9倍。另一个天体的质量接近于火星,被命名为“忒亚”。
有一天,忒亚和原地球相遇了,并以近乎硬刚的角度撞了过去。不同的是原地球质量较大,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内部更为致密,存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地核。忒亚质量较小,其核心密度也较小,除了金属还参杂着大量的岩石。
撞击过程中,忒亚的外壳几乎完全崩碎,连同原地球被撞后产生的大量岩石碎片一起飞溅出去。忒亚核心较为致密的岩石、金属混合物则没入了原地球,最终撞击在原地球坚硬的地核上。飞溅出去的岩石受地球引力牵制并没有飞太远,它们不断环绕地球,最终聚集成了今天的月球。
(地球之瘤)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哈佛的研究团队就利用地震波探测到地球深处有两片含有大量岩石的“斑块”,就像两支手一样托举着地核。当时研究人员非常诧异,为何地核附近会存在这么多致密的岩石?后来,大碰撞假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地球之瘤”是忒亚的核心。
换句话说,地球之瘤是大碰撞理论的证据之一。另一条线索是地球自转轴倾斜了大约23度,说明地球曾经经历过毁天灭地的撞击。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可能就是忒亚。这次“半透明玻璃球”的发现也偏向了大碰撞假说,重点是这条线索来自于月球自身。
谁制造了玻璃球?
玻璃是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如果生产过程混入了金属,那就会显现出颜色,变成有色玻璃。想要得到透明玻璃就需要对原料进行“去除金属”。工业制作透明玻璃,先要碾碎原材料,筛出铁等金属,然后进行高温加热,使其成为熔融态,然后按需求进行定型。
这次玻璃球的发现,大家比较关心的可能是“定型”。实际上,岩石受到高速撞击类似于工业上的高温加热,当碎小的岩石被加热到熔融态并快速冷却就有一定概率会形成玻璃球。
这就像你手上有水,然后你手指弹了一下,空中会出现小水滴,如果这些水滴在空中瞬间结冰,落在地上就有可能是小冰球。月球上具备高速撞击产生高温的条件,从它一身坑坑洼洼就知道它早已身经百战。
不过,玉兔发现的玻璃球却呈半透明状,这意味着除了高速撞击,岩石还经过“去除金属”的工序。难道是谁在月球上开了一条自动筛除金属的生产线?
中山大学的论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贫铁的斜长岩月壳在高速撞击作用下发生熔融,熔融物质快速冷却后就会形成这种类型的半透明玻璃珠。
前两个字“贫铁”很重要,如果月球存在含铁量低的岩石(硅酸盐矿物),那么就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工业上的“去金属”过程,这意味着月球有可能在陨石高速撞击下,形成天然的半透明玻璃球。根据大碰撞假说,忒亚把致密的岩石和金属的混合物核心留在了地球上。最终月球主要是由忒亚和原地球的外层岩石构成,其中铁含量较少。
较大的岩质天体都会经历热分异过程,简单来说就是重的金属元素沉下去,轻的元素浮到表面。于是,原本就先天“贫铁”的月球,其壳、幔所含的铁就更少了。所以是大碰撞造成的月球“贫铁”与陨石的高速撞击制造了玉兔二号发现的半透明玻璃球。反过来也说明,半透明玻璃球可能是大碰撞理论的证据。
,这次玉兔发现的玻璃球对于月球与地球的起源来说意义重大。不过,目前只是推测,随着科学家对其进一步研究,我们将会进一步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