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历史之谜(乌拉那拉氏青樱真实历史
辉发那拉氏皇后是满洲正黄旗,早年和弘历成亲,为侧福晋,比弘历小7岁,她的晋升速度还是很快的,乾隆登基后,乾隆二年,晋升为娴妃,乾隆十年晋升为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病逝,她晋升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务,后来,富察皇后去世,秉承皇太后懿旨,乾隆十五年,那拉氏如愿晋升为中宫皇后。
从此辉发那拉氏如鱼得水,不断生育,乾隆十七年生育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十八年生育了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育皇十三子永璟,连续生育,加上乾隆的宠爱,此时的辉发那拉氏得意极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乾隆皇帝三十年的一次随帝南巡中,辉发那拉氏命运发生了转折。她在乾隆南巡途中,自行剪发,触怒了皇帝,清朝只有丈夫和长辈死去,才能剪发服丧,辉发那拉氏自行剪发,等于诅咒乾隆早死,自然让乾隆皇帝大为愤怒,可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年过半百,已经失宠
对于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来说,年轻而且貌美是得宠的资本,随着年龄增长,辉发那拉氏在后宫中对于乾隆的吸引力变得很低,已经48岁的那拉皇后,早已经不是乾隆皇帝宠爱的对象了,对于乾隆来说,不论他自己年龄多大,他喜欢的永远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小姑娘。
乾隆帝长期的疏远,伤透了她的心,辉发那拉氏当时的年龄正是更年期阶段,她的心理状态已经压抑的失控,再也不愿忍受被冷落,因而爆发了出来。
第二乾隆封令妃为皇贵妃,让她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
令妃,魏佳氏,本来是汉军正黄旗包衣,后来因为乾隆宠爱,被抬入满洲镶黄旗,比乾隆小16岁,小那拉皇后9岁,在南巡途中,令妃被封为皇贵妃,直接威胁到了皇后的地位。
皇贵妃也就是皇后的继承人,也就是准皇后,一般在有皇后的情况下,空缺皇贵妃之位,在清朝,要想当皇后,一般是皇帝的原配,或者不是原配的话,先当皇贵妃统摄六宫,历经考察一番,才能正式册封为皇后。
这也是因为这样,给了辉发那拉皇后沉痛的打击,她预感到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被令贵妃取而代之,她才做出了这样断发不理智的事情来。
可能她本来以为她断发来对乾隆劝谏,会让乾隆收回成命,没成想,却弄巧成拙,乾隆帝当场震怒,她也从此被打入冷宫。
第三储位秘争形成的心理压力,是她断发的重要原因
辉发那拉氏认为自己是皇后,而且是有儿子的皇后,并不嫉妒皇帝后宫多几个女人,反而最在乎的,最小心翼翼保护着的只有一件东西,那就是儿子的皇储地位。
作为中宫皇后,她一直认为乾隆帝想立嫡子为储君,她生下了两个嫡子,一心盼望着有朝一日儿子成为储君,自己成为皇太后。
当时最有可能和皇十二子永璂争夺皇位的就是令贵妃所生的两个儿子了,而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的生母就是被晋封为皇贵妃的令妃。
乾隆越看重令妃,辉发那拉氏就越担心,认为令妃的儿子就是自己儿子成为储君的最大竞争者,这让她抓狂和无奈,控制不住自己选择了断发来抗议乾隆的决定。
经过这次风波,乾隆打算将皇后废掉,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认为有损国本,五月十四日,乾隆命人将辉发那拉皇后的册宝四册收回,她在宫中的待遇也大为缩减,手下只有两名宫女,皇后名号虽然存在,名存实亡。她一直待在冷宫,一直到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备受折磨的辉发那拉氏皇后死去,时年49岁。
事实上,现在看来,这位那拉氏皇后也算一个悲情角色,乾隆帝太爱前妻了,那拉氏一开始就处于富察氏的巨大阴影中,对于继后是一种压力。而富察皇后也最能反衬出继后那拉氏的不幸和苦痛。
她这个皇后当得光有权力没有感情,所以这个皇后很失意很落寞,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干,她事事要强,在她心里,确实有很多不甘心和不平衡,她渐渐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的人。
她认为自己身为皇后,有劝谏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在后宫这个华丽的坟墓中苟且偷生了。
我认为辉发那拉皇后也是一个非常有鲜明人格的女子,她把自己当做一个人,而不是帝王的附庸。面对乾隆皇帝的薄情,她不甘于认命,而是勇敢的向皇帝的淫威进行了挑战。
她的断发更多的不是鲁莽和示威,她既然没有了恩宠,我想当时的她是认为自己豁出去了,什么也不在乎了,因为自己什么也不怕,她才敢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