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剧毒化学物质(网上最容易买到的毒药)
最毒的是猫眼。比狼毒还毒。山上有的是。
1.民间的毒药有很多,农药也是毒药,安眠药过度也是毒药。
去医院看看,之后自己去做个化验能查出来。
一网上最容易买到的毒药
1950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出现了一些疯猫,它们步态不稳好似喝了酒一样,起初只有一只两只猫咪出现了抽搐麻痹的情况,村民看着捧腹大笑完全没有当回事,而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猫咪还是成双成对的跳海“自杀”,人们开始惶恐起来…
汞这个词可能有些朋友可能会比较陌生,但说到水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早在3500年前,古埃及的法老们就开始在墓中使用过这种液态的金属,而水银开始盛行于我国,起初是古代方士用来炼丹,慢慢也演变成在墓中存放,因为水银蒸发以后自然具有很强大的杀伤力。
二甲基汞是已知最危险的有机汞化合物,它容易挥发也容易被点燃,有爆炸的风险不说,还是剧毒,而且它运用于神经,对大脑伤害最大,只需要非常轻微的计量就可以让生物的神经收到影响,日本水俣镇出现猫咪集体抽搐跳海,就是因为二甲基汞中毒。
回到1953年的日本,出现猫咪集体中毒以后,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件事,三年过去的1953年,水俣镇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病人,刚开始它只是口齿不清,讲不清话,慢慢也出现了走路不稳,痴呆抽搐,这不仅让当地人开始害怕起来,因为三年前猫咪集体出现这种情况还让人记忆犹新。
慢慢的,这个人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常”情况,时而酣睡时而兴奋,有的时候会发出非常恐怖的呼喊,镇子上的居民开始惶恐起来。
没过多久,这个病人去世了,慢慢的人们发现没有出现别的状况,也就忽略了。结果1956年4月,过了三年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这次终于爆发了出来,出现同样症状的人越来越多,议论生也越来越多,诅咒惩罚的说法越来越重,引起了当时熊本大学的注意,经过调查得知,是当地一个工厂排放废水引起的,而废水中就含有二甲基汞。
二甲基汞是剧毒,且能力超群二甲基汞是剧毒有机物,只需要0.1ml的剂量就可以致死,但实际上只需要接触两滴,正常人就有可能一命呜呼。
1996年8月,达特思茅学院的化学教授凯伦像往常一样在做一起针对汞毒性的实验,这位可以说是当时最了解二甲基汞毒性的人,反而死于这次平淡的实验。
实验过程中,凯伦像往常一样对二甲基汞进行199hg核磁共振波的校准,这是非常常规的实验,当准备往试管里滴液体二甲基汞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几滴二甲基汞液体没滴准,滴落在了她橡胶手套上,还有几滴液体滴落在实验室地上。
对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了然于心的她,其实根本没有放在心里,实验完成以后她才仔细拖了拖地,收拾好一切才把手套脱下来销毁了。
结果,正是这个看似最安全的橡胶手套,害了她。
几周以后,凯伦出现了非常强烈的身体异常,开始是她的手指脚趾特别的痛,她以为是天气变化的原因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但慢慢的她特别努力的说话,学生还听不清她上课的内容,几个月以后,凯伦的情况越来越重,她很难维持身体的平衡,甚至视力也都开始模糊,耳朵里也经常会出现杂音。作为毒物化学教授,她一下想到自己很有可能是汞中毒了,随即通过她尿液的检查也得确定她确实是汞中毒了,而且血液中汞的含量超过了正常的500倍。
要知道,二甲基汞她只接触到了两滴,且都是有橡胶手套隔绝的,这两滴就能让她超标500倍,如果不戴手套的话,很有可能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住院后的凯伦接受了非常激进的螯合疗法进行治疗,但因为二甲基汞属于剧毒,她仅几周后就成了植物人,因为大脑受到的损伤太大,永远和自己的家人分开了。
凯伦在失去意识前,终于知道了自己患病的原因,正是那小小的两滴二甲基汞,穿透了她信赖的橡胶手套,皮肤吸收它只需要15秒钟就让她中毒感染。而二甲基汞在人体内几乎没有能够阻拦的屏障,容易与半胱氨酸形成复合物的它们对神经的伤害非常的大,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最终,人们通过凯伦才得知,二甲基汞这种有机汞,不仅毒性大而且穿透力强,别说是乳胶手套,就是丁晴橡胶也阻挡不了,所以在使用或者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佩戴特殊的手套。
二甲基汞怎么防护有些朋友看到二甲基汞这么毒且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就有些不懂二甲基汞应该如何防护,实际上没有最强的矛,也没有最厉害的盾,二甲基汞虽然穿透力强但依然有它穿不透的材料。
目前最耐穿透力的材料就是银色复合型材料,针对做实验的人会有专门的防护服以及手套使用,在几十年前,科研人员的大无畏精神也是值得我们现在褒奖的。
当发现凯伦是被二甲基汞穿透手套以后感染的,她的同事们并没有而退缩,反而做了很多针对二甲基汞的防护试验,分析出二甲基汞中有一种非常小的非极性分子,它在数秒中就可以穿透手套,在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佩戴两层手套,其中一层是氯丁橡胶,一定要厚,表面在佩戴一层高压的多层塑料手套,这样两层的话,在那个年代才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真的很伟大,人们面对可怕的二甲基汞并没有放松警惕,反而勇于向前,最终把二甲基汞研究明白研究透彻,才让我们后人不被这种剧毒伤害。
我国首例涉及到二甲基汞的案子二甲基汞的毒性很大而且接触皮肤就可以感染,有些人就动了歪心思,但殊不知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只要动了歪心思就能被第一时间发现。
2020年,老孙发现自己的妻子与他人有染,两人多次发生争吵。老孙认为自己生活的过得不如意都是这个第三者害的,就对这个第三者怀恨在心,打算除之而后快。
2020年10月下旬,老孙在一个聊天群中,找到了老宋,两人互诉衷肠发现都有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于是老宋就对老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教唆老孙使用氯化汞和甲基锂合成二甲基汞,因为二甲基汞接触皮肤就可以让人中毒。
老孙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二人便开始了“密谋”,10月30日至11月14日,两人在网上讨论如何开锁,如何远程遥控,用弓箭或者用弩等等。
二人研究得忘乎所以,可是却不知道早就被网络巡查发现了,老孙11月11日买的氯化汞,老宋也于当天买的氯化汞,结果老宋在的是厂家直发的,鉴定后是有氯化汞颗粒的,而老孙花了大价钱买的氯化汞被鉴定为假的…
2020年11月13日,老孙收到了自己买的“假氯化汞”,14日就被相关部门抓获,最终老孙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老宋教唆判了三年,缓刑三年。
写在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有毒物质的研究是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企图利用科研人员的研究成功而胡作非为,最终都难逃法的制裁。
凯伦对于二甲基汞的奉献,让人们清楚地明白这种有机汞的毒性和威力。
二无色无味的剧毒化学试剂
离奇的死亡
1997年1月的一天,48岁的美国女化学家凯伦·维特哈恩因为神经感官严重退化而送进了急诊室。凯伦告诉护士,自己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少了7千克,还一直伴有腹痛,感觉应该是中毒了。
实际上,凯伦博士是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的化学教授,专门研究有毒金属对于人体的影响。她是成名已久的科学家,对于金属中毒的问题,世界上恐怕没人比她了解的更多。,凯伦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大概5个月前,凯伦还在研究汞离子对蛋白质和DNA的影响,她使用一种有机汞——二甲基汞做了一次化学实验。在转移化学试剂时,有两滴二甲基汞从移液管里滴了下来,正好滴在了她的乳胶手套上。考虑到二甲基汞含有剧毒,在这个意外发生后,凯伦马上打开通风厨,采取当时所知的一切必要的安全措施来清理实验现场,她的手出了许多汗,乳胶手套里湿漉漉的,,凯伦认为自己没有和二甲基汞直接接触。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凯伦开始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虽然凯伦从外表上看起来没什么异常,但她偶尔精神涣散,走路会撞到柱子上,开车还差点出了车祸。时间越久,凯伦的身体越加虚弱,5个月后,她走路时已经不能保持平衡,字写得歪歪扭扭,视力模糊不清,手指越来越麻。
医生马上对凯伦做了体液检查,结果显示,凯伦血液中汞的浓度是正常值的上千倍,尿液中汞的浓度是正常值的上百倍。医生马上确定,凯伦中毒是由于摄入过量的汞导致的。随后,医生试图用螯合疗法清除她体内的汞,没有成功。三周后,凯伦陷入昏迷,大脑完全损坏,她对于声音、光线和触碰全都毫无反应了。1997年6月,凯伦因医治无效而去世。
危险的物质
在诊断凯伦的病情时,有很多问题让医生感到不解。,凯伦在做实验时,明明戴着乳胶手套,那么她为何会接触到毒物呢?,患者中毒以后,如果不继续接触毒物,那么神经感官退化的现象会慢慢减弱。凯伦经历那次意外后,很长时间没有去过实验室,但她的病症反而越来越严重,直至死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凯伦的死亡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震惊了美国卫生监管部门。美国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二甲基汞这一有毒物质,大量研究之后,科学家纷纷倒吸凉气,才发现这种物质竟然如此危险。
原来,二甲基汞不但易燃易挥发,而且能够溶解各种橡胶制品,乳胶手套根本挡不住它。凯伦之所以中毒,就是由于二甲基汞穿透了形同虚设的手套,从她手部的皮肤渗入到了体内。科学家根据凯伦头发中的汞含量做过估算,结果表明,在凯伦第一次接触到两滴二甲基汞溶液时,她就吸收了1440毫克的汞,而人体汞含量达到400毫克就要面临死亡的危险了。
二甲基汞侵入人体后,其毒性会缓慢发作,它具有亲脂性,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二甲基汞只有5%会留在血液里,其他的95%缓慢集结在富含脂肪的器官里,比如大脑(大脑中一多半的物质都是脂肪)。在接触二甲基汞之后,凯伦即便不再做实验,二甲基汞还是会不断地在大脑等神经器官里聚集,破坏细胞,杀死神经元。
,传统的解毒器官——肝脏对二甲基汞可以说是毫无反击之力。,许多有毒物质可以在肝脏内被降解然后排出体外。二甲基汞不太一样,它在肝脏里会转化为另一种有机汞——甲基汞,甲基汞也是亲脂性的,而且能够产生自由基损伤身体组织。所以,仅仅两滴二甲基汞,造成的伤害竟无法挽回,直接杀死了一位正值盛年的女化学家。
凯伦去世后,达特茅斯学院设立了以“维特哈恩”命名的科学奖项,这一奖项旨在鼓励其他妇女从事科学事业,也让人们,对于那些一触致命的化学剧毒要保持警惕,避免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