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意境的诗句 好听的古诗句子唯美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一、古诗中的五种意境?

优质答案1

1,冰或雪

以冰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雪——指代高洁的心性,古人用冰雪聪明说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古人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比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行的高洁。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我却独钟情”。还有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杜甫的《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充分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荒凉之感。

优质答案2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蝶欲下先偷眼,粉蝶合知欲断魂。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二、说出一句你读过的最有意境的一段话或诗句?

优质答案1

谢谢邀请,我读过最有意境的诗是朱庆馀的《自萧关望临洮》。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独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朱庆馀(yu 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从,唐宝历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

注释

1.萧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临洮唐代边塞重镇,今甘肃省岷县。

2.玉关玉门关,此处代指萧关。

3.怜喜欢;垂穿着。

4.著(zhuo)穿;白袍代指读书人。

导读萧关地处西北边塞,是古代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从萧关望向临洮,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画。诗作一二句,描写了边塞漫天风沙的恶劣环境;三至六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边塞民众强烈的尚武精神“无”和“有”的对比,“惟怜”和“不尚”的反差,反映了家家习武、人人皆兵,不恋书斋、从军为荣的边塞特有民风;两句,写作者日暮独吟、远望戍楼,表达了对边疆军民常备不懈的由衷敬佩。感言守边卫国,人人有责。只有牢固树立全民皆兵的国防意识,才能筑起万里边疆的钢铁长城。

优质答案2

王勃《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有哪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让你印象深刻?

优质答案1

谢邀。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优质答案2

野萍无根任漂零,天涯秋月寒水中。青天白日同相梦,命运难同慎托生

优质答案3

意境优美的诗词历来很多,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之所以让人难忘,不因为这是苏词的代表作,更因为词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并且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绝唱;

不知多少人在中秋佳节时举杯邀月,对酒当歌;口中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更有多少分属两地的痴男怨女怀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想着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初次接触这首词是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虽然不能全懂诗词含义,现在想来当时读起来清雄旷达,尤其是其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激起了少年时代的我无限遐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胸怀三点墨,著述一纸文;我是三点文墨,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关注。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批判,谢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