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楼台在坚硬岩石不倒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地理中国楼台在坚硬岩石不倒之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这座桥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桥梁,全长134米,宽3.5米米。在建造这座桥的时候,工程师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才建成了这座桥,令人奇怪的是,这座桥的桥面竟然没有任何裂缝,这这座桥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真的是巧夺天工?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座桥的设计者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建筑师,他叫詹姆斯·卡梅隆。

所谓风景,不仅美在大好自然风光,更以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而使其风光显得更为壮丽。庐山,是荣获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及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胜地,“中华十大名山”,令无数人熟悉的地方,每当谈起庐山,你是否会想到它所处的城市千年古城江西九江呢?

九江,江西省副中心城市,地处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号称“七省通衢”,这在国内实属罕见。历史上,它经历了从夏、商时期一直到至今,上下2200多年,整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非常深厚,境内众水汇聚,万里长江在这里流过,千里鄱阳湖环绕古城,城中有甘棠湖、南湖、八里湖,这些温柔,灵动、滔滔的水,让九江城显得温婉无比,素有“江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誉,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水陆交通的绝对便利,给游客探索九江带来了“说走就走”的优质畅通。

到九江的第二天,轻雾笼罩着这座城,漫步长江边,虽然游客很少,但也有本地人沿着岸边散步、看风景,显得十分的悠闲与生活化。初冬的九江城,已经很久未下雨了,长江的水位处于低位期,对岸边就是湖北的黄梅县,依稀可见九江长江大桥,这是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曾经它一直是中国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这让我想象如果是春天或者天气好的时候,这浩浩汤汤的两岸风光该是有多美,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这里是不是也给出了很多的可能性?

位于长江边上的锁江楼,锁江塔,两座建筑遥相呼应,绝美搭配的显得既古朴又沧桑,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与神韵,是九江城的代表性地标,也是九江城文化的象征,对于当地人来说,它们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广阔的水域既带来了美好,也带来了水患,更何况众水汇集的九江城在古时水系比现在还要密集,频繁的水灾,使得治理水患成为九江历代官府的大事。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江知府吴秀号召民众筹集资金,汇集高师名匠在长江岸边的回龙矶上历时十八年,修建了锁江楼和锁江宝塔,并配置阁、轩组成一体,像大禹治水时用铁牛镇涛一样,也用四条铁牛护卫,为的是镇锁不驯服的江水,消灾免患,永保太平,从而形成了九江城“浔阳十景”之一。

锁江楼高三层,从修建之初,锁江楼便是九江一处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诗词楹联,使锁江楼增添了几分人文底蕴,但它的命运多舛,屡遭劫难,在宋代被拆毁,明末重建后又遭遇地震被毁,清乾隆十三年重建,又被毁于战火,直到2005年的 重新修复并对外开放。如今虽然已并非完全是古建筑,但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没有被包装和粉饰。

楼内藏有关于九江古塔精粹图片展,最独特的是一幅展现古时江边景色的景瓷壁画,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潇洒古朴,令人进一步了解锁江楼背后的历史,明白这座楼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如果有来游览,不妨可在此细品一番。

锁江塔又叫文峰塔,回龙塔,为石雕砖结构,六面锥状,共有七层,高三十五米。每层塔的翘角檐边都悬一铜质风铃,全部建筑为古代青色厚砖砌成。根据资料显示,几百年来,锁江塔不仅在自然灾害面前,屹立不倒,即使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攻击,并且在塔身北中部位置被击中三炮,仍然像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傲然屹立,呈现此刻的模样,堪称是英勇不屈的典范。

如今的锁江塔从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伟岸与壮美,头顶风云变幻,脚踏波涛翻腾,有一种壮气凌云之豪气。可惜现在已不能登楼观景,但如果时间充足,欣赏锁江塔,可以从锁江楼的楼台上眺望并拍摄全景,在这里即使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随着天气、光线的变化关系,它的风光气昂也不一样,令人难以忘怀。

四百多年的沧桑变化,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珍贵的九江文化遗产,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凝聚。2015年,锁江塔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名气不大”,但它们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令人不仅为九江人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力不懈的抗争精神而深感敬意,也为古人建塔工匠的非凡技艺而由衷赞叹。

我是心语视画,用心看世界,分享身边美好。喜欢的话,就多评论,多点赞,多收藏哦。

感谢您的关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