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锡尼文明城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3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迈锡尼文明城未解之谜!这个神秘的古城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这个古城里,居住着大约10万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与中国人截然不同。这里的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晚上都会喝很多酒,甚至有有一个村庄的人都是喝酒长大的。在印度,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信仰。在印度,人们认为酒是神圣的,所以他们不会喝酒。

1、克里特和迈锡尼中城市的异同点?

克里特和迈锡尼都是古希腊城邦,是古希腊文明发源地。所不同的是迈锡尼在伯罗奔尼撒半与上,克里特是爱琴海岛屿。

2、克里特文明故事?

地中海的东部,爱琴海的南部尽头,有一座鲸鱼形状、面积约为82200平方公里的岛屿,在荷马史诗中,这座岛屿被称为克里特“有个地方叫做克里特,在酒绿色的海中央,美丽又富裕,四周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

大约在前7000年,克里特岛上就有人居住。居民不是来自北方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而是来自埃及、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居民,这些登陆者有些是古埃及人,有些是闪米特人。他们乘坐着简陋的小船跨越地中海来到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人是一个融合的民族。

考古学家们把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分为早、中、晚三期,前3100年至前2100年为早期,前2100年至前1700年为中期,前1700年至1450年为晚期。

克里特岛大约在前3000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进程虽缓慢,但这里的自然环境却非常宜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多山但土壤肥沃,比黎巴嫩更适合种植橄榄和葡萄。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村庄,村庄最终演变为城市。

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已经拥有数座重要的城市,最重要的城市是岛上中北部的港口城市诺萨斯,以诺萨斯为中心,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岛上还有马里亚、干尼亚、康摩斯和扎克罗斯等城市。克里特岛的城市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每个城市都是天然的良港。

克里特人创造出了伟大的文明他们能够制造出有龙骨的船只;可以冶炼并使用青铜;可以用石块砌出完美的宫殿,其中最豪华的宫殿无疑是诺萨斯城里的米诺斯王宫。克里特人拥有浓烈的艺术气质,他们在墙壁和日用器皿上绘有各种各样精致的图画,包括花、鸟、海生物;描绘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也包括了人物百态,有农夫、斗牛士、少女等。

克里特文明影响到北方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乃至更远的阿提卡半岛,这些地区最初的城市文明中,几乎都有克里特文明的烙印。

克里特岛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每座城市里的王宫戒备宽松,位于城市的中心,被平民区和商业区包围着,甚至奴隶居住地距离王宫不过数百米;克里特岛的女性拥有极大的权力,女神崇拜非常流行,女性可以参与祭祀甚至充当战士。

克里特岛的奴隶拥有很多权利,只是不能像自由民那样携带武器。

这是一个完美的社会,所有人在平等的环境中生活着。关于诺萨斯的米诺斯王宫人身牛头怪的传说,其实是以讹传讹。克里特人是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中成长出来的人,他们友善、温和、聪明、勤劳,且重视平等。克里特岛物产丰富,以至于柏拉图提出亚特兰蒂斯的存在后,很多人都认为,克里特岛就是传说中海神波塞冬的领地亚特兰蒂斯。

克里特岛不是亚特兰蒂斯,却是独一无二的商业岛屿,向外输出了陶器、青铜器、金银饰品、橄榄油、葡萄酒、番红花以及香料。

从前2400年开始,克里特人在杯、瓶和罐以及印章上铭刻了某种象形文字,到了前1700年,克里特岛人的象形文字演化为图示式文字,这些图示式文字在泥版上铭刻,但今人无法解读,这些文字被称为线形文字A。而到了前1700年以后,克里特岛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字,这种文字由北方一支印欧语系民族阿卡亚人带来,又被称为线形文字B。

克里特文明在前1700年后出现了衰落,自然灾害让农业收成变得不稳定,而定居在北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阿卡亚人也开始侵入克里特岛。

阿卡亚人从巴尔干半岛一路南下,最终来到了克里特岛,一路上他们摧毁了原有的城市和文明。阿卡亚人的侵入以及自然灾害,最终使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在前1450年彻底结束。当阿卡亚人成为克里特岛主人后,克里特岛原有的完美艺术消失了,精美的克里特式壁画被枯燥的线条取代,这表明阿卡亚人的迈锡尼文明已经取代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

3、克里特文明是谁摧毁的?

克里特文明的辉煌持续了一千多年,就开始走向衰落达到巅峰后,公元15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许多居民点几乎被焚烧殆尽,辉煌的米诺斯文明就像这一场大火一样,神奇地消失了。

关于这场大火,众说纷纭,一派人认为,这场大火是一场由野蛮民族故意操纵的浩劫。这些野蛮民族来自于西亚和希腊北部的印欧语族部落。这些地区的人民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野蛮状态,刀耕火种,崇尚英雄,有着征服一切的气概。后来他们的“火与剑”征服了克里特,建立起了迈锡尼文明,再后来一群更野蛮的民族摧毁了迈锡尼文明,这些文明成果化为乌有,爱琴海地区也就进入了“黑暗时代”。

4、米诺斯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关系?

米诺斯文明,也译作弥诺斯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前1450年。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确切地说是应该是克里特地区文明。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它是古代爱琴海文明的开端。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

5、迈锡尼文明覆灭后进入什么时代?

黑暗时代。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迈锡尼人开始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定居到公元前1600年才立国。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呈现衰败之势,后多利亚人南侵,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这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一个阶段,从此古希腊进入了三百多年的黑暗时代。

6、考古历险传说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宝藏很多,如墨西哥的黄金湖,莱茵河里的黄金,山下奉文的宝藏等等,但真正找到的很少。

历史上最成功和最著名的寻宝者应该属德国的海因里希·谢里曼。他发掘的最出名的宝藏就是特洛伊城,没错,就是那个被木马计摧毁的特洛伊城。

谢里曼青少年时代以做学徒谋生。但他酷爱读书,尤其专心攻读荷马史诗,他还是个语言天才,据说他经过三个星期自学就可以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他精通德语、英语,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瑞典语,波兰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18种语言。他坚信荷马史诗所述特洛伊战争皆属史实而非虚构,立志要把埋藏在地下的特洛伊古城发掘出来。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经商致富后即自费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发掘。

当时学术界对谢里曼发掘特洛伊城址之事不予重视,甚至加以嘲笑和诽谤。谢里曼根据实地调查,认定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东岸的西萨立克就是特洛伊城址。1870年4月他组织了100多名工人,正式开始发掘,挖掘的重点在一块高地的中央。

这里似乎埋藏着不止一处遗址和宝藏。谢里曼通过挖掘出的文物辨别每层遗迹的年代,把这座山像葱头那样一层层的剥下去。本来他是寻找特洛伊城,但他在这座高坡上挖出了九座古城!也获得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宝藏。

在最下面的第二层他发现了被焚毁的高大城墙和城门。他坚信这就是当初普利阿莫斯的皇城,那座门就是大名鼎鼎的悉安门。在这处遗址中他找到了大量的宝藏,包括大量的黄金和象牙。他认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利阿莫斯的宝藏,据说他捡起了最美丽的一条项链挂在他的妻子的颈上,大声赞叹“海伦!”

事实上,历史给谢里曼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特洛伊城既不在第二层遗迹也不在第三层遗迹,而是在前几层挖掘中被谢里曼忽略了,他所挖掘出的最大的那批宝藏来自于特洛伊城建城前一千多年的一位希腊国王。但特洛伊城无疑是在他手中重见天日,这是毋庸质疑的。

为了进一步印证荷马史诗的历史内容,1874-1876年,他又相继在史诗提到的其他希腊古城迈锡尼、梯林斯、奥尔霍迈诺斯发掘,也取得了惊人的成果。经过谢里曼的发掘和研究,学术界开始认识到希腊古典时代之前,确有一系列灿烂的古代文化,从而揭开了欧洲古代史研究的新篇章。谢里曼的考古实践,也使他成为欧洲现代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先驱,为普及考古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荷马史诗》里,迈锡尼是一座“黄金遍地,建筑雄伟”的都城。,究竟有没有迈锡尼这个城市,学者们各有看法。大部分人认为它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有人曾进行过考察,但毫无结果。谢里曼却十分相信荷马的描述。1876年11月,他带领一支挖掘队来到了希腊南部的一座小山上,经过艰苦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一个竖井墓,在第五号墓穴里找到了一具君主的遗体,带着黄金制成的面具。谢里曼确信这位君主就是生活在公元前1250得特洛伊战争时代的阿伽门农,但后来的考古学证实,这并不是阿伽门农,其年代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虽然如此,谢里曼成就仍然不可否认。这第一次证明了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人类文明的存在。人们将这个新发现的文明命名为“迈锡尼文明”。

在发掘出所谓的“阿伽门农之墓”后,谢里曼又立即投入到寻找阿伽门农王宫的考古活动中。后来,王宫终于被他在山岗的最高处发现。在王宫中,有精美的大厅和色彩鲜艳的壁画。1884年,谢里曼来到迈锡尼,这一次他发现了一座残存的宫殿。宫殿的正厅、门廊、庭院甚至整个轮廓都与《荷马史诗》中描绘的奥德修斯王宫十分想像。

谢里曼或许不是最努力和最专业的寻宝家,但他毫无疑问是最成功和最幸运的,可以说他是近代以来古希腊历史的缔造者,虽然他不是历史学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