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遗骨流落之谜(玄奘遗骨舍利之谜)
玄奘遗骨流落之谜!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在这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其中就有一个叫金翅大大鹏的怪物,这个怪物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法力高强,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怪之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妖怪能成为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怪呢?难道是因为他的名字叫“大鹏”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妖怪的名字叫“九灵元圣”,是一只灵明石猴。
昨天,笔者于《头条号》“悟空问答”栏目,简单地回答了“五十岁是老年还是中年?”这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今天,笔者继续借此平台,谈谈悟空师傅——玄奘大师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网友的关注,并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
玄奘出世于公元602年,于公元664年圆寂,在世62年。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代,玄奘可以算是一位长寿的出家人。根据大宗的历史记载,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得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梵文,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520卷,657部。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回到长安,一时受到朝廷官员和众多寺院僧人的欢迎,甚至惊动了当时的宰相房玄龄,为其举办隆重的欢迎仪式。玄奘先住长安弘福寺,后住大慈恩寺,精心组织一帮弟子,其中最出名的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皓首穷经,持之以恒地翻译佛经。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由此可见,佛教在中国本土属于“舶来品”,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信奉的是老子的道教,并以道教为国教。玄奘作为佛教的传承者,难免与唐朝统治者的理念和信仰产生矛盾,朝廷看到随着玄奘从事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眼看有超越佛教的势头,不禁忧喜参半。唐太宗表面上之所以看重玄奘,是为了利用并控制佛教的传播。于是唐太宗心生一计,想让玄奘还俗,并许以高官,辅助朝廷,但玄奘矢志不渝,只是想通过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度过平生。当玄奘洞悉皇上心思后,离开繁华的长安富贵乡,前往陕北玉华寺继续进行佛经翻译,并希望通过此举,让朝廷放心,但“天有不测风云”,未等到大师率众弟子译完全部真经,玄奘一次意外的摔倒,使他一病不起,孤灯长夜,悄然在春寒料峭中离世于玉华宫(今陕西铜川境内)……(看来,老年人突然摔倒,真是致命杀手。对此,千万不可疏忽大意。)玄奘离世的确切日期应是公元664年3月7日(农历二月初五),但通常历史记载,描述唐玄奘是寿终正寝而圆寂的。
随着时间推移,高宗李治(武则天丈夫)已即位,高宗李治是真心敬重玄奘的,遵照玄奘“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的遗嘱,将玄奘遗骨葬于长安东郊的白鹿原。据说,每当高宗在含元殿远眺白鹿原灵塔,总会伤心落泪。为龙体圣安,669年,皇后武则天诏令迁玄奘遗骨至长安以南少陵塬并修建寺院“大唐护国兴教寺”。
大唐护国兴教寺
当时,被送往北平(北京)的那份玄奘遗骨经历了较多的分送和迁徙过程,并被日本人分出一部分迎往日本供奉于东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药师寺。其间,1955年11月,应台湾佛教界吁请,日方将一小块灵骨分送台湾,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内。这下,总算解开了笔者到日月潭旅游所见的存疑:为什么在日月潭景点,一块刻有“日月潭”三个大字的立石背后,有“玄奘负笈图”浮雕?为什么沿玄光寺码头拾级而上,看见玄奘寺慈恩塔?
台湾日月潭
上图“日月潭”立石背后的“玄奘负笈图”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