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之谜结尾(李叔同因她而出家)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2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李叔同出家之谜结尾处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李叔同是一个情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最终却落得一个孤独终老的下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不要沉迷其中,否则就会迷失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不要执着于过去,也不要执于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也能拥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一个女人总是纠缠不清,那么她注定不会幸福。

1、李叔同出家之后的成就?

李叔同出家后,抛却了他爱好的文学艺术,常在杭州、永嘉、上虞等地佛寺学律,逢人赠法语,劝人念佛经。他潜心钻研佛典。对南山宗戒律尤有发幽彰微,编撰有《寒茄集》,《四分律比丘相表记》,《南山律宗传承史》,《南山律文集》等。他而成为中国近代佛学大师,被誉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2、李叔同出家真相?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别号漱筒,共有李息霜、李哀、李息翁、李婴、李欣、欣欣道人等40多个名字。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生于1880年,比鲁迅大一岁,但家境可比鲁迅好太多。

他老爹李世珍是同治四年进士(1865年),在吏部做过官,后来辞官经营盐业,发了大财。

李叔同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史子集、学识扎实、性灵聪慧,十几岁就写出了“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经典名句。

除此之外,金石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也是样样精通。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是著名的音乐家、戏剧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佛学家。

关于李叔同为什么会出家,他的弟子丰子恺的话,似乎更加贴切“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二层楼的扶梯的顶点就是三层楼,所以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

按照他的学生丰子恺的说法,李叔同遁入空门,是因为这位才子物质和文艺之中,都玩够了,生命力又旺盛,必须去探索灵魂生活。

除此之外,他的交游和际遇也为他遁入空门产生了不少影响。

1911年的一天,有所谓名人到杭州的学校讲学,李叔同和夏丏尊到西湖喝茶躲清静。夏丏尊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出家做个和尚倒是好的。”说者无心,李叔同却记住了。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记。返校后,开始素食。,受马一浮之熏陶,于佛教“渐有所悟”。

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39岁春节期间在虎跑寺度过,并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8月19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

3、李叔同一生当中的三次告别

李叔同一生的三次告别,第一次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这是懵懂的告别,在他26岁的时候,他母亲的去世,又一次成了告别,第三个是她的自由家庭破产了,给这强给他喊话,说自己家破产了,说完就跑了这是第三次的告别,他开门找不到同学回家后写了世界著名的告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凄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一生中三次告别

一是参于康梁变法失败,逃至上海;

二是只身远赴日本;

三是出家虎跑定慧寺。

4、李叔同出家的原因?

现实不如意。对红尘之事烦恼。看破红尘。对佛教的向往。

5、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要出家?

关于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只能说是天性使然。

这与李叔同从小的经历和环境以及个人修养是分不开的。在其弱冠之年,已经是一个精通书画戏剧金石音乐的全才。或许出家做和尚是很早就在心里萌生的念头。比如说在李叔同的挚友夏丏尊先生看到李叔同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像一个和尚,而与他的职业,老师格格不入的时候,就生气的对他说,“你这样子,还不如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微笑不语,其实在他心中早就有了坐和尚的想法。所以说李叔同出家的原因是看破红尘也好,弘法救国也好,在尘世的精神所得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也好,这都是片面的。要是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做了和尚,别人问你为什么要做和尚,你也把原因说不全。

6、李叔同有几个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叔同十八岁时与比自己年长两岁的俞氏结婚,共育三子,他出家后,希望孩子们长大从事教育工作。与李叔同风云的一生相比,其子女要平淡很多。长子乳名葫芦,但还是夭折。

二子李准,因为在轮船上经受了海风,从而终生伴有哮喘病,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李准去世,留下了一儿一女。他们得到了弘一法师也就是他们祖父的赐名,姐姐叫李然平,现在是随军家属,儿子叫李曾慈,相传是李叔同先生为了纪念母亲王氏。

三子李端,在李叔同出家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只有14岁年龄的孩子。他生有三个女儿,老大李汶娟、老二李莉娟和老三李淑娟。李汶娟和李莉娟一生都没有结婚,李淑娟结婚生有一女。在1986年,年仅29岁的李莉娟也追随自己素未谋面的祖父出家,法号契真。作为李叔同先生后人唯一一位出家之人,她一直精研佛学,也致力于弘扬弘一法师的人格精神,编有《随弘一大师学佛》、《佛学常识》等著作。

李叔同1897年 (丁酉 光绪二十三年) 十八岁与天津俞氏结婚。俞氏长叔同两岁。有子(乳名葫芦),早年夭折。

第二子李准,李准因在轮船上受了海风,得了终生不治的哮喘病,每到冬天就犯,李准在上世纪50年代去世,他有一子一女,儿子即为弘一法师亲赐名的李曾慈,女儿叫李然平。

第三子李端,李端生于1904年。李叔同1918年出家之时,他还是个14岁的顽童。李端生有三女,李莉娟是老二,老大李汶娟、老三李淑娟,现在都住在天津。近来,有研究者称,李叔同的日籍夫人育有一子一女。但至今没有现身。

7、李叔同为什么拒绝见妻子?

因为他不想给自己的妻子希望,而且他也想绝了自己的念想。

李叔同决定出家的时候就没有想过再回头,他知道如果自己再见妻子一面内心肯定痛苦,妻子再见到自己也肯定会伤心,两人最好还是不再相见。李叔同在三十七岁的时候突然顿悟,他觉得自己剩下的人生应该去追逐至高信仰。虽然当时他已有家室,但他还是毅然决然要出家。

8、弘一法师为什么去世早?

弘一法师出家时,就心情郁闷,所以他去世的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