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未解之谜(科学频道未解之谜)
民间科学未解之谜。这些谜团的存在,不仅让人们感到好奇,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个神秘的事情,那就是关于秦始皇陵的。众所周知,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下令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在修建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怪事,那就是陵墓中的水银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殆尽。
一、我国历史上未解之谜有哪些?
秦皇身世、慈禧纂权、秦桧通金、天京之变、陈圆圆芳魂归处、太平道符水治病、地动仪运作奇迹、《金瓶梅》作者隐名……每件历史未解之谜的背后无不隐藏著一个震动古今的重大历史事件,无不关涉到中华民族的气运与历史走向。
,历史之谜不仅是民间市井的重要谈资、解开谜团更是史学界的重大果题。
探索这些问题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更是为了澄清历史大案、拔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历史演进的轨迹,为后世提供科学客观的历史依据。
..
二、大家一起来谈谈古代有哪些未解之谜?
优质答案1
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未解之谜可谓非常之多。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
1、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
古墓“长明灯”,最早见于神话传说,据说不熄之火 是天宫之火,是普罗木修斯把它偷偷带回人间。在世界各地,盗墓者费尽心机,到古墓窃取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宝物历经千年,依然完好如初。按照常理,古墓终年不见天日,本应伸手不见五指,但在一些古墓拱顶挂着“长明灯”,阴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如此神奇之灯,为何长明千年不灭?为何无氧依然燃烧? 能量从何而来?若是油灯,千年不灭,燃料如何供给?显然不是人力所为;若是电灯,灯碗液体可能是用来导电之汞,问题是电能如何产生?难道某个角落有发电装 置?要做到如此一劳永逸发电,必须太阳能发电方可。凡此种种,只是凭空臆测,真相到底如何?还需科学验证。
2、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树碑立传,自古就是惯例,但武则天是一例外!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传闻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为了夸耀自己,显示功高德重不能用文字表达;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有自知之明,是聪明举动,“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左右为难,想到死后与高宗合葬,不论自称皇帝还是皇后,都是很难落笔,所以干脆“一字不名”,让 后人盖棺定论。武则天立“无字碑”为后世出了难解之谜,有碑无文,不如说无文胜有文,成为趣谈。
《3、洛神赋》到底为谁而作?
曹植素以文采见长,除七步诗之外, 首推《洛神赋》有名。在《洛神赋》中,曹植所写洛水女神到底是谁就成为历史难以破解之谜!一种推测是甄后,曹丕之妃。作为小叔子,竟然爱上亲嫂,就兄弟而言,为其不义;就君臣而言,为其不忠,成何体统?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公然就指甄后,李商隐亦有“宓妃留枕魏王才”诗句,乱世桃花逐水流,千百年来,招来文人骂声一片;另一种推测是,曹植塑造一个洛神形象,美丽痴情,但被猜忌,用以自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屡遭排挤、无力回天之境。如果不是感甄所作,那么曹植为何要写《洛神赋》?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兄迫害,怎么会产生洛神女子那般真情?似乎亦不可能,所有一切,只能成为历史悬疑。
优质答案2
十大中国古代未解之谜,看看你知道几个。
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
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
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
1965年,在湖北市荆州市的望山楚群墓里,出土了一把历经2400年还无比锋利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刻有8个鸟篆铭文,证明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所佩带的宝剑。据当时考古人员回忆,勾践剑刚出土时异常锋利,竟把一工作人员的手指划破,血流不止,可见,这把青铜剑有多锋利,那么,它为什么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还能保持如此锋利?
后来,经过科学家的检测发现,勾践剑表面有一层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简直令人大为不解,铬盐氧化处理是近几百年才被发明,为什么在2400年前,古人就已掌握这种化学处理方法,简直令人太不可思议了。
李自成的下落之谜
明代末年,李自成揭竿叛逆自称闯王,一起势不可当杀入北都城,厥后因吴三桂翻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仅仅做40天天子的李自成也在与清军对立中忽然奥秘消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似乎人世蒸发一样不知所踪,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本文由奇趣人生(.rensheng123.)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李青云年龄之谜
活得最久的人--256岁的李青云。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李青云,活了256岁,不仅是我国最长寿的人,而且也是闻名世界的长寿老人。他生于1677年,经历了康熙以后的所有清朝皇帝,直到民国1933年才去世,一生娶过24位妻子,子孙后代满堂。普通人活到百岁就是长寿,很罕见了,但他却活了256岁,这是为何?无解!
九鼎的下落之谜
九鼎,相据是夏王启为了加强统治的权威,命令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九座青铜大鼎,分别放置中原九大州之中,得九鼎者得天下,九鼎就成为了最高权力的象征。后来,经过春秋战国的混战,九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九鼎到底去了哪里?司马迁的《史记》曾写下只言片语,说九鼎曾经出现在秦穆公手上。那么,九鼎就很有可能遗留给秦始皇,也就是说秦始皇墓中很有可能存有九鼎。
和氏璧的下落之谜
在中国战国时期一度成为各国争抢的宝贝,完璧归赵后,应该在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后在秦国手上,后来和氏璧的下落却是无从获知。有人说,秦王破和氏璧,制成传世玉玺,历经刘邦、王莽、司马炎之手,一直传到后唐,石敬瑭灭后唐,后唐李从珂人玉共焚,从此下落不明;也有人说,和氏璧被作为陪葬品埋在秦陵。
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
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
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遒宪等人,都参观了徐福墓,并诗文题记。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台湾学者彭双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洲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太平天国宝藏之谜
太平天国的失败,难免会让人叹息,而太平天国巨额宝藏的四种,同样让人非常遗憾。天京被攻陷后,太平天国士兵大多战死,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巨额珍宝从此人间蒸发。
洪秀全的富有,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在当时,海内外皆知,相传许多宝物都被深埋在地底。李秀成被擒后,不管曾国藩怎么刑讯逼供,始终没有说出珠宝下落。即便后来清军抽干天王府后花园中的湖水,掘地三尺,依旧一无所获。
如此巨额珠宝,实在是吊着世人胃口,对于宝藏的探寻追踪,一直都没有停下!
长江断流之谜
在中国历史上,史上曾记载两次长江断事件(长江枯竭见底)一次是1342年,即元朝至正二年农历八月,江苏泰兴的老百姓早上起来一看,长江之水没了,露出了一大片淤泥河床,这真是千古奇观!流了上亿年的长江水说没就没,想一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另一次发生在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长江水又断流了,发生的地点仍是泰兴。那么,长江水为什么一下子消失的呢?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有人推测,长江河床下面有一个大裂谷,裂谷把长江水“吞掉”了。
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杨贵妃的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本人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蕴含着另一种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三、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奇异事件的记载?
优质答案1
《太平广记·宝卷》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时期,洪州郡建昌县有个人叫李灌,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也没人知道来自哪里,他每天摇着一叶小舟,在江里来来去去,以捕鱼为生。江岸上有一茅草屋,里面住着一个生活的胡人,李灌为人善良,见这个人快要死了,就经常去照顾他,喂些水、粥,以维持他的生命,没过多长时间,这个胡人还是死了,在临死前,指着自己所躺的毯子说,这下面有颗珠子,有一寸大小,送给你了,说完咽气。
这个胡人在死前为感谢李灌的照顾,把唯一的财物留给他,李灌掀开毯子一看,是一颗宝珠,闪闪发光,但李灌并没有要这颗宝珠,他给胡人买了一口棺材,偷偷把那颗宝珠放在胡人嘴里,好好安葬,又在胡人坟墓栽了树、立了碑,然后李灌便走了,不知去了哪里。
十年后,李灌又路过建昌县,这时候,有个叫杨凭的人做了本地的观察使,有一天,杨凭突然接到一本外国人的符牒,里面声称胡人死在了建昌县强盗手中,因为他身上带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要求抓住凶犯,缉拿归案。杨凭无奈,派手下抓了很多人,严刑审讯了一年多,也没弄出个结果来。
李灌听说这事后,就去牢中询问牢中之人是因为什么被抓,然后找到县令说,这个胡人不是被强盗杀死的,是自己病死的,自己可以作证。县令问,那宝珠呢,李灌告诉,在胡人的嘴巴里,他们一起去当年胡人的坟墓,挖墓打开棺材盖子,奇怪的是胡人虽然死了十年,可尸体没有腐烂,其面貌还像活着的一样,李灌从他嘴里找到了当初放进去的那颗宝珠,事情终于真相大白,当天晚上,李灌又划船走了,没人知道他的去向。
《搜神记·卷十四》有讲一个羽毛少女的故事。豫章新喻县有个农民,一天去地里干活,看到田间有一群穿着羽毛衣服的少女在嬉戏,农民偷偷爬过去偷了一件少女脱下来的羽毛衣服,正想偷第二件时被发现,少女们竟然长开翅膀“啪啪啪”飞走了,不过其中有一位少女没飞走,正慌张找着什么,她就是农民偷藏衣服的那位。
少女无地可去,就跟着农民回家,做了他的媳妇,两人感情很好,农民下地干活,姑娘操持家务,但对于那件羽毛衣服,农民一直保守秘密,每当妻子问他衣服究竟藏哪里了,农民都说不知道。又过了几年姑娘当了母亲,给农民生了三个女儿,个顶个漂亮,母亲就让女儿们问农民,衣服藏哪儿了,农民还是守口如瓶。
他们夫妻已经生活好多年了,女儿们也渐渐长大了,一天母亲又叫大女儿去问农民衣服藏哪儿了,农民心里暗想,夫妻生活这么多年,没什么秘密再需要保守了,于是告诉羽毛衣服藏在屋后面的谷仓,母亲赶忙找到了当年的羽毛衣服,穿上一溜烟飞走,一会又折回,带上三个女儿,一起飞走了,只剩下农民孤零零站在那里,后悔不已,不属于自己的,终究留不住!
优质答案2
玉斧修月,一个关于月球的灵异事件记载。
这个故事出自《酉阳杂俎》,原文就不发了,直接翻译过来,看看多诡异。
说是唐朝大和年间(唐文宗时期),有两人到嵩山游玩。那个时期的嵩山还不是啥旅游胜地,植被茂密,人迹罕至。说是游玩,更像是探险。
后来两人毫无悬念的在山里迷路了,正在瞎转悠呢,忽然看到一个一身白衣的人正在草丛里睡觉。于是,这俩哥们儿就跑过去问路,把人家吵醒了。
这个白衣人就说了“你们知道月亮是由矿物宝石(原文为‘七宝’)组成的吗?月球是圆形的,上面明亮的地方,是因为太阳照到了月球凸出的地方造成的。月球上有八万二千户人经常修理,我就是其中之一。”
然后还打开包裹展示了自己的工具,赠送了一点“玉屑饭”给这俩哥们儿,就失踪了。
这个故事诡异在什么地方呢?
《酉阳杂俎》是唐代的书籍,那时候人咋知道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咋知道月球发光是因为反射太阳光?
那个时候肯定没有天文望远镜,没人能看到月球表面的情况。所以,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全靠脑洞大开?
编造出月球上有人,是很正常的。编造出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就需要运气了。关键作者还编出了月球反射太阳光,就诡异了。
这个神秘人,到底在月球修理什么呢?他来地球干嘛?
好了,大家开始脑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