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的多音字。这个字的读音是“zhi”,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常常把它叫做“鬼子”,因为它的发音和“鬼”相似,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在我国历史史上的时候,这个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字,它的出现是为了方便汉字的书写,也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地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已经逐渐渐的消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简体字。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写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古代的那些人们是怎么写字的。
省[xǐng],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面是“生”,意思是草;下面是“目”,即用眼睛查看草中的动静。所以这个字应该写成“眚”,是从目、从生省声的会意字。
说 文 解 字
商承祚先生说,“古有眚无省,省由眚生……小篆之省,乃由眚引长其横笔而变。”
《說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聲。
《說文解字·目部》省視也。从眉省,从屮。
段玉裁注从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
“眚”和“省”在古文字中是同源字。秦篆将其分化成二个不同的字,把眼睛中“生”翳而看不清楚的意思,赋予了“眚[shěng]”。而“省”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省田”,即田猎时的巡省、视察。“省”与“相”虽然都是用眼睛察看,但不同的是,“省”不是用眼睛盯着一点仔细看,而是用眼睛扫描。也许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把“省”字的上面由生变成了“少(扫)”。“省”有二个读音。在表示察看的意义时读[xǐng],在表示减省的意义时读[shěng]。
文献选读
“《詩經·大雅·皇矣》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上帝省视了这座山,柞树和棫树都已经连根拔掉了,松柏林中的道路也都已经直了。
“《詩經·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沿着淮河的岸边挺进,巡视徐国的这片土地。
“《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地反省自己对工作是否敬业?交朋友是否守信?学到的知识是否实践了?
成语典故
昏定晨省
这是古时候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冬天要为父母暖被,夏天要为父母扇席,晚上要服侍父母就寝,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
反躬自省
躬,是自身;省,是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