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仙之谜的秘密
笔仙之谜的秘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鬼怪,还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有人在梦中见到自己的爱人,或者是在梦中看到自己的父母,甚至还还有一些人会梦到自己死去的亲人,这些都是非常神奇的事情,不过在我们国家也有一些非常诡异的事情,就比如说在河南有一个村庄,这个村村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在这个村庄里面居住着很多的人,却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这个村庄的名字叫做鬼村。
从本期起,浙江新闻客户端“思享者”栏目将不定期与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作,推出全新板块,和大家分享浙江省内优秀社科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精彩观点。 分享内容均选自浙江省社科联近年的研究课题、科普课题及出版资助立项项目。
思享者·第六十七期︱心理学博士魏知超
本科四年学的是化学,就因为大二的时候读了几本弗洛伊德的书,从此结缘心理学,然后顺理成章地在研究生阶段学起了心理学,一学就是七年……这就是魏知超学生生涯的轨迹。现在的他在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担任心理学老师,因为酷爱电影,他还当上了业余影评人,并在学校开了一门“心理学与电影鉴赏”的课。
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就跟这堂课有关——以电影为切入,来聊聊心理学。
看过韩国恐怖片《笔仙》吗?电影里,两位女生双手交叉握笔,把笔尖放在纸上,咒语念毕,笔仙附体,一股神秘的力量拉扯着她们的手,让笔在纸上写下字句。两人本想请笔仙对欺负他们的同学下咒,却引火烧身,成了笔仙附体的受害者。
类似题材的恐怖片还有很多,比如日本的《钱仙》、香港的《碟仙》,美国的《的鬼影实录》……而这些电影,其实都取材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请鬼游戏。
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鬼”真的能说中你心中的秘密吗?若是说中了,难道就意味着这世上真有鬼神吗?不妨一起来看看魏知超的分享。这位号称几乎每次都能“请”出笔仙的心理学达人跟小编保证说,他会用科学为你们解开笔仙的所有秘密。
解开笔仙的四个秘密
分享嘉宾 魏知超
别以为请笔仙、钱仙、碟仙的场景都是恐怖片的虚构,事实上它们可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请鬼游戏。这些游戏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下的流行程度也蔚为壮观,比如“请笔仙”这个游戏就简直是中国大学女生的“必修课”之一。
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流传的“请笔仙”游戏大致遵循这样的程序(我自己不止一次请出过笔仙,所以以下的描述绝对真实。过程看上去相当诡异,不过我保证,我会给出科学的解释)
,既然“请笔仙”请的其实是鬼,那整个仪式过程中的“阴气”就要足够重。由于女生的阴气比较重,所以通常都必须由两名女生来请笔仙,不少男生是请不出笔仙的。然后要找一个阴气很重的时辰,再找一间阴气较重的房间,最好把房间里的灯光也调暗一点。
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备了之后,拿一只铅笔、一张A4纸。在A4纸上画上如下的标记和文字
右上角的圆圈是“仙洞”,是笔仙出入阴阳两界的通道,而中间的数字和文字是笔仙用来回答问题的。“请笔仙”的两人要先约定好一句咒语,用于召唤笔仙附体,比如“笔仙,笔仙,请出仙洞”。然后两人面对面坐好,以下图的姿势握笔(也可以是两人同侧的手),把笔尖放在“仙洞”上
请笔仙手势
握笔的动作自然放松,不要太用力,然后其中一人说出咒语。之后,你就会体验到一个非常神奇的感受有一股力量拉着你的手动了起来!这股力量拉着你的手,让笔尖在纸上划出一些不规则的线条。
然后,你就可以问笔仙问题了,你会发现不管是问过去还是未来,笔仙的答案十有八九都是对的,甚至连你第二天考试能不能过都能说对。
这还不是最诡异的。如果请笔仙的现场还有第三者,笔仙有时候居然能回答出来一些关于这个第三者的问题,甚至在握笔的人完全不认识第三者的情况下也能回答对!
在问完所有的问题后,握笔的其中一人可以说一句事前约定好的咒语,比如“笔仙,笔仙,请回仙洞”。一说完这句咒语,笔就会立即走到仙洞,然后那股推着笔的力量就会忽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说明附身的笔仙已经走了,游戏到此结束。
面对如此灵异的现象,相信超自然现象的人会把它当做鬼神存在的铁证,不信的人则嗤之以鼻“这还不简单,一定是握着笔的其中一人在做假呗。”
而事实是,他们都错了,笔仙并不超自然,但也不是有人做假。真相是,两位握笔者其实是被催眠了,笔仙附身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催眠状态。
要解释催眠态,我们还得从心理学的祖师爷之一弗洛伊德讲起。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心理学最核心的概念。当今心理学已经积累了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人的很多行为都是由类似“潜意识”的心理力量驱使。
因为研究人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集大成之作《思考,快与慢》里,将人的心理区分为两大系统
系统1几乎可以完全对应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系统2则几乎可以对应于“意识”。
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就意识而言,“无”比“有”强大得多。意识的本质其实是“无”。
在那些能启动无意识的特殊生理状态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催眠态。
这里说的催眠(hypnosis)其实并不是让人睡着的意思,而是通过某些方法让人进入一种意识恍惚的特殊生理状态。在催眠态下,魔术师或者催眠师可以向对方下达各种指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对方的思绪和情绪,魔术师或催眠师还可以在被催眠者的意识中埋下一些“信号”,这些信号甚至在催眠态解除后也可以起作用。
笔仙附体其实就是一种催眠态。
我们先来看看玩笔仙游戏的人是怎么进入催眠态的。不同的人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有差别,而容易进入催眠态的正是那些在清醒状态时就更容易受暗示的人(因为这些人系统2的防线本来就比较弱)。通常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暗示,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总是女生才请得出笔仙,女性的“阴气重”其实就是她们受暗示性更高。
所谓要在阴气重的条件下才能请出笔仙来的描述,其实都是一种催眠导入,也就是暗示。描述得越神秘离奇,越吸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对方越相信我的描述,这种导入的作用也就会越强。所谓“心诚则灵”,只不过就是你比“心不够诚”的人更愿意接受暗示、更相信暗示的内容而已。
接下来,“笔仙,笔仙,请出仙洞”这一句咒语其实就是启动催眠态的信号。正是因为你预期说完这句咒语后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所以它才能起作用,这仍然是“心诚则灵”。
这些就是“阴气”的秘密。
一旦念毕咒语,握笔的两人就进入一种催眠态。真实的催眠态其实并不只是像某些关于心理咨询的电影里描述的那样闭着眼睛躺在沙发上说胡话。催眠态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和类型的。在很多催眠态下,被催眠者的部分意识虽然被压制,但他们睁着眼睛、可以行走、可以说话(类似于喝醉酒)。
而笔仙这种催眠态,学术上叫“自动书写”。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自动书写”理解为大脑控制运动的脑区和大脑感受这种运动控制的脑区相互分离了。也就是说,虽然是你自己在控制着手的运动,你感知不到是自己在控制它,这是催眠中常见的心理分离现象的一种。
在请笔仙时,可能是由于当两个人双手相触时手部运动的不确定性远远高于单人,就非常容易进入“自动书写”的状态。于是,你就感觉到笔仙附身在笔上,拉着你的手动了起来。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鬼上身”,自始至终只有你们两个人在动。
而游戏结束前那个让笔仙离开的咒语,则是一个解除催眠态的指令。如果两位握笔者的无意识都接受这一指令,那么笔一回到仙洞,他们立即就会感觉那股拖着手动的力量消失。,如果其中有一名握笔者产生了某些“笔仙会不会附在我身上不肯走啊”之类的思绪,他的身体就很有可能会抗拒这个指令,继续留在催眠态。于是就出现了笔仙附体不肯离开的局面。召唤笔仙时越是有“请鬼容易送鬼难”的疑虑,这种局面就越有可能发生。,这也还是“心诚则灵”。如果笔仙赖着不肯走,你强行把手收回来就行了,完全不必担心鬼会缠着你。
完成鬼上身之后,你问笔仙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在催眠态中接收到的暗示和指令。笔仙给出的答案,其实都是握笔者的无意识操纵着笔做出的回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笔仙知道那些你过去的经历了。
而且,人在催眠状态下的记忆会表现出某些与清醒状态下不同的特质,所以笔仙有时候甚至能回答出一些你以为自己已经忘了的经历。里面其实也包含了不少你自己的想象,未必都是事实。
那为什么笔仙甚至能猜对你明天考试能不能过呢?这其实还是自我暗示的结果。例如,之所以会去问考试是不是能过,往往就意味着那门考试你是没有把握的,你所担心的正是过不了。无意识里的这种焦虑就反映在了笔仙给出的答案上。第二天参加考试时,如果你一直想着昨晚有个鬼说这门考试过不了,那十有八九就更加发挥失常了,考不过完全在情理之中。这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无意识里预计某个结果会发生,而你自己又是预言的参与者时,你就不知不觉中推动着事件朝着预言进发,结果预言往往就会成真。
人的期望拥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往往可以做到扭曲事件的发展进程而使它向预言的结果靠近。科学家和医生早就发现医学里有一种“安慰剂效应”,只要病人相信吃下去的是药,那么即便吃的其实是完全没有疗效的面粉块,他们的病情也会好转。
,虽然笔仙乍看起来十分诡异,但实际上它无非就是催眠态下无意识显现出来并且接管身体的结果。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窗口,让我们在意识基本清醒的状态下亲眼目睹无意识的神奇力量。
那么,为什么笔仙有时候能回答出并没有握笔的第三者的问题呢?
这方面我父母曾经有过一次诡异的亲身经历。中国民间有不少类似于笔仙的请仙仪式,统称“扶乩”。在我老家浙江某地乡下,有一种叫“请七仙女”的仪式就是“扶乩”的一种。请仙的步骤是在台子上铺上一些香灰,然后在一个面朝下的簸箕下方连上一根树枝,由两个乡人双手托着簸箕,把树干轻轻点在香灰上。咒语念毕,簸箕和树枝就会自己运动起来,在香灰上划出痕迹,占卜祸福(是不是跟笔仙很像?)。
在我出生以前,我母亲结婚后第一次随着父亲到了他远房亲戚住的乡下,正好赶上“请七仙女”。那时我外婆正患乳腺癌,于是我母亲问仙女是否知道我外婆得了什么病,结果十分神奇的现象发生了树枝在香灰上画出一个人形,然后走到胸口的位置就停住了——正是暗示我外婆胸口位置得病!母亲再问仙女该如何医治,结果树干就往台子边缘来回运动,拨出了一些香灰来。乡人解释说,这是仙女让把这些香灰和着水喝下,就能治好病。于是他们就把香灰包好,带回家给外婆喝了。母亲说,那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些远房亲戚,事前父亲也从来没有任何机会(也无任何必要)向他们提起过我外婆的事,所以看来七仙女是真的显灵了。
但实际上,这样的“显灵”在历史上一直以各种各样的面貌不停地重演,它们在更多的时候是以“读心术”的面貌出现的。
所谓“读心术”,其实是一种察言观色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在催眠态中被显著放大。
复旦大学的孙时进老师曾经做过一项催眠实验,发现在合适的指导语配合下,人在催眠状态时抵抗“斯特鲁普干扰效应”的能力会大幅提升。
所谓的斯特鲁普干扰效应是这样的一种现象假设我用黄颜色写一个“优”,用蓝颜色写一个“红”字,要求你用最快的速度报出这两个字是用什么颜色来写的。正确答案是黄色和蓝色。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的反应一样,那么你说出“红”字颜色的速度会明显比“优”字慢。
它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一个认识汉字的人,你对字的读音和意义的反应就会成为你的优势反应,你的大脑会不假思索地跳出这个字读“hóng”,它的意义是红颜色。于是这个大脑里自动跳出来的“红颜色”就会干扰你对文字真实颜色的判断。
斯特鲁普干扰效应说明,一般情况下人对注意力的操控能力其实是很弱的,人很难把注意资源在第一时间就聚焦到那些非优势反应的信息上。但孙时进教授的实验却表明,催眠可能会大幅提高人们操控注意的能力。在他的实验中,被催眠的志愿者在做斯特鲁普干扰任务时可以将注意力高度专注于对字体颜色的反应,而几乎完全忽略字义的影响。
这个实验暗示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便你在生活中本是一个感官不那么敏锐的人,可一旦进入催眠态,你也会达到一种注意力高度专注的状态,注意到平时看不见的细节,捕捉到平时难以捕捉的线索。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七仙女能知道我外婆得了什么病了。事实应该是手捧簸箕的乡人由于正处于催眠态,所以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可能远远高于平时。而当树枝画出人形后,他们可以观察到我母亲的神态和动作。由于我母亲对树枝的走位有强烈的预期,当树枝往胸口位置移动时,母亲会像当年那些给汉斯提问的人一样表现出一些肢体动作,当树枝走到胸口位置时,也会表现出达到预期的动作信号。这些信号一旦被捧簸箕的人捕捉到,他们的大脑就给手部传达出信号,让簸箕停了下来。
这就是笔仙的一个秘密。笔仙并没有读心术,但它有可能可以把握笔者的观察能力暂时提升到久经训练的心灵魔术师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