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李白翰林之谜笔记
百家讲坛李白翰林之谜笔记本《李白传奇之谜笔记本·唐诗三百首解读之一白居易的生平与作品分析(上)(精装)(套装共2册)(套装共2册)(精装)(套装装共2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郑州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义诗人之一),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2年,享年68岁。
云想衣裳花想容怎么想出来的?
李白根据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而想出来的。
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出自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清平调·其一》。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
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
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三首诗,此诗句便是其中一首诗的一句。
李白官职有哪些?
李白一直任翰林待诏,六品。
唐初,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以备传唤。玄宗时遂以名官,称翰林待诏,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应制等事。没做过大学士。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川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中央10台《百家讲坛》!
诗仙”李白是中国古代诗人中最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位,也是一位充满了谜团的人物。李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结了几次婚?有几个孩子?他靠什么收入来维持自己的漫游天下?文采超群的李白为什么在政治上却会彻底失败?他最终又是怎样死去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李白的故事。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党总支副书记。个人简历:
1989年—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及文学研究所读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李白身世之谜是什么?
如果上述推断得以成立,那么李白家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就可以略见端悦了。李白父亲特殊的经历和处境,使李白能在诗文中对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饱含深情,却唯独对自己的家世闪烁其词。他的亲友在提及李白的家世籍贯时也出自“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目的,不得不使用一些托词和曲笔。
他们查证古籍后,认为李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嫡孙李陵的后代。当年汉武帝时,李陵兵败投降,汉武帝盛怒之下将李陵在中原的妻儿老小全部杀死。李陵后来娶胡女为妻,他的后代也就随胡人俗。隋朝末年,其后裔又蒙难被流放到西域。李白的先世就属于这一支。这样,李白带有胡人的血统,那就不足为奇了。
在唐朝这样一个地域博大、民族融合广泛的帝国里,一个汉族人,如果他的家世与西域有关联,是完全可能精通夷礼夷语的。至于说李白貌似胡人,汉族人中不是也有具有胡人特征的人吗?进而指出,倘若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李客不姓李,是胡人,那么也就不能肯定李白的先人是胡人。
求李白百家讲坛看后感500字左右
《诗仙李白》观后感
李白就像一道难解的谜题,而先生的那种情态,仿佛天真无邪的孩童,睁着好奇的眼睛,带着善良的心意和激赏的态度,去接近千年之前那一个捉摸不定的灵魂,去探究万古之外那一个生命的不可思议。
谈苏轼,先生像是在介绍自己的一位知交挚友,带着质朴又炽烈的深情厚意娓娓道来,有时候像为自己最熟悉、最在意的友人梳理生平,盖棺论定,有时候更像苏轼的一位代言者,替缄默不语的故人直舒胸臆,倾吐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