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第九行星之谜(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叫什么名
太阳系第九行星之谜,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天体。这颗恒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两倍,质量是地球的十倍左右,是太阳系中已知的体积最大的天体。根目前的研究,科学家推测,这颗恒星可能是一颗超新星爆炸形成的。在这颗恒星周围,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它的引力非常强大,能够吞噬一一切。研究人员认为,这颗恒星的寿命大约为100亿年,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10,所以它的寿命可能不会超过100亿年。
1、第九颗行星?
行星九(Pla Nine),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析“暗能量调查”(DES)项目4年收集的数据后得出结论称,他们在海王星轨道外的太阳系外缘发现了139个先前未知的小型行星,新发现或有助于科学家找到假想中的太阳系第九颗行星——“行星九”(Pla Nine)。
太阳系本来是有第九颗行星,冥王星的,在我小学的时候(2006年的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投票把冥王星提出了行星的队伍,降格为矮行星——于是太阳系里面就只剩下来八颗行星。
2、第九大行星去哪了?
第九大行星是一个百年之谜,自从1930年2月18日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后,太阳系内的成员尽管规模有所扩大,但没有一个天体够得上行星的级别,而在2006年IAU将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后,搜索第九大行星就成了很多天文学家一蹴而就的梦。
3、世界上会有第九颗恒星吗?
通过观察海外天体的轨道,并考虑诸如内太阳系不存在影响等因素,科学家们确定,如果第九行星确实存在,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2-4倍,性质是类似于海王星或天王星的冰巨星。但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它的体积可能与冰巨星存在差异。
甚至有人提出,它可能是太阳系星云时代从内太阳系中弹出的巨行星的原始核。
实际上,太阳系动力演化理论——尼斯模型就假设早期太阳系有五颗巨行星,而其中一颗在不稳定期间被弹出了。尽管尚不清楚第九行星是否满足其要求
4、9星连珠是几月几号?
九星连珠上一次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以后每30年一次。
九星连珠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自然天象,是指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的轨道大小不同,运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样,通常,它们散布在太阳系的不同区域中,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九颗行星会运行到太阳的一侧,汇聚在一个角度不大的扇形区域中,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联珠”。
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行星连珠”是个渐近的过程,从5月5日就开始了。到5月20日这天,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阳系的其余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定将冥王星降为“矮行星”),将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但不是如字面意思那样,像糖葫芦串成一条线,而是分散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5、什么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为什么有些天文学家说太阳系还有一颗行星未发现呢?
可以说,已经有证据表明存在第九大行星了!从距离太阳三十到五十太阳单位的柯伊伯带,是一片广袤而黑暗的区域,存在着各种矮行星,其中包括冥王星!近年来,在柯伊伯带上发现的天体与日俱增。正是因为发现了许多与冥王星差不多大,甚至比它还大的小行星,导致天文学家不得不对冥王星做降级处理,这些行星,都被称为矮行星!由于远离太阳,太阳引力的作用不明显,这些行星的轨道会于黄道平面有夹角,这些夹角是随机的,除非受一个大天体的影响。16年,有天文学家发现有六颗矮行星的黄道夹角一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颗未知天体在背后“牵引”着它们。随后的计算表明,这颗天体质量约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的10倍,直径是地球的2~4倍。完全达到了行星的资格,不过由于距离太阳实在太远,暂时无法观测,所以说,要确定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还有待时日!
冥王星没有降级之前,一些天文学家就热衷于寻找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在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后,寻找大行星的工作依然进行,只不过变为寻找第九大行星了。
为什么人们相信一定会存在那颗大行星呢?一部分原因是威廉·赫歇尔在1781年发现天王星后,时隔不久,天文学家就发现,这颗新行星的轨道有点“不正常”,没有准确的按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的轨道绕太阳运行,时不时会有“越轨”的现象。天文学家设想导致天王星轨道扰动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天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正是这颗尚未露面的行星的引力“扰乱”了天王星的轨道。由于当时观测技术的限制,这颗比天王星还要遥远还要暗淡的行星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19世纪40年代,有两个年轻人(法国的勒维耶和英国的亚当斯)几乎解决了这个难题。不过他们没有使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只是用笔和纸就找到了这颗遥远的行星。1846年8月底,36岁法国人勒维耶完成了计算,他把计算结果分别寄给欧洲大陆的几个天文台,请求他们帮助进行观测验证。9月下旬,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加勒在收到信的当晚,便在勒维耶所指的天空位置上找到了这颗新行星。后来人们用希腊神话中海洋之神的名字命名了这颗行星,中文就叫“海王星”。所以说,海王星也被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找到了海王星之后,天文学家发现,海王星还并不足以解释天王星轨道所受扰动的程度,而海王星的轨道,也像受到另一个未知天体的影响,有一些“扰动”,也就是这两颗行星的公转轨道并未完全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于是天文学家们故技重施,假设海王星轨道外还有一颗大行星仍未被发现,正是这颗行星的引力扰动海王星的轨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1930年,冥王星现身——天文学家只高兴了一阵,就发现冥王星实在太小,无法对天王星施加明显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之后,基于旅行者号探测器的测量所得的最新计算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本身就已经很完美了,不需要另一颗大行星施加额外的影响。
自冥王星从“大行星”行列中被剔除以后,现在天文学界普遍认为“第九大行星”被发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也有天文学家通过计算认为“第九大行星”还是有存在的几率的。
2016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和麦克·布朗(Mike Bron)在美国《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已通过数学和计算机建模发现了太阳系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强有力证据。巴特金和布朗是从海王星轨道以外6颗已知小天体奇特的聚集方式中推测出那颗神秘行星的存在。通过计算,他们认为这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其引力足以影响太阳系边缘几个矮行星的运行轨道。这颗“新行星”到太阳最近距离也要比海王星远7倍,也就是大约200个天文单位,最远时可能达到600到1200个天文单位,已经远远超出柯伊伯带的范围。
通过对柯伊伯带现在已知的六颗天体的轨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那里存在着一个未知的星球,这一点目前也尚未在天文学界得到一致的认可,,关于第九大行星,只有真正观测到,人们才能最终认定这颗行星的存在。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也一定是极难被探测到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观测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所以,如果所谓的第九大行星果真的存在,那么人类一定会在未来几年内找到它。
6、太阳系会不会有第九颗行星存在?有没有可能被太阳挡住了,不论怎么绕我们都看不到?
引力啊朋友,不用看着就能算出来,目前最大问题是柯伊伯带里有没有大型行星,这个既看不着,也不好算
有可能。。。因为啥呢。。你说太阳系。。其实。。。人类绘制出了可观测宇宙的地图。。或者你总会看到NASA又发布了多少多少亿光年外的照片什么的。。我要告诉你的是。。人类最远的探测器刚飞过冥王星。。。也就是说 人类目前连太阳系都没出去过。。也就是说 太阳系到底长啥样 有多大 到底有几个行星 都是科学家以目前的资料在猜测。。。。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黑洞长啥样是去年的事情。。
所以。。你说太阳系有啥我都相信。。。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是可能的,但不可能会是因为被太阳挡住,只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围。因为如果那样,那一颗行星必然和地球共轨,而这种状态是极不稳定的,会逐渐与地球相撞。
7、太阳系是否存在第九颗行星?
本来太阳系就是九大行星,我们小学自然课上学的就是太阳系是由: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组成。
到我四十岁时,忽然从电视新闻中看到:
“由于冥王星没有固体表面,属于气态星球,所以不属于行星。”
就这样,太阳系九大行星又变成了太阳系八大行星,把个冥王星从太阳系给开除了。
所以太阳系不存在有没有第九颗行星的问题,只存在界定冥王星是不是行星的问题。
类似问题此前也做过一次解答,有部分科学家认为第九颗行星是存在,并找到了疑似行星九的证据。
2016年1月,麦克·布朗(Mike Bron)带领的研究在《天文学》杂志发表文章说,他们通过海王星轨道以外6颗已知天体的奇特聚集方式推测,在距太阳600A.U.~1200A.U.位置,应该还有一个“X行星”,其质量约是地球的10倍,和冥王星一样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存在一定的倾角。
布朗团队解释称,在已发现的柯伊伯带众多天体中,至少有12颗总是几乎穿越太阳系平面。这当中最古怪的6颗,近日点不仅都在黄道面附近,而且其空间位置本身也很聚集。如果这两现象均为偶然,其偶然概率不倒0.007%,而更大可能性是某处有一质量很大的行星存在,也就是所谓行星九。
麦克·布朗是何许人也?他的论点和论据又有几分可信呢?单听这名字,或许你会觉得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他的“战绩”你一定不陌生。还记得原本是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于2006年被降级为矮行星这个事情吗?冥王星被降级,是由于它看起来比矮行星阋神星(Eris,又称“厄里斯”或“齐娜”)还小,虽然后来证实冥王星比阋神星直径要略大50km,但质量还是不敌阋神星。而阋神星的发现者之一,就是麦克·布朗,因而江湖人送外号“行星杀手”。,五大矮行星中,还有两个(妊神星、鸟神星),也是由布朗直接领衔或参与的团队所发现。大名鼎鼎的小行星塞德娜、创神星、亡神星,布朗依然是发现团队中的重要成员。麦克·布朗在太阳系行星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而在他“杀死”冥王星之前的2004年,就已着手寻找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冥王星降级后,这个项目自然变成寻找行星九。
长期从事研究行星九项目的团队远不止布朗一个,瑞典兰德大学天文学家亚历山大·马斯蒂尔也曾表示第九行星很可能存在,但或许是太阳捕获的系外行星。
(行星九 艺术想象图)
虽然现在的科技水平有很大提升,但即使行星九真的存在,要想直接发现也是非常困难的。科学家们通过广域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卫星扫描确定,在太阳系10,000个天文单位范围内,不存在木星同等大小或质量的天体。这也就注定,假设的行星九若存在,其因更小质量和体积而又处于更遥远的奥尔特云边缘带,很难通过设备观测发现。
我小时候接收到的教育还是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地球,还有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后来大概是我小学的时候(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冥王星太小了,不能够算作是一个行星,所以降级为矮行星,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太阳系里面就剩下了八大行星。太阳系全家福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太阳系还真的有可能存在第九颗行星,这是天文学家们根据相关证据推测出来的。
证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系行星的轨道盘面跟太阳赤道面有大概6°的差异,这表明可能在海王星以外的地方有一颗质量不小的行星在作祟;2,海王星轨道外的“柯伊伯带”中,一些小行星的运转方向显示在太阳系的更外层应该是有一颗质量不小的行星在影响这一片的小行星。
所以天文学家估计,这一颗被称为Pla Nine(九号行星)的天体可能具有十倍于地球的质量【这样的质量也算是不小了】,离太阳的距离可能是海王星距离太阳距离的20倍——所以在这颗行星上度过“一年”的时间可能需要长达一万五千地球年。如下图所示,就是科学家预测的这颗九号行星的运转轨道【虚线】。
了,因为行星本身不发光,而是依赖于太阳的反光,所以我们虽然能够拍摄到几万光年外的恒星,太阳系附近的行星我们却很难拍到,这颗“九号行星”依然只是一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