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沉浮张献忠宝藏之谜,张献忠的大西沉浮完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大西沉浮张献忠宝藏之谜。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人说张献忠在四川江口沉银,也有人说张献忠藏在岷江下游的金沙江中。不过无论如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据能够证明这个传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位农民在岷江边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青铜器,这才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经过一番研究,专家发现这件青铜器是西周时期的文物,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一张献忠的大西沉浮

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承办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昨日(12月26日)在辽宁省博物馆1层3号展厅开展,展期至明年4月5日。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与南明将领杨展于1646年发生江口之战的古代战场遗址。展览通过展出金银册、金银货币、金银首饰、日用器皿、武器等各类文物500件套,全面地展示了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考古成果,呈现遗址发现和发掘的艰辛过程和创新之举。

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从长江中游攻入四川,于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张献忠率部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转移。行至彭山江口河段,遭遇明朝杨展袭击,船只被焚,大量财物沉于江底。几百年来,关于张献忠是否沉银以及沉银地点,一直众说纷纭。随着科学考古发掘的进行,“江口沉银”也从传说走向了现实。

其中,展厅中展出的“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堪称难得一见。辽宁省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刘韫告诉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现是明清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入选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刘韫表示,“这个遗址考古展只在北京、广东、四川各展出过一次,这次展览是东北、也可能是唯一一次,彭山本地正在修建博物馆,今后这批文物就很难拿出外展了。”

此次“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辽宁省博物馆顺利展出,对于推动辽宁、四川两地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

二张献忠的大西沉浮完整版

1645—1681年。

张献忠在四川进行了屠杀。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

张献忠陷成都,蜀王遇害。

六月十三日,张献忠陷涪州,再陷泸州。二十二日,献忠冲佛图关,遂围重庆四日。城中力不支,乃破;献忠屠之一城老幼无孑遗者。取壮丁去耳鼻、两臂,驱至各州县。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福藩,王遇害。

献忠遂屠重庆,砍手三十余万人,流血有声。

是年冬,传令各府州、县考试生童,秀才三等以下童生不入学者尽杀之。

献忠即发兵万人,围贡院;不问官员、秀才及供役人军丁一齐诛杀,不留一人。

17世纪中叶张献忠和清军先后攻入四川。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西进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年号大顺。在大西政权前期,虽手段强硬,但军纪尚可。后因四川各地明朝势力反抗强烈,张献忠于是决定杀戮报复。

其死后,清军势力开始介入。康熙三年(1664年)清朝集合十万大军围剿农民军余部夔东十三家,在川地多杀戮。等待清军平定四川大部时,镇守云南的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兵反清,四川成为战场,八年之后,清军彻底平定四川。经过数十年的动乱和战役,使得四川人口大减。

民众由于饱罹兵火,大旱、饥荒、瘟疫、虎豹之害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最终导致“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清初时以“湖广填四川”来解决四川人口的缺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