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是什么官?南州刺史是什么官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1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刺史是什么官?这个官职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皇帝的贴身侍卫,更是国家的一把手,掌管着军队的调动,还有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说保护皇帝的安全,或者是监视朝廷的动向等等。那么这个官职究竟有多重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官职的名字叫做御前侍卫,顾名思义,,他就是皇帝身边的保镖。御前侍卫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皇帝出行的安全,以及皇帝的日常起居。

一、刺史在古代是什么官职呢?

“刺”是检举不法的意思,“史”是皇帝所使的意思。至汉代,主要是负责督察郡守,汉代制度,刺史掌管六件事1、地方各豪族大户是否触犯礼制并田造宅、以强欺弱、以众欺寡;2、郡守是否奉行诏书、遵守典制,有没有背公向私、曲解诏书以自谋利、侵扰百姓、聚敛为奸;3、郡守是否任意断案、不秉公执法以及治内自然灾害和妖异祥瑞、流言蜚语;4、郡守是否为国家公正选拔人才;5、郡守子弟是否横行不法;6、郡守是否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

到清朝,刺史就仅是州官的别称了。

刺史前期是相当于现在的省纪检委的书记,后期权利扩大相当于了。

二、之前的刺史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

答 不期情况不一样,唐朝时的刺史相当于现在的。

州的长官为刺史。唐初依隋旧制,地方上有州(郡)、县两级。据《旧唐书 地理志》的记载,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有358州,1551县。州县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发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近京之州称辅州,京都所在县名赤县,京之旁邑谓畿县,还有雄、望、紧、上、中、下等级,一般也是按户口多少而定的.州的长官为刺史。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后复称州,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士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别驾(中州不置)、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唐制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况下,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送老官”。

三、刺史是几品?

优质答案1

唐朝上州刺史属于从三品,中州刺史属于正四品,下州刺史属于正四品下。 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刺史制度作为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刺史制度的每次变化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原因,而且有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唐代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

至玄宗时,复州为郡,复刺史为太守。

肃宗再复唐初旧制。

宋代以朝臣出知州(或府)事,所任即隋、唐刺史之职。 欧阳修撰《丰乐亭记》

优质答案2

唐朝刺史等级为从三品下到从五品下之间。

刺史虽然都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却有所不同,唐朝的州分为按照辖区人口的数量分为3等,分别是上州,中州,下州,上州的刺史级别高于中州的刺史级别,中州的刺史级别高于下州的刺史级别。。

唐朝刺史,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