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腰下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意)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愿将腰下剑拿出来,让他看看自己的剑。于是他将腰下剑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的剑确实不一般,他觉得这把剑是上天天所赐,于是就将剑献给了皇帝。皇帝看到这把剑之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了他一个官职,让他做了御前侍卫。后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很人都想见他一面,他都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情丢了自己的脸面。

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哪首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二愿将腰下剑出自哪首诗?

《塞下曲六首》作品简介与赏析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翻译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拂晓时分随着号令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露宿入眠。只愿用腰下悬挂的宝剑,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四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意思

但愿自己的本领,有朝一日能够报效祖国。剑指自己的所学和本领,楼兰有边疆 少数民族的意思

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谁的诗

汉武帝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终于让西域各国掌控在汉朝的手中,又把匈奴打的远遁漠北,这一切都随着这位战争狂人的去世而发生变化。当长安龙椅上的那个人由强硬的汉武帝刘彻变成了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匈奴和西域对汉朝的态度都悄然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楼兰和龟兹两个国家竟然敢勾结匈奴,截杀汉朝使臣。这在十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当又一批汉朝使臣被截杀的时候,小皇帝刘弗陵再也坐不住了。楼兰是丝绸之路上距离汉朝最近的国家,它现在与匈奴哥俩好,汉朝这生意可怎么做呀?刘弗陵要出兵攻打,但汉武帝折腾了四五十年,如今的汉朝已经支撑不了千里远征的消耗了。怎么办呢?就在小皇帝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名叫“傅介子”的人出现了。

此人祖籍北地郡,今天甘肃庆阳市,是西汉开国功臣傅宽的曾孙。他说陛下无需为楼兰、龟兹等小国发愁,臣愿意出使西域,拿着您的诏书去谴责它们。汉昭帝一想,目前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于是傅介子代表大汉天子走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

他到达楼兰,这位楼兰国王从小就被送去匈奴当质子,老国王去世后也是匈奴快马加鞭把他送回来争夺王位,这是彻头彻尾的“亲匈派”。他放匈奴人从自己的地盘上前往西域诸国,还听从匈奴的话扣押或者截杀汉朝使臣,如今看到汉朝官员前来质问也只是简单服软,一点收敛的意思都没有。

他说“匈奴使臣已经离开楼兰了,他们前往乌孙,现在应该在龟兹”。意思是这帮人不在我这里,想要找人你们去别处找。傅介子只能带着一百来号人前往龟兹。龟兹国王是个墙头草,他对匈奴没有楼兰国王那么亲切,如今看到傅介子前来兴师问罪,直接就把匈奴使臣贡献出来了。傅介子也没犹豫,干脆利落的把这些人全都杀了,然后回京复命。

汉昭帝认为傅介子不辱使命,下诏任命他为中郎,升为平乐监。但傅介子却认为楼兰龟兹等国并没有真正对大汉低头,想要让它们言听计从,还得玩一把狠的。他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若是不受到严惩,只怕西域诸国都会效仿。我去龟兹的时候发现他们国王距离人群很近,现在我愿意前往西域刺杀龟兹国王,以此震慑西域诸国。”

霍光听后也觉得办法不错,但他认为龟兹距离汉朝有点远,咱们可以先拿楼兰试试身手。这个国家与匈奴的关系比龟兹铁,并且它距离汉朝最近,万一有个意外,你跑回来也容易些。傅介子点头称是,请示过汉昭帝刘弗陵后,就带着金银钱币出发了。

上面提过楼兰国王是典型的“亲匈派”,傅介子上次来杀了匈奴使臣让他很不高兴,如今听说这小子又来了,气的楼兰国王花费好大的力气才扬起一个笑脸去接见他,但从始至终对傅介子都很冷淡,距离也是能远点就远点。傅介子一看没有机会下手就告辞了。但他只是假装离开,走到楼兰的西部边界后让翻译看了自己携带的金银财宝,然后说自己此次出使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汉朝天子的礼物赏赐给西域诸国,既然你们国君不来受赏,那我只有把它们都留给其它国家了。

这位翻译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国王,楼兰国王贪财,听完后急忙接见傅介子,为了得到财物还与傅介子吃吃喝喝交谈甚欢。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傅介子起身对楼兰国王说“我朝天子派我来与大王私下说些事情,还请屏蔽左右。”喝的迷迷糊糊的楼兰国王不疑有他,马上起身邀请傅介子进入帐幕中,可是他等到的不是汉朝天子的密信,而是冰冷的刺刀穿透身体的寒凉。原来傅介子还没有说话,跟随他进入帐幕的两名侍卫就从后面刺杀了楼兰王,两人的刀刃在楼兰王的胸前相交,给楼兰王直接来了两个透心凉。不用说,这位“亲匈派”的国王当场就气绝身亡了。

杀人好杀,可是杀完之后呢?这毕竟是在楼兰的地盘上杀了他们的国君,傅介子难道不怕活着走不出去么?他还真不怕,几十年前霍去病用两场战争打通了河西之地,李广利虽说军事能力远远低于霍去病,但他两次远征西域也让西域诸国彻底认识了汉朝的强大。楼兰的贵族看到国君被杀的第一反应不是抓住傅介子报仇,而是逃跑。还是傅介子大喝一声才制止住疯狂逃窜的楼兰群臣。

傅介子说“楼兰国王是汉朝的罪人,如今我奉汉朝天子之命前来诛杀他,楼兰的下一任国君应该是从前在汉朝为质的尉屠耆。如今汉朝大军已到,你们若是轻举妄动,只怕楼兰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瞧瞧,这就是大国的霸气。在别人的地盘上杀了他们的国君,安排好了下一任国君,还警告他们要听话,否则国家都没有了。楼兰的人还得乖乖听命,谁让自己的国家还不如汉朝一个县呢?《汉书》中说楼兰国只有1570户,全国总人口14100人,士兵2912人。这样的人口基数能出来几个有识之士,即便有,他们也知道与汉朝硬碰硬就是以卵击石,乖乖听话才是上策。

傅介子杀了楼兰国君又说了一些硬气的话,但这些还不是他惊人之举的全部。他接着对刚刚入选的楼兰新国君尉屠耆说“你的老爸亲近匈奴以至于遭此劫难,你可不要向你的老爸一样站错队。我希望你和你的国家从今之后洗心革面一心向善,从此楼兰就叫鄯善国吧”。于是在傅介子的要求下,楼兰就改名了。

就这样,一个牛人带着两个侍卫杀了楼兰国君,还给这个国家改了名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样霸气侧漏的事情,在整个古代史上也没有几次吧。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