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风俗,布依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0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布依族的风俗,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布依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的火把节活动,届时,家家户户燃起熊熊大火,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欢庆。在这一天,布依族同胞还要吃酸汤鱼、舂糍粑、杀年猪、喝咂酒酒、吃米花糖等。这些习俗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怀念。

一、布依族的起源。是什么吗?

优质答案1

  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  【民族简介】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优质答案2

布依族源于古“百越”,秦汉以前称“濮越”或“濮夷”,东汉六朝称“僚”,唐宋称“蕃蛮”,元、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八蕃”、“仲家”、“侬家”、“布笼”、“笼人”、“土人”、“夷族”等。

布依族自称“濮越”或“濮夷”,用汉字记音写为“布夷”、“布依”、“布越依”、“布绛”等等。在布依族语言里,“布”是“族”或“人”的意思。

故旧方志中,有将布依族记为“夷族”、“夷家”、“夷人”者。除自称之外,不同地区布依族之间还互相称为“布笼”、“布那”、“布土”、“布都”、“布央”、“布笼哈”等等。

二、布依族的女子有什么特色?

优质答案1

布依族的美女个个古朴典雅,能歌善舞,对她们来说,用对唱山歌来选择一位心仪对象是很常见的事情。

布依族的女孩并不是很喜欢嫁给汉族的小伙,因为布依族有不少特色的民俗,而汉族的风俗却显得不那么明显。

而且布依族大多分布在贵州地区,汉族人对贵州地区的居民成见较深,布依族姑娘担心会受到不一样的待遇。

而且和本族人结婚,既能保证本族血统的纯正,继续繁衍后代,也能不比担心文化民俗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优质答案2

布依族的女子有以下特色

一是穿短衣、长裙。上衣是对襟短衣,上面装饰有刺绣和蜡染图案,下身是百褶长裙,经常套穿三四条裙子,系黑色长围腰。未婚女子头盖绣花帕,婚后改戴“假壳”(这是一种前圆后方的头饰)。

二是穿大襟衣、长裤。衣裾上镶花边,系绣花围腰,下穿尖钩绣花鞋。有的地区的女子以发辫挽头数圈,婚后头缠花格帕或包头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