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爆炸,液化气爆炸极限
液化气爆炸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目前,事故已造成18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重伤3人,伤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经初步调查,肇事车辆为红色解放牌重型半挂牵引车,驾驶人为张某,男,49岁,安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公安机关敦促肇事司机尽快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一液化气爆炸原因有几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使用天然气的比重在不断地增加,液化石油气的便利性、成本低的特点,使用的比重还是很大。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相对于天然气还是高上不少,大部分事故的产生基本都是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所致。我们可以看下近来的燃气事故案例
4月13日,白城某麻辣烫餐馆发生煤气(液化气)爆炸,造成周围十多辆车不同程度受损。事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4月14日上午,浙江台州临海市广文路一家早餐店发生(液化气)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该事故系燃气罐泄漏后遇明火引发爆炸,目前泄漏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两天之内的发生两起的液化气爆炸事故,不难看出液化气的事故频频发生,值得我们反思的,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呢?
那今天小编整理了,四大液化气爆炸的主要原因给大家参考
一、过量充装
液化石油气受热会膨胀,但由于液体不可压缩,若容器内充满液化气,温度稍微上升便能产生压力。当容器内实际压力超过安全值时,容器薄弱处易形成裂缝从而导致液化气泄漏。如果裂口过大、泄压过快,遇到阳光直射就可能引起爆炸。
二、高温烘烤
火场中受到火焰烘烤作用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同样存在着发生爆炸的危险。容器周围火焰的辐射热量传入容器后使里面的液体沸腾产生高压,,由于容器暴露于火中,受高温影响容器材质的抗拉强度会急剧下降,继而引发爆炸。
三、机械碰撞
机械碰撞使容器遭受损坏,造成罐内压力瞬间降低,也可能引发爆炸。机械碰撞的危险主要来自于运输过程中液化石油气槽车的脱轨倾覆、运输中槽车的碰撞以及周围物件(如吊车等)对容器的撞击等。
四、设备缺陷
如果容器本身(如容器材质、焊接技术)存在缺陷,也可能导致容器出现较大裂缝,造成气体泄漏从而产生爆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等原因引起器壁变薄也会造成容器强度下降、出现较大裂缝并最终导致爆炸发生。
四点液化气爆炸主要原因,有些“动作”太危险,对于液化气我们要做到“严格把关,温柔对待”,谨防液化气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液化气爆炸最新消息
目前,当地在企业周边分层设置警戒区,对企业周边2公里核心区严禁非救援人员入内,在厂区边界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气体报警仪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对外围5公里范围内实施人员、交通管制,确保周边群众安全。
截至目前,公司内尚有异辛烷罐区、液化气罐区、装置区存在明火燃烧,现场火势正在控制中,6个液化气球罐及4个异辛烷储罐燃烧比较稳定,消防部门正在全力组织明火扑灭,对相邻罐区进行喷淋降温。
据了解,5日1时左右,位于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团林镇埃沟一村的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一液化气罐车在装卸作业时发生爆炸,引发着火。
三液化气爆炸极限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1、汽油最小爆炸限度(LFL/LEL)%空气体积百分比1.4,最大爆炸限度(UFL/UEL)%空气体积百分比7.6。
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四液化气爆炸的前兆
煤气罐不是永久耐用品,它的安全使用期限只有15年,在此期间每4年还要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以便查出存在的缺陷。
煤气罐爆炸前有哪些征兆?
●钢瓶倒卧地面燃烧时,超过4分钟,就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火焰颜色由橙黄色变得略微发白;声音由“呼呼”的吼声变成轻微急促的“嘶嘶”声,这就预示着钢瓶即将爆炸。
●火焰和声音发生变化,持续约5—10秒钟,声音和火焰突然消失,随即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