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尸之谜(中国出土的古代女尸)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9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1994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一具战国女尸

这具女尸是中国迄今为止已知发现的时间最早且保存最为完整的不腐女湿尸。

她下葬的时间比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还要早200年,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古尸”。

在女尸的肠道内,专家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体寄生虫实物。

通过对女尸骨骼检测,专家又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具不腐女湿尸应该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代,去世时的年龄为75岁左右,在她生活的年代,她绝对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

这位长寿老人究竟是谁?它为什么可以完整保存2300年而不腐烂?

发现古墓被盗

1994年2月24日,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几个人影鬼鬼祟祟的来到了空旷的田野中,偷偷的挖开了一座古墓

虽然古墓很小,墓贼还是从中挖出来了20多件宝贝。

按理说这座小型古墓的位置并不偏僻,在距离古墓三百米的地方就有居民房屋。

在盗墓贼盗掘古墓时,应该有很多人看到。

可为什么2月24日盗墓,直到3月8号才有人举报呢?

原来这些盗墓贼都是乡邻,当看到他们在盗墓时都有些犹豫。

但过了几天,盗墓案竟然又发生了,这次盗墓让所有的村民都愤怒了,村民毫不犹豫地通知了警方。

盗墓贼落网供述盗墓经过

很快盗墓团伙就被抓获了,通过审讯得知,原来在第一次盗墓发生11天后的一个晚上,参与第一次盗墓的几个村民伙同一伙盗墓贼将古墓挖开。

这一次墓室中的陪葬品直接被他们偷了个干干净净。

更过分的是他们因为嫌碍事,还把古墓主人的尸骨拖出了墓坑丢到附近的沟渠中就地掩埋。

这一次盗墓活动,可把盗墓团伙乐坏了,仅仅尸体身上的衣物,就装了6个口袋,出售的赃物足够他们盖房子娶媳妇了

也就是因为他们这种不尊重死者的行为,让所有的村民都感到愤怒,忍无可忍的村民只能把这伙盗墓贼举报了。

战国楚墓出土中国第一古尸

随着盗墓贼的落网,文物专家也赶到了现场。

经过分析,这座古墓竟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从形制来看这是一座楚国时期的墓葬。墓葬很简陋连封土都没有,占地面积也非常小,还不足10平方米。

这样的楚墓中竟然有保存完整的不腐女尸,消息传开轰动了整个考古界,也引发了诸多猜测。

要知道,在大型汉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还有名为“遂”的男尸,这两具历经千年岁月不腐的古尸,可以说是国宝级的文物。

如今郭店村出土的这具女尸,她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时期,比汉朝早两百年这样说来她的研究价值是比前面两具古尸要高的

1994年4月14日,在民警的协助下,文物专家在古墓附近的泥坑中,找到了这具2300年前的中国第一不腐女湿尸。

长眠于地下2000多年后,被盗墓贼挖出来丢弃在沟渠中39天。

这具千年古尸不但没有腐烂,他的四肢关节还可以活动,皮肤也还富有弹性,究竟是什么能让她千年不腐的呢?

面对如此珍贵的国宝,考古专家们都惊呆了。

但不幸的是,尽管古尸本身没有腐烂,但她却没能逃过盗墓贼的魔爪,盗墓贼甚至连她的头发都扯下来倒卖了

盗墓贼捆绑女尸的绳索还系在它的脖子上,珍贵文物也被肆意践踏。盗墓贼残暴无耻的行为,让考古专家十分痛心。

考古人员对郭家岗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4月19日,为了更好地保护深埋地下的文物,荆门市博物馆立刻组织了一支考古队,赶赴盗墓现场。

对这座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并将这座古墓命名为“郭家岗一号墓”。

因为这座古墓只有10平方米,所以发掘速度非常快,不久之后就挖到了地下五米的深度。

考古队员将挖出来的土一筐一筐运走后,厚重的椁室出现在人们眼前。

考古人员将残存的木炭很青膏泥清理干净后,惊奇地发现,在椁板上面竟然还覆盖了一层竹席,竹席线条清晰可辨,就像刚刚做好的一样。

当考古人员正在对竹席进行仔细观察时,突然有人大喊,快离开。

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崔仁义,下意识地闪躲了一下,可悲剧还是发生了,崔仁义的腿被塌方的土堆砸断了。

虽然在考古现场发生了意外,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而停止。

因为眼看就要打开椁室了,这样的保存状况出现稀有文物的几率非常大。

出土文物

当专家打开棺材盖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棺中竟是满满的一棺棺液。

尽管古墓保存的条件极好,由于盗墓贼的盗扰。

郭家岗一号墓只出土了一些椁室的木质构件、木俑和碎陶片,还有残存的捆绑运送棺木的麻绳,以及各种丝织品的碎片。

出土文物虽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

从这些丝织品残片来看,这座古墓在被盗之前,墓中的文物数量应该不少,而且种类十分丰富。

因为一场盗墓,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对女尸进行医学解剖

1994年5月10日,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派出的26位文物专家,来到荆门市博物馆。对刚出土的古尸进行了全方位的鉴定。

结果显示,这具古尸来自距今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一名女性,身高1.62米。

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时间最早,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具不腐女湿尸。

无论是外形还是皮肤和骨骼,都十分完好,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件无价之宝

她还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在世界考古史上,能够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古人遗骸,十有八九都是干尸。

从器官和组织水平来讲,干尸的研究价值都是要低于湿尸的。

5月11日,同济大学教授武忠弼,对这具不腐女湿尸进行了医学解剖。

解刨发现,女尸体内的组织器官都保存十分完好,就连血管都没有丝毫粘连的情况。经过鉴定,女尸为AB血型

揭开战国女尸不腐之谜

人们还发现,她去世时的年龄约为75岁,这位战国女性在她那个年代,绝对是一位长寿老人。

那么医学解刨能否揭开战国女尸不腐之谜呢?

原来这座10平方的楚墓,密封得十分到位。

考古队员在抢救性发掘时,在古尸的棺木中,考古专家就曾发现了一些像淤泥一样的东西

它们呈灰褐色,经过检验,这些像淤泥一样的东西中竟然含有中草药成分

可惜的是,经过2300年的地下深埋,在被从地下挖出来与空气接触后就开始慢慢腐败了,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些药材的具体成分已经无法被鉴定出来了。

这座古墓除了密封条件好,还有中草药的辅助防腐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这也应了考古界的一句俗话,“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

追回丢失文物盗墓贼受到严惩

抢救性的发掘没能得到重要的收获。

对女尸的研究也由于盗墓贼惨无人道的毁坏,导致许多信息就此遗失。

幸运的是,随着盗墓贼的落网,民警在盗墓贼的家中搜查出了,凤鸟线、铜镜、铜戈等国宝级文物。

4月20日,又缴获了虎座、铜洗陶鼎等文物。

遗憾的是,因为这些文物大多数都遭到了盗墓贼的肆意破坏,加上墓中并没有出土任何文字信息,所以一时无法判断墓主人的身份。

因为盗墓贼的疯狂盗掘,不仅让文物遭遇劫难,参与盗墓的盗墓者,也被判了刑,其中有三名盗墓贼直接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