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背景(商鞅变法论文100字)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9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商鞅变法背景,秦国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变法,秦国就会灭亡。所以商鞅在秦孝公死后,立刻开始变法,他的变法遭到到了秦国贵族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商鞅变法是违背法律的,所以他们一直不同意商鞅变法。后来秦孝公去世,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他也是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在位期间也做了不少的好事,他的性格比较暴躁,经常发脾气,这也导致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病逝了。

商鞅变法的背景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年仅21岁的秦孝公继位,这是秦国的国力日渐衰微,赵国、楚国、齐国等其他六国将秦国视为蛮夷之地,不准参加中原诸侯国的会议。这对有雄心壮志的秦孝公刺激很大,他决心发愤图强,政治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

秦孝公

秦孝公下令召集天下英才,说到“当年我大秦立足于岐山、雍地,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领土有上千里。后来历代国君造成国内动乱不止,才被魏、赵、韩三个国家夺去了河西领土(就是我一片文中说的兵圣吴起夺取的),这是奇耻大辱。现在无论谁能献上无上国策,让我国强盛起来,我就封他高官厚禄,给与封地。”。

变法的主角要登场了,公孙鞅(也就是后来的商鞅)听到这道命令,西行来到秦国。

说一下公孙鞅,是卫国人(卫国出能人啊,上篇说的兵圣吴起也是卫国人),他自幼喜好法家的学问,后来在魏国丞相公叔痤下做事,在公叔痤重病离世之前,魏王来看望,询问如果他不幸去世谁能够继承这个位置呢?公叔痤说公孙鞅此人有大才能,可以交给他来治理国家。魏王听后没有答话,领导不说话那就是不太同意的意思,公叔痤又说,“如果您不采纳我的建议,那就杀了他,别让他去别国效力。”,魏王走后,公叔痤向商鞅道歉说到“实在是对不起,我要忠于自己的国家,才能照顾自己的手下,你赶快逃走吧”。后来,商鞅听到秦孝公颁布的命令,来到了秦国。

商鞅剧照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公叔痤是个不错的大臣,对得起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并且对下也是个很好的领导者,能够考虑到手下的安危;而魏王则有些智商不足,既然相信公叔痤这两个意见相信一个也不会有后来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实行

秦孝公剧照

秦孝公听了公孙鞅的计划之后大为赞同,公孙鞅想要实行变法改革,首要的阻力就是贵族。公孙鞅对秦孝公说“对下面的人不能商议变革的计划,只能分享成功的喜悦,成大事者不能同凡夫俗子商量,只要能够强大国家达成目的,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

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就跟创立一个公司一样,开创者要有超远的眼光,公司如何发展,不能实行民主,跟所有公司员工一起商量怎么发展是断然不行的。比如当年腾讯马化腾极力支持张小龙一样,在微信创立初期也是市场预期不好,马化腾顶着公司股东的极大阻力坚定不移地支持张小龙,这才有了现在的微信帝国。

张小龙

当时秦国大夫甘龙反对“按照以前的方法治理才能够让官员更加熟悉规矩,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不叛乱。”,公孙鞅答道“普通人只知道安于现状,学者只会陷入自己的认知范围里,视野受限。聪明的人制定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能够受制于人,贤德的人根据情况变化,而无能的人死守旧法。”,秦孝公大为赞同,任命公孙鞅负责变法。

不得不说,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美国就是实行的精英治国,从教育上就能够看出来,有钱人都上私立学校,穷人都上公立学校;我们不要被公知给误导了,说什么快乐教育,那都是愚弄底层大众的,真正的精英哪个不是苦读,看看美国大学的学习多么严格。幸好,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明智的,在教育上中国父母从来不吝啬。

变法法令

1、下令将人民编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犯法连坐。举报奸谋的人与杀敌立功的人获同等赏赐,隐匿不报的人按临阵降敌给以同等处罚。

2、立军功者,可以获得上等爵位;私下斗殴内讧的,以其轻重程度处以大小刑罚。

3、致力于本业,耕田织布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们的赋役。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收为国家奴隶。

4、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确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

变法初期,老百姓都不相信,公孙鞅就说谁能将三丈长的木头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没人动手,后来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个人半信半疑的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重赏,百姓终于初步相信变法了。

一年后,老百姓都抱怨新法不便利,这时候太子触犯了律法,太子也是倒霉催的,这不是来了替罪羊了吗?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是上层人士带头破坏的”,太子作为储君自然不能惩罚,那就将他的老师公子虏处刑,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这也为公孙鞅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第二天,秦国百姓听闻后,都小心翼翼地遵行法令行事,这不是废话嘛,太子都如此惩罚,普通百姓谁敢破坏。

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国力极为强盛,一片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百姓为国作战也十分勇猛。

商鞅变法的启示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古代十分成功的法治社会,一切遵从法令条文行事,虽说变法的条令有些苛责了,但教员曾经说过“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要施行严格的律法规则,否则难以成就大业。

商鞅与秦孝公

俗话说成大业者不拘小节,无论是大到带领一个国家还是小到带领一个公司,一支团队都要有严格的规则,不能凭个人喜好办事,否则成就必定有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