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什么官职?尚书是什么官职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9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尚书是什么官职,在古代的时候,只有皇帝才能担任,其他人是不能担任的。而且这个官职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旦当上了这个官职,就意味着自己的俸禄禄都是由朝廷发放的,不用自己花钱。这个官职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你要经常出入宫廷,所以就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否则的话,那就是一个奴才的身份。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嫁给这样的人。

一、古代里尚书是什么官职?

优质答案1

【尚书】官名。

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

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

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

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

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

东汉政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其主客尚书令至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

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

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

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

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

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

隋、唐正三品。

明正二品。

清未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

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

优质答案2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

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比如刑部尚书就是现如今的司法部、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首脑。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道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其职,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宋代为亲王及使相兼官,班次在太师上,非实职。明废。

二、古代尚书是什么官职?

优质答案1

官署名。汉武帝始置。东汉中枢机关。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 秦代于少府内设尚书,有令、丞。汉成帝时,初置“尚书 ”员 5 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东汉尚书台组织有尚书令一人,秩千石。若以公为之,则增秩二千石,仪礼亦加。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六曹尚书,秩各六百石。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尚书侍郎 36 人,秩四百石,每曹 6 人,职掌文书起草。尚书令史 18 人,秩二百石,每曹 3 人,主书。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东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尽管三公要听命于尚书,但尚书又往往被实权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优质答案2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政府的一种官职名称。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

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初犹沿此制,其后废去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清代相沿不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