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和朱祁镇(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是昏君)
朱祁钰和朱祁镇两兄弟之间的矛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来又成为了明朝的俘虏,这个时候朱祁钰就想要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已经不是皇帝了,所以他的弟弟朱祁钰只能当一个傀儡皇帝。后来朱祁钰在被软禁的时候,他的弟弟朱祁钰就开对他进行迫害,朱祁钰被活活饿死在了南宫。
一、清朝皇帝朱祁钰和朱祁镇相差多少岁?
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明朝皇帝,两个人是亲兄弟,只相差一岁,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族,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二、朱祁钰和朱祁镇的老婆?
优质答案1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是钱氏(1426年-1468年),南直隶海州(今江苏海州)人。明英宗朱祁镇皇后,中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
明代宗朱祁钰的是孝渊景皇后汪氏,明代宗的原配嫡妻。
汪氏于正统十年被册为钺王妃,朱祁钰登基之后汪氏成为明代宗的第一位皇后。明英宗对明代宗恨意满满,却善待汪氏是因为当初汪氏曾帮他儿子求情。
汪氏为人刚毅仁德,明代宗登基之时皇太子仍然是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明代宗皇位坐稳之后,就想要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汪氏坚决反对此事,因而惹怒明代宗。
明代宗后来废了汪氏的后位,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朱见济的生母杭妃被立为皇后。明英宗复辟之时,汪氏为废后,是因为帮自己儿子说话才被废的,明英宗感念此事,又有大臣求情,所以就免汪氏殉葬。
优质答案2
朱祁镇的老婆是钱皇后,朱祁钰的老婆有汪皇后和杭皇后。
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位皇帝谁能力强一点,对大明王朝贡献大一点?
优质答案1
- 说说笔者的观点明代宗朱祁钰的历史评价远远超过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钰能力强些,对大明王朝贡献更大。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尊奉皇太后张氏为太皇太后,皇后孙氏为皇太后。
朱祁镇总共活了37岁,9岁继位,两次登基为帝。他这一生没有太大的功绩,政治上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反而因为“土木堡之变”使明王朝25万大军全军覆灭,无数文臣武将身亡,自己也沦为瓦剌的阶下囚,成为他一生执政生涯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笔者查了下史料,翻来覆去,发现朱祁镇的皇帝生涯也就三件事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1.遗诏废殉
殉葬制度,即用活人殉葬,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在明朝,从朱元璋开始,皇帝死后,一般会让嫔妃殉葬。朱元璋死时,有嫔妃四十多人殉葬;朱棣死时,殉葬有三十多人;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死时,也有十多人殉葬。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称
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宗、宣宗皆然。
明英宗朱祁镇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并亲眼见过被殉葬的嫔妃临死前的惨状,并对这种野蛮的殉葬制度非常反感。他临终时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自明英宗朱祁镇开始,惨无人道的殉葬终于被废止了,直到明朝终结,再也没有人殉葬。
2.平定石曹之乱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宦官曹吉祥与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勾结,趁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时,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
朱祁镇复辟后,因曹吉祥石亨等人有拥立之功,得到朱祁镇的宠信和重用。两人很快权势熏天,党羽遍布。后曹、石二人相互勾结,图谋叛乱,由于准备不充分,密谋泄露。很快就被镇压了。石亨被捕下狱,严刑拷掠之下,惨死狱中;曹吉祥被弃市凌迟,其家族,党羽被杀或被流放。
3.释放建文帝幼子朱文圭
《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六·诸王三》
惠帝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尧、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
朱文圭是朱允炆次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时才2岁。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和其兄朱文奎不知所踪,其母马皇后自焚而死。后被朱棣长期幽禁于朱元璋老家凤阳的广安宫,史称建庶人。
朱棣虽然饶了朱文圭一命,心中始终放心不下,担心他被别有用心的人劫持,以及朱文圭长大成人后反抗并报复朱棣。于是朱棣便派人严加看管,并严禁看管者同朱文圭讲话。
朱文圭在高墙四壁、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度过了55个春秋,绝少人跟他话,更不用说谈心,教授他知识。这种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幼儿,心智发展情况可想而知。据说朱文圭获释时,这个年近花甲的老翁,甚至连六畜都分辨不清,活脱一个痴呆儿。
公元1457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结束长达7年的圈禁生活后,朱祁镇突然想起了朱文圭,同病相怜之下,对他起了恻隐之心。于是下达了恢复朱文圭自由的命令。内阁首辅李贤不由大赞“此尧、舜之心也。”
《明通鉴》对朱祁镇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现摘录如下
帝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老成勋旧纲纪秩然。徒以王振专权,遂至乘舆播迁,蒙尘塞外。复辟之后,困心衡虑稍稍振作。而宦寺之弊因循不除,吉祥既诛而纪纲、门达辈犹踵覆辙,抑何痼弊之深也。若其释建庶人、追上胡后谥号、首罢宫妃殉葬此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我们再来看看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玄孙,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母为贤妃吴氏,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后,册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兵败被俘。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支持下,即位为帝,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在位仅8年,在土木堡之变国家民族覆亡之际,临危受命,主持大局,打退了瓦剌的进攻,阻止了瓦剌南下,挽救了明王朝政权,使大明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一功绩足以让朱祁钰彪炳千秋。
1.力挽狂澜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千钧一发之际,朱祁钰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支持下,即位为帝,并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继位后的朱祁钰任用于谦王文石亨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在同年十一月击退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元年春正月丁丑朔,罢朝贺。辛巳,城昌平。壬午,享太庙。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闰月甲寅,瓦刺寇宁夏。癸亥,诏会试取士毋拘额。庚午,大同总兵官郭登败瓦剌于沙窝,又追败之于栲栳山,封登定襄伯。是月,免大名、真定、开封、卫辉被灾税粮。二月戊寅,耕耤田。癸未,悬赏格招陷敌军民。丙戌,石亨为镇朔大将军,帅师巡大同。都指挥同知杨能充游击将军,巡宣府。壬辰,太监喜宁伏诛。
2.一代明君
在政治上,朱祁钰广开言路 ,招贤纳士,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治理水患,赈济灾民,安抚流民。文化上朱祁钰组织,安排人员整理,编纂地理类书籍《寰宇通志》;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发源于元代,在朱祁钰执政期间到达全盛时期......
二年春正月庚戌,大礼天地于南郊。壬子,诏天下朝觐官当黜者运粮口外。二月辛未,释奠于先师孔子。辛卯,以星变修省,诏廷臣条议宽恤诸政。癸巳,诏畿内及山东巡抚官举廉能吏专司劝农,授民荒田,贷牛种。三月壬寅,赐柯潜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庚戌,免江西去年被灾秋粮。三月戊寅,开建宁银场。夏四月戊子,筑沙湾决口。运南京仓粟振徐州。五月丁巳,发徐、淮仓振饥民。
3.朱祁钰的污点
“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
朱祁钰因为非常形势而做上皇帝后,开始迷恋权位,并不可自拔。于是废掉旧太子朱见深(当时还叫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并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第二年,朱见济便死了。而朱祁钰没有其他的儿子,再后来,曹吉祥与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乘朱祁钰病重而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成功,将朱祁钰废为郕王,并软禁于西苑。没多久,朱祁钰离奇去世,谥号为戾。
关于朱祁钰的历史功绩,引用《剑桥中国明代史》对朱祁钰的评价
景泰时期,即明景帝统治时期(1450年—1457年),普遍地被人们判定为恢复了稳定、由干练的大臣们卓有成效地治理、进行合理的改革以及为北京和北方边境制定正确的防御政策的时期。传统的历史学家也判定,与前十年邪恶无能的宦官不幸地把国事搞得一团糟的情况相比,它的政府要受到赞誉。新政体不仅仅是一个从宦官统治向官僚恢复权力的过渡。至少在景帝统治的初年,新的改革受到以兴安为首的高级宦官的支持,而且是与任何官僚或将领一样热诚的支持。更确切地说,新政体的力量必须被看成是“民族觉醒”的结果,即在土木灾祸之后人们对国家需要进行彻底重建的普遍认识。
优质答案2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问答”中已做过回答。这里我就只介绍朱祁镇与朱祁钰皇位交替的简要过程和我个人的看法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善交朋友的糊涂皇帝,任内喜用奸佞小人(如王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诛杀忠烈贤臣(于谦、王文等),朱祁镇听信王振造成“土木之变”。自己在土木堡之战中被蒙古瓦剌的首领也先俘虏,被俘期间与瓦剌看守他的看护人员交上了朋友,通过他们才把自己被俘消息传了出去。后因其弟明代宗朱祁钰继位,任用于谦等坚决与瓦剌军作战,瓦剌首领也先见幽禁朱祁镇无利可图,在弟弟颜铁木耳等人的劝说下,释放了幽禁一年的朱祁镇。七年后(释放后),朱祁镇乘代宗朱祁钰病重,伙同阴险小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囚禁朱祁钰,在南宫复辟成功。后来发生徐有贞专权,石亨叛乱,曹吉祥政变等。差一点要了朱祁镇的老命,大明王朝差一点被断送。所以,我认为,朱祁镇做个私下朋友没说的。作为皇帝,他的确算不得什么。
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在哥哥朱祁镇被俘后登上皇位,时称明景帝。他受命于危难之际,重用于谦、武兴等贤臣、武将。坚决抗击蒙古瓦剌军,有效的打击了蒙古也先的气焰。边境从此安宁,老百姓获得了难得的安静日子。可惜八年后,在自己(朱祁钰)病重不备的情况下,被朱祁镇囚禁(史称朱祁镇复辟),1457年,年仅30岁,执政仅8年的明景帝(代宗)死去。因死因成谜,史书说是病逝,民间野史说是被朱祁镇的太监蒋安勒死的,具体哪个是真不得而知。所以,我认为朱祁钰是个有才能,敢担当,挽狂澜于既倒的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因病大意被朱祁镇等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