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什么主义诗人?杜甫是什么主义诗人被世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8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杜甫是什么主义诗人?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开山鼻祖,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杜杜甫在成都生活了十年,写了大量的诗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杜甫的《登高望蜀道六首·其四·秋兴七绝·其其五·登高怀古·其六·望蜀道之难越三峡水天一色秋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杜甫是什么主义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二杜甫是什么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老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1、“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
2、“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百度百科-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三杜甫的作者简介

杜甫也是豪放派诗人

杜甫不只是沉郁,

他的豪迈冲天,

千百年来无数人

拍案叫绝!

杜甫的忧国忧民,也是时势促之使然,杜甫也有狂放豪迈的一面,杜甫具备豪放派的一切气质和性格特征。

再加上有关杜甫的一些画像或雕塑,总是一副形容枯槁,悲天悯人的样子。这就给人一种印象杜甫是一个弱不禁风,病病歪歪,整天只知道哭哭啼啼,絮絮叨叨的老学究。


四杜甫是唐代诗人吗

没有写过,这是唐代白居易写的。

五李白杜甫是什么主义诗人

李白和杜甫,究竟谁的诗更好?影响力更大?这是一个在中国文学界流行了上千年的争议话题。

王安石说“(李诗)豪放飘逸,然其格止于此矣,不知变耳。”苏辙说“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所在”“杜甫有好义之心,李白有所不及。”

《鹤林玉露》的

欧阳修和陆游都反对他们,其中陆游外号“小李白”,一身集两家之长。于是他仗义挺身,怒骂王安石“读(李)白诗不熟者,妄立此论耳”。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李、杜同受推崇,再无高下之论。

时间来到当代,又有网友要拿他们分出个高下。每次有人说杜甫更好,李白的粉丝必还他一句“杜甫在唐朝不红”,然后杜甫的粉丝就会说“李白在宋朝不红”。

吵完了,大家还想听听“专家”的意见。普通的专家端着架子,不肯出来“主持正义”。“魔师”戴建业横空出世,他认为杜甫的影响显然更大。

一、戴建业排比句狂赞杜甫

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是一位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博士生导师,所以妥妥的古代文学专家,他早前因为在网上“魔性解读唐诗”而走红。

他在一次网课中提及李白、杜甫时直言李白、杜甫都是天才,但谈到对后世的影响力,显然杜甫更大。

杜甫走红的时间,比李白晚一点。从中唐开始,在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推崇之下,影响力倍增。到了晚唐那个颓废的时代,郑谷、贯休、罗隐等人已经视他为偶像。

进入宋代以后,又出现了“千家注杜”的盛况。杜甫后来直接影响了黄庭坚,后者创立了“江西诗派”。到了宋末,又被遥尊为该派之祖。

两宋时期,杜甫的影响力空前绝后。而李白的诗歌直到南宋末年,才有一家为他作注。戴业教授说假如你不了解杜甫的诗,你就不能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诗歌的发展走向。

除了诗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力外,戴建业认为杜甫诗歌涉及的创作主题、思想的深度、情感的丰富,也强于李白。

杜甫诗歌的感情是最深沉的,心胸是最博大的、眼光是最敏锐的,人格是最健全的、体察也是最细致入微的。

他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尽情地展现出自己或张扬、或内敛;或浪漫,或平实的个性。

杜甫也能写豪放诗。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他敢自比杨雄、曹子健。而他在《望岳》中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生小”,都反映出他青年时代“张扬”与“豪放”的性格。

杜甫也能写浪漫的诗。杜诗后期的爱国主义诗篇,其实就是他浪漫主义精神在文字上的折射,后人将他与屈原并称“屈杜”。

安史之乱过后,杜甫的诗风逐渐趋向成熟。开启了唐诗由抒情向叙事的转变之路,他以“三吏三别”展现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在叙事方面,杜甫诗日渐趋向博大精深、稳健雄迈;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杜诗则有一种悲剧情怀。

戴建业告诉我们杜甫可以像李白一样写诗,还写得和李白一样好。他还有一句潜台词没有讲,那就是李白一生都没有写出杜甫那种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来。

王安石才会说李白的诗风格太单一,并且还批评李白爱写女人和酒。

不过,也有不少人反对王安石的说法。陆游替李白辩解道其实,只有乐府诗才老写酒和女人。并且按“政治正确”的标准要求李白,是不对的。

二、“李杜”并称,“李”在前?

说杜甫比李白好,很多网友不服气。有人说“李杜”并称,“李”在前?,所以李强于杜。不过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

反对者说那“元白”并列,元稹就在白居易前?“温李”并列,温庭筠就在李商隐前?“班马”并称,班固就在司马迁前?“钟王”并列,钟繇就在王羲之前?

反过来,王安石、苏辙说“杜甫在前”,欧阳修等人也反对。欧阳修写了一篇《李白杜甫诗优劣说》“杜甫于白,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于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

也就是说,杜甫比李白强的地方在于高风亮节,并且精练强健的地方超过了李白。,若论天纵才情与豪放,杜甫不如李白。

,更多的诗词

大致了解一下李、杜二人的诗歌接受史,看起来从宋朝开始,李白的粉丝在掐架上从来都没有赢过杜甫的粉丝。不过,掐架的始终只有那么两三个人。更多的人则不说好歹,默默地学习李、杜二家之长。

在宋朝的时候,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杜甫更红了。到了元代,李白又红了起来。

假如说杜甫在宋代走红,是因为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那么李白在元代的走红是因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文人无法参与政治了。

李白的诗长于抒情,在百姓当中受众范围比杜甫的诗广泛。杜甫的一部分诗歌相对李白的诗歌是“有门槛”的,并且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基调让观众心情沉重。

明朝人喜欢复古,爱学唐风。于是李白的诗继元曲、杂剧后又红了起来。可是明亡之后,清朝人感觉明朝只懂得胡乱抒发个人感情,缺乏理性思考,所以才导致亡国,于是又开始推崇杜甫的诗。

不过总体上而言,明清时期李、杜二人的地位都差不多,鲜有诗评人拿他们搞排名。

尽管戴建业更加认可杜甫的成就,他同样欣赏李白的豪情与浪漫。故而他认为一个男人要成为合格的男人,就应该像唐朝的男诗人一样,有一点“流氓”气质。

什么是“流氓”气质?大概就是像李白一样好吹牛皮,还能仗剑天涯。或者像岑参一样,动不动就离家乡,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欧阳修说论诗歌的影响力和崇高情怀,杜甫强于李白。而在“天才自放”方面,杜甫不如李白。什么叫自放,自由兼豪放吗?说穿了,还不是看谁的“口气”更大,更会吹牛。

杜甫从前当李白迷弟的时候,一样会吹牛。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当中吹牛的“口气”比李白还大呢!后来他老了,就不吹了。

那些不如李白的地方,全怪杜甫没有坚持终身吹牛,向偶像李白看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