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在哪个省份?洞庭湖在哪个省份面积是多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8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洞庭湖在哪个省份呢?湖南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也是经济大省,在这里生活的人口多达1.2亿,而且这里的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的三分之一,所以这里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湖南省的交通也是非常便利的,不仅有高铁,还有机场,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湖南南的省会长沙却一直被吐槽,很多人都觉得长沙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而且还有点落后。

一、洞庭湖在哪?多长?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南岸,湖长143千米。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长143千米,最大湖宽30千米,平均湖宽17.01千米,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最大水深18.67米,平均水深6.39米。

二、洞庭湖位于哪个省?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其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而得名。

三、洞庭湖原来是中国第一大湖,为什么现在不是了?

优质答案1


上学时候,地理课本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湖,那时唱洪湖水浪打浪,以为就是洞庭湖。老师说不是洞庭湖它在长江南面,洪湖在长江北,洞庭湖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淡水湖。八十年去南方学习,才了解到江南水乡比我在华北水乡湿润多了,如何比都比华北水乡更多的水大湖广更宽阔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最大时候有六干多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上海市的土地面积,是燕山地质运动缓慢沉降地带,江汉,洞庭凹陷区。

东晋南朝时,就有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皆出没于其中。唐宋时,洞庭湖水面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有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明清之际,洞庭湖的面积继续有所扩展,明嘉靖年间,张居正为了保护湖北安陆和自己家乡江陵的安全,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在荆江北岸,筑成黄檀长堤,使洞庭湖北岸穴口基夲堵塞,长江水与沙泥全入洞庭湖,淤高水大,有增无减。洪水期,湖面水域最大,才遂渐发展出来有西,南洞庭湖存在。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园八九百里,龙阳(阳寿)沅江则西南之隅耳“。到清道光以前(1850年)其时洞庭湖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当时平常湖面积就达5600平方公里。此后开始缩小,由于分流入湖的长江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人类农业生产粮食发展垦田围湖并流,湖面缩小到现在2623平方公里。洞庭湖是水流性沼泽样变化性湖泊,河网平原地貌景观,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在东,南,西三面环绕。北部敞口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如长开口U字形,水深近二十多米,浅处六米多深,海拨三十五米上下,分为西,南,东三个洞庭湖。从桂,川,鄂,赣,奥而来水系,有湘江,资江,澧水,和沅江四大江流及众多小河等,在南面汇入洞庭湖,北连长江。是每年长江夏季最重要调控蓄水湖泊。但从八十年代开始,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向无水少水发展,流域平均降水1427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16亿立方米。为长江的第一流域资源水量的来源地,占长江总水量流出的21%。流域面积为14%。是长江流域的重特大暴雨多发区,洪峰流量超量河道危险区,洪水灾害泛滥造成区。

由于长江的泥沙越来越多,湖床不断增高,水位不断抬升,导致蓄洪和泻洪能力不断减弱,人水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每年都有洪涝灾害特大发生的危险,我们知道的96年,98年荆江决口,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到湖南和全国总体经济发展,才使国家要下决心,根治水患,回复湿地生态功能,让湖南洞庭湖区社会稳定生活繁荣经济持续发展。

早前年就有朱总理批示,要回复到新中国成立时4350平方公里有水面积。湖南还成立4350工程办工室,计委牵头,多方规划,形成合力才有近日的拆矮围堤大行动 。保护洞庭湖,是保护长江之肾,是保护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向非法种植养殖,长期屡禁不止,破坏生态环境,威胁行洪安全的矮坝开刀。是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巡视后,对地方地府是一个警醒,要对面对未来发展,是要有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有建没美丽中国战略目标和根夲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政治责任和任务。对个人实在要有攻坚破难的勇气,要有彻底整改的决心。

洞庭湖是早先是中国第一湖,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58年赌死)四口吞纳每年夏季的长江而来有大量泥沙的洪峰洪水,再变化较清水从东面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历史上最大面积时,是1644年到1825年湖水面有六干多平方公里水面。1870年后长江发大水藕池,松滋,相继决口,长江洪水和泥沙滚滚流入洞庭湖,从此洞庭湖开始逐渐萎缩,1949年是4350平方公里,到现在变成2623平方公里,是泥沙淤积抬高添平的结果。也有原来围垦造田解决吃饭的结果。其中1949至1958年减少湖泊1209平方公里,占减少面的73%。59年至80年又减少450平方公里占27%。80年以后没有了国家级围湖,围垦和堵支并流并垸。但不是好了,没有情况好转,由于长江洪峰必定到来,每年一定向洞庭湖带来泥沙量,58年以前是1.29亿立方米,湖床淤高3.6厘米,造成沙洲滩地6.2万亩,湖底慢慢添平了。从1952年起到80年代注滋口河三角洲向洞庭湖内挺进13.5公里,淤宽了15公里,淤高2、5一5米形成大片淤地,和高地。过去粮食不够吃,又以粮为纲。泥沙淤积是富饶土地,在淤出洲滩,开垦农田发展粮食生产,是那时是中央和地方的重点工作。才有52年南大通湖,赤天心湖,半边湖围垦。55年钱粮湖新生垸及黄安围垦。58年通江湖泊围垦都国家级开垦农田。以后各省地市县个人开垦也是风起云涌 ,大小不一。八十年中期是那里到处是水,现在到处是农田。退田还湖,解决长江防洪问题的措施,是国家大计,也相当沉重,不但大量要移民的难以解决,每年长江的洪峰调控大量泥沙进入洞庭湖。以后大量沙泥又去那里,去处也非常难?并不是象有人图上标红旗渠画线就引人关注,说好解决。解决洞庭湖消失是非常艰难的问题,长江洪峰时节的泥沙越来越多,越来越黄,越要沉到洞庭湖内,夏天洪水越大越会更多更快把洞庭湖缩小,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洞庭湖是中国民族气候永恒发展环境保持湿润多雨保证的屏障,当它完全消灭以后,中国江南变化会成华北一样干旱,绝对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由于湖泊消失,就没有了产生大量昆虫能够生存繁殖的空间,每天夏天无法产生大量产生微小昆虫在天空中飞翔,在冷热变化中它们的翅膀上的会无穷地形成水晶核,再被风送上天空云层化雨形成大量降水。没有湖的生存条件和昆虫会越来越少,降雨也会越来越少,大地青山越来越干旱,越旱江河湖泊会越小,地上植被又会大量干死,更无法有大量水晶核形成,又是生物昆虫会更少,恶行循环大地会变得更加干旱的。华北如此,东北如此,西北早就如此,湖是雨的母亲,湖多雨多,湖大雨大。无湖就是干旱所在。无论那里都在一样,保护洪庭湖,是保家,近处说保护湖南夏季人民生命安全。远看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发展大业,没有洪庭湖,长江有缺水危机,华中,华北有缺水危机,中国有缺水危机,所以退田还湖是中央的英明决策,应该认真贯彻。保护洞庭湖,如同保护我们子孙,保护湖南,湖北,华中,华北。功在今天,利在干秋。是伟大的事业,更是有成就感的事业。

优质答案2

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是一个调蓄湖。在三峡大坝和葛州坝未修建前,宜昌以下的荊江挟带着大量泥沙通过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注入洞庭湖,湖南的湘资沅澧也在洞庭湖相汇。湖南内河丰水期要早于荆江,待荆江汛期到来时,产生倒灌也进入洞庭湖,经过逐年沉淀和淤积,湖底抬高,形成了洲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垦造田,洞庭湖的面积缩小,也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