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元大写怎么写?两千元大写怎么写拼音
两千元大写怎么写?一、我们要知道大写的意思,就是人民币上的金额,这个金额是不能随意改动的,所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的手段来进行修改,比如说我们可以用硬币来代替大写的人民币,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错误。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的人民币上出出现了这样的字体,那么就说明这个人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因为这样的字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更改。
一两千元大写怎么写
大写:人民币贰仟陆佰元。
中文数字大写财务专用汉字,阿拉伯数字0写作“零”,阿拉伯数字1写作“壹”,阿拉伯数字2写作“贰”,阿拉伯数字3写作“叁”,阿拉伯数字4写作“肆”,阿拉伯数字5写作“伍”,阿拉伯数字6写作“陆”,阿拉伯数字7写作“柒”,阿拉伯数字8写作“捌”,阿拉伯数字9写作“玖”。
二四万两千元大写怎么写
四万两千元的大写为肆万元贰千元,小写为¥42,000.00。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
人民币大写数字注意事项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
不得用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毛、另(或0)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大写数字一到十书写中使用繁体字,如贰、陆、亿、万、圆的,也应受理。
数字大写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到现在。
三七万两千元大写怎么写
这里黄河、长城交汇握手,太行、吕梁两山夹峙;这里是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处,曾经金戈铁马,也曾商贾云集;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这里成为山西省最大的主战场,317万忻州人民与千年贫困决战,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艰难的历程,感人的故事,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奋进传奇,也彰显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追梦精神。
新华每日电讯
忻州日报
参与采写刘洪、刘云伶、梁甜甜、李函林
这次摘帽,永别千年穷
这次迁徙,不带走乡愁
山西脱贫攻坚最大主战场取得反贫困决定性胜利
在这样一方水土,苦涩与艰辛曾经伴随了一辈又一辈。
忻州——一个东西横跨山西版图的地级市。这里黄河、长城交汇握手,太行、吕梁两山夹峙;这里是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处,曾经金戈铁马,也曾商贾云集;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
到2016年,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忻州市,还有近46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7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贫困人口;全市14个县(市、区),有11个是国定贫困县,贫困面达80%以上,其中有6个是国家连片特困县,3个省级深度贫困县;全市2222个贫困村中,797个是深度贫困村。
久困于穷,冀于小康。317万生生不息的人民,经历了一场感天动地的反贫困斗争。在这场计日读秒的决战中,平均每年有9.2万人、每天有252人、每小时有10人脱贫;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633元,平均每年增长526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忻州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
回望来时路,忻州的脱贫奋斗史正是中国与贫困抗争的一个缩影。
这顶沉重的帽子终于摘掉了
只有真正走进这连绵不绝的大山,才能体会这场战役是何等艰巨。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西有吕梁山和太行山-燕山两处,忻州则横跨这两个片区。地势上,偏关、河曲、保德、岢岚等“西八县”连片簇拥在黄河东岸的吕梁山区,繁峙、五台、代县等“东六县”地处太行山脉,中间夹着狭长的忻定盆地。
这里是中国版图的第二台阶、黄土高原边缘地带,50%山区、40%丘陵、10%平原,黄河沿线望得见水却用不上水。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全年无霜期不到百日,冬天动辄出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高寒。风吹黄土漫天舞,从春一直刮到冬。
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长期交织。“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旧时民谣是祖祖辈辈面对滔滔黄河、漫漫瘠土唱出的无望悲歌。
重重山峦形成天然屏障,这里成为历代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的重要防线。忻州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平型关是万里长城重要的边关隘口。抗战时期,建立于忻州的晋察冀、晋绥两个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等在这里发生,为全民族抗战和新中国成立作出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忻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散居于偏僻山区。
到2012年,全中国贫困人口还有9899万,贫困发生率为10.2%。贫困现象集中在中西部山区、边远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地区。
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来说,反贫困斗争行进至此,就已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剩下的都是顽固的堡垒、难啃的硬骨头。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脱贫方略,对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战鼓擂起,冲锋号吹响。作为山西省脱贫攻坚的最大主战场,忻州干部群众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度,投身火热的战役。
与深度贫困鏖战正酣之际,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忻州市岢岚县考察,给奋进中的忻州人民带来强大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这个承诺都要兑现。
忻州人民以百倍信心践行总书记嘱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掀起脱贫攻坚决战高潮。
2016年,忻州脱贫8万余人,退出555个贫困村;
2017年,忻州脱贫13万余人,退出640个贫困村;
2018年,忻州脱贫12万余人,退出707个贫困村,繁峙、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6县脱贫摘帽;
2019年,忻州脱贫5万余人,退出296个贫困村,五台、代县、宁武、静乐、偏关5县脱贫摘帽。至此,忻州这11个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忻州剩余的420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据忻州市扶贫办统计,忻州在过去5年间累计减少45.7万贫困人口,22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50元增加到9183元,年均增幅8.8%,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要求,忻州贫困人口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资助贫困子女5.06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570户;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报销比例90%以上,大病、慢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报销比例80%以上;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733处、水质检测中心15座,安全饮水达标达质;12.7892万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贫困群众的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忻州市委书记郑连生说“我们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区位欠缺、设施落后、产业不足、天灾人祸、文化低下、工作不力等原因,实行整村搬迁、设施改善、产业培育、技能培训、救济救灾、改进工作等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忻州特色的减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