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谁写的?水浒传前二十回
水浒传谁写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第一才女。她的词,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她的作品。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茶蘼花落后·其一八月月》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写茶蘼花的凋谢,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词。
一、为什么水浒传作者是罗贯中和施耐庵?
其实《水浒传》的作者有三种说法,不过,比较公认的是以下几种
第一,施耐庵
这是常见的说法。施耐庵是明末清初人士,通过写《水浒传》表达对当时不满。
第二,施耐庵和罗贯中合写
这种说法也有。某些书籍和小人书上就标注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我倒觉得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因为很多历史学家考证,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徒弟,受罗贯中的指点写出了《水浒传》。所以,我认为,这样说也没错。
二、水浒作者施耐庵?
优质答案1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于江苏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祖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_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因与穷人辩冤纠屈,被上司训斥,遂辞职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率十八名农民起义反元,张士诚敬施耐庵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掠池的计策。
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亲小人,远忠良。施耐庵多次劝谏不听,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
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琪家中坐馆,经常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
整理,搜集北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准备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搜捕张的部属,施耐庵为避免麻烦,听从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专心研究《江湖豪客传》。《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名《水浒传》。《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被喻“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优质答案2
施耐庵生于公元1296年,去世于公元1370年,为江苏兴化人,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据留下的一些资料考证,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朝末年,施之常的后人在江苏定居。施耐庵的父亲以操舟为业,母亲为卞氏。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这些品德,对后来他所写《水浒传》的基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优质答案3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
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居淮安卒,终年74岁。